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口译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口译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11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口译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一、“行动导向教学”及其主要教学方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来源于德文的Handlungsorientiertes Lernen und Lehren一词,直译应为“行动导向的学与教”[1]。行动导向教学指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而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它强调行动是学习的起始点,通过行动让学习者学习,最终使学习者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更凸显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的设计要服从于学生学的需要。此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既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又不是某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汇集。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为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2]。

  “行动导向教学”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传统口译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基于行动导向教学,对传统高职口译课程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发现该课程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实践操作应用能力不强。

  高职应用英语类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译中的译前积累(含翻译工具使用)、听入解码、短时记忆、编码输出、任务协调、译后评估等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承担商务考察、商务会展、商务会议等活动的英汉、汉英口译工作,为毕业后从事商务翻译和商务助理等工作奠定职业基础。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通过学习,确实掌握了一定的口译理论与商务英文表达,但是缺乏口译实践操作应用能力,更无法处理译员在口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突发状况,面临具体的口译任务和工作时,学生往往手足无措。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陈旧。

  口译教学中,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的灌输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单一、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完全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导,教师满堂灌,这种被动的知识接受方式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思维空间及操练时间,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受到抑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同时,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牢,而口译学习对双语基本功提出较高的要求,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甚至会加剧学生厌学心理。

  (三)考核、评价学生的方式单一。

  目前,国内高职口译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多数高校仍采取将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学生最终课程成绩的方式,且期末成绩通常比重较大。测试与评估大多采用口头朗诵或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两种语言互译,教师或根据学生口译直接打分,或根据学生口译录音评分。这种口译教学形成性评估,概括起来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统一评分标准;

  2.评估主体单一,教师是唯一评价者;

  3.侧重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估;

  4.重视对译语输出的考核,忽视学生非语言能力的考核;

  5.教学评价主观性较大,缺乏公平性。

  由于口译测试材料缺乏系统科学性,无法涵盖口译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各个方面,且录音评价与真实的口译环境脱节,与现场口译工作有很大差别,无法反映学生对口译学习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和现场口译能力等。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和规范高职口译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摒弃这种倾向于以“一次测试论英雄”的传统口译评价方式。

  三、行动导向教学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现场口译》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以行动导向为主线,对口译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要以一定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是将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职业行动要求的业务“行动”结合起来,让学生独立计划、实施、检查、修正和评价自己的行动[4]。基于以上特点,构建适合行动导向教学需要的高职口译课程体系尤为重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现场口译》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教学计划需求和其他课程内容适当增减和修改,进行相应的调整,整合相关章节,把关联度比较强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模块。课程基于行动导向将《商务现场口译》教学内容分为四大学习情境,即商务考察、商务会展、商务会议及商务新闻发布现场口译。

  这四个学习情境遵循从简到繁的特征,充分符合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每个学习情境下又分别设置两个子情境,这些子情境同样是从简单到复杂,目的是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口译模拟实训中稳步提高,逐渐掌握商务口译技能。此外,所有情境载体都是浙江尤其是金华地区的知名企业的真实或模拟真实商务活动,这些典型的商务口译情境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其中,青年汽车集团和义乌国际小商品展览有限公司企业是校企合作单位,选择这些企业作为教学载体,可以更容易地取得教学资源共享、口译成果共享的双赢局面。

  (二)运用行动导向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必须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手段方面,主要围绕以下四点进行:   1.创建仿真商务现场口译环境

  通过搜集并筛选真实的商务现场口译动画、视频、音频及文字资料,由课程组多位具备丰富口译实践经验的专兼教师创设情境,利用校内同声传译实训室的专业设备,为学生创建一个仿真的商务现场口译环境。虽然课堂口译实践是虚拟的,但相关素材、情境和案例均来自真实的口译工作一线,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使学生全面接触各类商务口译词汇、句式及商务知识等,因此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译技和译能。此外,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同声传译实训室中的设备,在一定压力下完成口译实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记忆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2.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与行业领导和企业主管一起进行了课程开发和设计。专兼职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口译工作经验和课程资源,全方位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选取、学习情境的创设、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等,并不断完善。此外,每年组织大批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口译实践平台,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口译水平。

  3.开放网络教学资源。

  通过开放的教学网站和资源库,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把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课件、课程案例、学生作品、试题库等上传至课程网站,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4.专家指导创办学生翻译社。

  我们聘请市翻译协会领导作为外聘专家指导专业和课程建设,同时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拟创办学生翻译社团,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而且可以积极承接部分社会翻译工作,努力实现工学结合及产学研一体化。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以商务现场专题为主线,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中心,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都被运用于教学中。

  (三)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估考核。

  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录音测验与实操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与特长,又可以弥补其缺陷与不足。采取译员自评、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既强调对口译成果的评价,又强调对口译过程的重视,从而营造出一个积极、公正、客观、互动的测评教学氛围,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蜕变为主动者,更加看重平时的努力,这就是高职商务口译课程评估体系的最大特点及意义所在。

  (四)总结提炼APA口译教学模式。

  本课程充分借鉴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主席、世界公认的最顶尖口译研究学者Daniel Gile教授的口译多任务处理模式,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独创的3P口译教学模式,最终创新性提出APA口译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强调学生对语言词汇、主题知识、文化意识等知识、技能储备的点滴积累,以及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口译过程的监督、记录,并在译后对学生口译过程和口译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多元化评估。该模式充分体现口译培训的系统性,同时凸显译前积累和译后评估的重要性,详细列举译前积累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一个多元化口译质量评估体系。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口译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模式 高职 导向 基于 行动 模式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