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浅谈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浅谈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21

浅谈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科学来源于实践”,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存在着“教师主动地做,学生被动地看”“教师讲结果,学生背结果”的现象,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新课标明确要求打破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究,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主要涉及发现探究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过程、归纳探究结论、解释论证提问、交流反思、评价反馈、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有广泛运用,下面以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中的“燃烧和灭火”为例,谈谈科学探究课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过程。

  一、创建问题情境,设计探究猜想

  1.发现探究问题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践经验,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制作多媒体展示影片中的“燃烧的利用以及火灾危险”等燃烧的现象,引导学生对燃烧这种现象的思考。由于是感性材料,学生能把看到的影片和有关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联系在一起。此时,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在生活中,堆放面粉、棉纱的仓库,哪个贴有“严禁烟火”的标记?燃烧现象的发生,应该要有可燃物吗?②只要有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吗?③你们想想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2.提出假设与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学生对“燃烧”现象非常熟悉,联系生活中不同的燃烧现象,思考方向较明确。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一定要有可燃物(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燃烧。)②要有氧气或空气,并且氧气越多,燃烧应该越旺。③温度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可燃物要有火星。

  将学生的各种猜想整理后,积极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由于有上述的猜想,学生会自主地围绕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将假设归纳如下:①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能燃烧。②燃烧的三个条件要全部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二、制定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过程

  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试剂,同时还要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有较周密的实验计划。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表达收集到的实证,并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猜想,组织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指导。实验方案要详细具体:包括实验需要的仪器、药品、探究的步骤、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推理的结论等。为了体现学生自己独特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形成对猜想做出证实的意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这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开放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呈现探究假设的过程。

  1.探究实验

  2.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①实验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②A、B、C各对应实验中的谁?

  三、归纳探究结论,解释验证提问

  分析实验中所得到的事实,学生分组交流,总结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应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这一步骤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其在对比分析中获得新知识。通过讨论和实践,学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验证意识。

  从上述的探究中已经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引导学生继续深思,归纳小结实验结论,同时激发他们如何解释验证,教师可创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几个问题:

  验证实验: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湿手帕、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①取少量的酒精倒在一块湿手帕上,然后再点燃。②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再次验证燃烧需要的条件。

  通过这两个实验能发现,湿手帕上的酒精能燃烧,而大家熟悉的手帕却没有燃烧;同时看到水中的白磷只要通入氧气也能燃烧,这与生活中水能灭火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只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的现象就会出现。

  四、讨论交流反思,评价反馈信息   这个过程再让学生回顾一下整个探究过程,讨论思考,看有无不足之处。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肯定会有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整个探究过程针对白磷进行了详细的实验,那么红磷能否在氧气中燃烧呢?这些问题是学生经过深思的,是许多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学生一直困扰在心中没有解开的疙瘩。教师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知识迁移,从知识到运用等方面大胆提出设想:①可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能否燃烧呢?(教师可以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让学生对照与燃烧的条件是否符合,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②如果发生了火灾,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灭火呢?这一生活问题将调动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所学的知识作出合理推理,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五、拓展知识应用,加深知识理解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可设计如下习题帮助同学们分析:

  巩固练习: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①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②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③扑灭森林火灾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④燃烧的汽油用细沙铺盖。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习题,得出习题的答案:

  通过对知识的延伸,学生认识到了知识的适用性,从而熟悉灭火的方法和原理,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联系生活实际,多媒体展示消防队员灭火的方法及原因和爆炸图片,让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而帮助同学们了解生活,达到应用拓展的目的,同时,可提出如下问题深入讨论:根据你所知道情况,①当地哪些单位或地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②你建议在这些单位张贴什么样的图标?同时要求学生分小组课外进行调查,将发现和反馈的问题交活动小组讨论,并将结果交给化学课代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学生能走出课堂、了解社会,使其树立关爱社会、关心生活、关心国家发展的良好品质。

  六、展开调查研究,融入社会实践

  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出科学的解释,就得收集实证资料。新课标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图书馆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燃烧与灭火”这节中,可安排如下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①根据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灭火和自救的措施)。②了解一家商场是如何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并与有关安全防范人员联系,了解怎样采取灭火和自救的措施。

  七、自主参与活动,加强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搜集并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明确假设等才能完成。新课标明确指出:“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个性的表现,每个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的观点出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交往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八、注重激励评价,拓宽思路视野

  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每完成一个探究活动后,应及时地给予中肯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原则,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增强动力,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更上一层楼;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坚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不想思考、不愿思考的学生,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尤为重要,往往教师的一句表扬或赞赏,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教师应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与众不同的思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教师不苛求责备,要允许学生在探究中出错误,充分地表现自己,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活动中挖掘潜能,并使每个学生的探究过程富有个性化,从而享受过程,在过程的反思中不断提高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总而言之,从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师仅仅是“指路人”,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目标,把握学生思考的基本方向,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个体活动转化为个体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的过程,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探究的局面,让枯燥的教室、无味的文字变成学生施展才智的舞台和学生挑战自我的赛场;又让学生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享受共同取得探究结果的喜悦。

  被ChemCom(生活中的化学)奉为信条的美国谚语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思路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的意识,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初中 实践 化学 科学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