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歌曲《故园恋》的演唱分析论文

艺术歌曲《故园恋》的演唱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8

艺术歌曲《故园恋》的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99-02

  一、艺术歌曲《故园恋》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刘聪是在偶然间写出了如此优秀的作品,在1994年(也就是建国45周年),刘聪当时在沈阳音乐学院师范系任教,教授的课程是“钢琴即兴伴奏课”,沈阳音乐学院师范系就在当年10月份,举办了一次征文比赛活动“爱祖国爱家乡”,有一批获奖的征文在评选之后被系团委张贴在了教学楼的板报上,也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这篇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故园恋》被刘聪发现了,写作者杜志学当时是一名在读本科生。刘聪看到作品后就站在板报栏前认真的赏析,一种真挚的情感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使他油然而生的产生了谱曲的冲动,立即杜志学被通知拿来手稿准备谱曲。通过两个月的奋斗与不断的修改,《故园恋》的旋律终于在1994年12月10号完成了。如今都已经有了十九个年头了,在这十九个年头里,这首艺术歌曲多次参加全国各大比赛,曾多次被国际声乐比赛作为规定曲目,同样这首歌曲在2008年也走向了世界,在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中有5名外国籍歌唱家演唱了这首作品,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故园恋》的音乐特征

  作品通过歌词、旋律、钢琴伴奏的结合,从而延伸至精神的表达与寄托,体现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对未来的憧憬与抱负;形成对这部作品的宏观认识。

  艺术歌曲《故园恋》是由杜志学作词、刘聪作曲的,其中所表达一名山村学子,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满怀志向,离开他乡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第一段描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河水清清、山道弯弯而缠绵,讲述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园,首先开篇表达对家乡深深的热爱。第二段讲述已长大成人的我要远离家乡,面对家乡恋恋不舍,带着家人的期盼,朋友的嘱咐,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去努力奋斗,走向一个新的空间去闯荡。浓浓的思乡情贯穿整首作品,在外闯荡的人们被无名的力量与信心所激奋。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贯穿整首作品永恒的主题。其中由“啊”字来烘托出当时冲动与发自肺腑的呐喊,表达出一个由家乡走出的男儿的励志决心以及对家乡的依恋。这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的摇篮,是我奋发图强的起点,无论我在哪里都与家乡共有,都拥有这一片美丽的蓝天。整首作品的歌词为长短句式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这首艺术歌曲不在是传统的再现A-B-A结构,大胆的运用了音乐动机向纵向发展的A-B-C曲式,在结构上有所扩大,在情绪上更能达到所要的情感表现。延伸出学子对家乡的依恋,与志在四方的决心。在30小节的时候,出现大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以及(还原mi)变化音的出现,让音乐在缓慢中推向高潮,情绪的变化也在不断的递进。为C段的发展同样也做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啊”字的延伸与发展,把全曲推向了高潮部分,旋律在小字二组的音阶上进行,节奏由舒缓的二分音符以及大的切分构成,表现出学子发自肺腑的呐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发展到整首曲子的中心“小小的山村,我成长的摇篮”,发自内心的呐喊,表达学子内心激情的迸发;后面的旋律更是惟妙惟肖的表现出学子心中的渴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作品,在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下,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与激情的感触,在调性上也由单一性向多调性发展,全曲在F同主音大小调的重叠与交替上发展,旋律在跌宕起伏中向高潮发展,给演唱者一种发自内心的全身心投入。

  三、钢琴伴奏的编排与烘托

  作曲家刘聪的钢琴伴奏编配极其具有代表性,钢琴伴奏不仅是被动的配,更重要的是主动的参与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表现的深化、音乐思想的升华,这是编配伴奏中十分重要的。刘聪曾在《艺术歌曲钢琴音乐之创作》中说过:“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旋律与伴奏,特别是钢琴伴奏,是与歌曲旋律同等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艺术歌曲品质与特色的重要部分,有了钢琴伴奏,才能够完整体现作曲家的整体构思与创作意图,才能够展现艺术歌曲的全貌。”在艺术歌曲《故园恋》中,根据音乐的需要,运用了多种色彩性和弦、和弦外音、多种伴奏音型的重叠。在前奏与间奏中运用了三十二分音符及四分音符的琶音、和弦分解,来描写河水的景象与家乡的情景。其中出现了色彩性和弦:升Ⅱ级、降级、还原级Ⅵ级和级、升高Ⅰ级等。和弦外音的出现给旋律带来了不同的音响效果,配上琶音与震音的结合正是这首乐曲钢琴伴奏的创作特点。B段中则是以八分音符为主,表现情绪的平稳,先是以分解和弦的形式,转换为柱式和铉的上下行音阶的发展,展现出情绪的不断升高,左手的分解和弦与右手的音型相融合时,加重了抒情色彩的厚重感,在30-33小节中,伴奏织体与旋律形成了明显的不对称,更是突出了情感要进一步的加强,让演唱者找准重拍的切入点。C段中有意的贯穿全曲中,连续的柱式和弦推进全曲的高潮,逐步回到线型的分解和弦中,在全曲的重复之后进入尾声句中,采用了强烈的震音与颤音以及四分音符柱形和弦,双手和弦相反的方向推向最后一个全音符的震音,结束全曲,将感情推向最高。纵观全曲的伴奏织体与和声织体的设计,作曲家无时无刻不在把全曲的感情由强到弱,将情感的表现以层次感的写法将学子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四、对作品的理论分析及演唱实践

  笔者在研究生阶段,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对这首作品不断的研究与在演唱上的二度创作,从学习旋律、体会歌词、分析和声曲式、伴奏肢体的研究以及音乐术语的了解,对这首作品是非常熟悉了,并且也拿这首作品参加了比赛与考试。从字面上来看这首作品是一首描写山山水水的思乡歌曲,其实这是一首有深度的中国艺术作品。在这首作品中音域的跨度比较大,而且高音大部分都停留在开口音上,用大号美声抒情女高音演唱,的确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效果。在演唱中把握好歌曲优美抒情的情感以及内在的力量,不能过于柔弱,也不能过于硬朗。在A段中要理解歌词的意境,弱起进入描写故乡的景色,河水清清、山道弯弯,长音符要运用气息的支撑唱的饱满有深度,然而三连音就要唱的清楚、连贯。情绪逐步的发展起来,第一个我的家园的时候逐渐变强,后一个我的家园又逐渐弱下来,形成一种对比。在演唱第一句河水的时候,声音要平稳,气息要深,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从身体里出来,音色干净利落,音量逐渐加强;再者就是“河”字到“水”字的转换,有一个开口音转换到闭口音,很容易产生喉咙用力的现象以及位置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演唱者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在河字转换到水字时,保持位置一致,上口盖的打开,咬字要松,不能死死的咬住水字,否则就会喉部用力。在这一段中还需注意的就是音准的把握,变化音的出现给演唱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声音位置保持统一的情况下,音准一定要准确。在A段中音区的变化相当的大,有两个八度的跨度,演唱者一定要做到声音位置的统一。B段前的间奏与歌曲的前奏一样,但是却在情绪和力度上有所变化。在最后一句的处理上,笔者运用的是弱处理,轻声弱音,将感情发挥到极致,在“蓝”字的演唱是,要充分打开口腔以及保持上颚的兴奋状态,全身心的强音发出,到“天”字的时候,调整情绪,声音轻轻发出,但是必须是有位置有共鸣的前提下。整首作品的演唱不能单单建立在完美的声音上,要理解歌曲的意境与表达的情感,这样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达到以情带声的效果。

艺术歌曲《故园恋》的演唱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故园 艺术 分析 歌曲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