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激励制度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研究论文

激励制度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02

激励制度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研究

  一、激励制度对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 激励具有开发学习潜能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20 ~30%,而70% ~ 80%的潜能要靠科学有效的激励才能让人发挥出来。组织行为学认为,个体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也就是,两个能力相仿的人,他们工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将取决于激励水平。

  2. 激励具有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好的激励制度,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学风建设激励机制,就成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教育手段。

  3. 激励具有表彰先进、树立正确导向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就是要激发动机,鼓励干劲,调动人们内在的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4. 激励具有克服消极因素、促使后进转化的积极作用。讲激励离不开奖惩考核,在大力颂扬和表彰先进的同时,对违反校纪校规的教师和学生辅以必要的考核惩处,这也是培育优良学风的重要保证。

  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特点,然后分别根据两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二、教师激励措施的制定

  根据高校教师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找出物质、社会、精神、环境四大类激励因素,提出如下三大类激励对策:

  (一)高等院校教师薪酬激励对策

  1、确定合理的教师业绩评价指标

  采用诱因性报酬薪资体系。实施诱因性报酬计划,首先应明确教师收入的哪些部分应纳入改革范畴,哪些应作为保障部分。其次,要认识到诱因性报酬主要用于解决争端,即常规体制下难以解决的一些分配问题。再次,要使经济刺激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在各种职位上的员工,即使级别相当,其薪水和奖金也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最后,必须认识到单纯经济手段往往使绩效数量发生改变而不是质量改变,而且经济诱因只有当其与现实收入差距较大时才能起到激励效果。

  2、选择适当的激励强度。高等院校薪酬机制的激励强度应与人才市场价格保持相对一致,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3、教学和科研的报酬要公平。由于教学和科研对高等院校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一个合理的薪酬机制应该诱导教师将精力和时间科学分配到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否则,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应会向激励强度大的方面倾斜,造成“一边强,一边弱”,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教师精神激励对策

  1、营造良好的个人成长条件

  高校教师对职称和职务的晋升的追求欲望很强烈,学校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应该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构造个人成长的阶梯环境

  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应根据知识型员工个人成长的追求特征,建立多级的晋升制度,采用定期的阶梯评选、考评机制,如人才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竞争上岗机制等,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良好竞争氛围。 3、提供教师学习进修机会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管理者应该把使用和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支持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应创造条件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自学进修、脱产轮训以及进修等。

  4、建立和谐向上的团队文化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立和融合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使教师们明确学校的远期、近期发展目标;积极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同时创造一种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三)高等院校教师环境激励对策

  1、让教师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

  学校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中,首先要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水平等目标规划,向广大教师展示具有感召力的学校发展前景;其次还要保证教师尤其是教学科研骨干、资深教授,参加学校改革目标的民主讨论和决策,为学校的发展定位。

  2、创造教师民主参与的制度环境

  创造教师民主参与的制度环境,就要建立与教师协商的机制。其一,学校与教师切身利益有关的各项重大事务,都必须与教师协商,吸引教师参加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其二,坚持校务公开。校务公开应体现系统性和重点性的原则。

  (四)高等院校教师社会因素激励对策

  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通过政策倾斜和投人,改善院校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职业和文化地位,使教师在社会得到尊重,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学生激励措施的制定

  高校应建立每一个学生的档案资料,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各自需求,划分学生的需求层次,根据各自的层次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一)目标激励。在学风建设中高校不但要为学生树立长远目标,还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确定不同的现实目标。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各方面还不适应,正处于由中学向大学转换阶段,应指导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的学习生活方法,对自己提出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目标等。

  (二)荣誉激励。可授予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但是当注意:荣誉称号的得主必须有突出成绩和同学们的认可;评选标准须明确且事实充分,同学们参与评选并愿意接受;荣誉称号也要和物质奖励挂钩,这样激励效果就会更理想。

  (三)成长激励。学校管理者要多为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找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以锻炼自我。

  (四)榜样激励。榜样的示范作用,会影响和带动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自觉抓紧学习,促进其学业进步。

激励制度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风 高校 制度 影响 建设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