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中美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论文

中美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30

中美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一、引言

  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在西方意识形态中也一直存在着一幅名为“东方”的图像,这幅图像其实跟地理上的东方毫无瓜葛可言。这完全是想象的图像,它喻示着西方对中国古老文明的向往和憧憬,同时也是西方霸权文化的产物理解。其实,在东方的意识形态里,又何尝未曾勾勒过西方的“野蛮形象”呢?与其说这都是想当然的“图景”,不如说这是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异国情调的遥遥相望罢了。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的女性是阴柔的,而东方的男性则是温良的。这可以说是旧式典型的中国形象遗留下来的。要说到史诗性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不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都会给人一种总体的印象:“能常人所不能,做常人所不能做,忍常人所不能忍。”尤其在关于战争题材类的史诗影片中,更是让人有肃然起敬的敬畏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博纳富瓦的一句诗:“我听见了我那从未被埋葬的,秘密魔鬼永恒在场的抽泣声。”未必贴切,却能感受到那股残酷性。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分析探讨一下,看一看中国和美国在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到底有何不同。

  二、中美史诗电影中英雄的出现

  史诗类影片应是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题材,它反映的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段历史的展现,它更多的应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是一种能量或精神的传达。通过观看影片,给观众一种深刻的认知,让人们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真正领会到那些英雄儿女的不懈奋斗和民族大义。它所探索的不该仅仅是一个牺牲或不牺牲的故事,而是民族情怀下的激荡反应,是爱国情绪的激发。

  叔本华曾说,人类的存在是充满不幸和灾难的,因为人类常常要遭受疾病的侵袭和骚扰,人类为了生存在痛苦挣扎着,搏斗着。可一切,在无情的人为战争面前,又有谁能否定它的残酷呢?史诗类影片并不一定是战争类影片。因为在强调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是通过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事件、完整的人物性格的描绘映射出来的,这里不仅包括反映生活过程的广度和深度的战争片,也包括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复杂的剧情片、科幻片或是探险片等。回首中国史诗类影片的发展,虽然在繁荣的影坛上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美国影片类型的丰富,但是银幕上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有邓世昌、林则徐,美国有保尔、华莱士。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中国有中国的英雄,美国有美国的英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他们在电影中所呈现出的英雄形象也都是各具异彩。

  三、中美史诗电影中英雄形象比较

  (一)中国英雄的形象特质

  1.视死如归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记述了千千万万的人,为缔造我们的伟大文明而奋斗不止,竭忠尽智。在中国史诗类影片中,同样塑造了各形各色的英雄,他们的死也都足以代表中国文化精神,那是一种死亡的悲壮之美,是情感上的一种升华,也是将剧情铺垫推向高潮的导火索;它让原本有意义的事物从此变得更加有了意义。因此,在影片中英雄的死亡都是带有静默意义的伟大,是在死亡面前坦然受之的悲壮愉悦,心境平和,好像面对的并不是死亡的消失,而是死亡的再生。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死亡之美。

  中国自古讲究生老病死,来得顺其自然,去得也顺其自然。对于中国大众来说,“人生无大事,唯有生死之。”于是,影片中将这种原本中国人看重的死亡,反而演绎得“清淡化”了,也正因此,才越发衬托出英雄的伟大。孔子曰:“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说,在家为孝子,在国为良民。什么是良民?为国捐躯当然是良民中的良民,这必定是被社会所推崇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英雄。正如影片《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临危不惧,面对子弹用光,面对日本舰队的敌旗舰,“吉野”号的疯狂反攻,生死关头,邓世昌仍然命令全舰列队开足马力撞沉“吉野”,试图同归于尽。就在他们将近敌舰时,却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还有影片《林则徐》中的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英军压境之际,终究是寡不敌众;他义不受辱,视死如归,拔剑自尽,壮烈殉国。这种面对生死的坦然,是何等的大无畏,何等的英雄气概啊!

  2.集体主义

  从古代开始,孔子就教育“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绝对效忠皇帝,这是忠诚之道。孔子主张君权神授,其实就是在强调忠诚的神圣性。孔子作为中国的大圣人,他创立了这些“规矩”,而忠诚之道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给了中国人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一个真实的、合理的、不朽的、让所有人铭记在心的、一个具有完善意义的国家观念,也可以小范围地说成是集体观念。因此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充满国难时艰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渗入到史诗类影片中便直接演绎为哀民生之多艰,宣扬敌忾同仇、民族团结。1949年以后的电影,更是宣扬民族色彩、国家意识,将这作为影片的主旋律,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要团结,就要有集体。而集体观念的强调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从家庭到民族,到国家。都说人是群体性动物,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最凸显不过了。中国强调这种集体性,人们也拥护这种集体行为,并为此而牺牲自我,保持忠诚。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那么这种集体主义也是这些英雄们的血脉。它流淌在这些英雄的骨髓里,形成一种自我的文化自觉。在影片《西安事变》中,面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剧,面对中国处于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集体的利益”,“顾全大局”,在企图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失败的情况下,两位将军只好实行“兵谏”,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影片《上甘岭》里的八连长张忠发,在与敌人交锋的关键时刻,他不顾连长身份,身先士卒,亲自带领战士迎上前去。面对由于自己原因所造成的错误时,他勇于承认,理解战友顾全大局。这种顾全大局、舍弃小我的精神就是集体主义。   3.一身正气

  孔子曾经说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美国人都信奉上帝,我们就信奉孔子。孔子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当中,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君子之道。”什么是君子之道,实际上就是指以道德法则为深刻执行标准,我们就叫它君子之道。它强调的应该是心灵和良心。而中国的英雄形象有这种心灵和良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有着一身正气。以影片《林则徐》为例,尽管影片在处理林则徐的艺术形象时,并没有将他神化或美化,而是按照他的历史面貌和生活情态进行了刻画,但当我们跟随镜头,看到他尾随大烟鬼绕过小巷,进入烟馆,他那深忧的表情,痛恨的气愤,一怒而摔碎了茶碗。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镜头动作,我们就感觉到了林则徐身上的那股“正气”。而当关天培牺牲,他送别邓延桢而疾奔至山峰,远眺战友离去的神情,同样显露出他一身的正气。这是导演所着力追求的,也是这个时代所着力追求的,这是鲜明的民族气派,正是这一身的正气,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服和顽强反抗的战斗精神。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风格体现。

  (二)美国英雄的形象特质

  1.鲜明的个性

  美国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给人最深的感受便是个性化,都是酷的,个性鲜明的。这和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标榜个性,体现个人价值是一致的。好莱坞的不少影片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在这些战争题材的史诗类影片中,主要表现的是人在战争中的命运、情感和思想。而这些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英雄,更是有着极强的自信和自强。并且在自我意识、自我命运掌控方面都有着独立的选择权和为此执著的精神。不论是《巴顿将军》一片中,再现的那位个性鲜明、暴躁又儒雅、才华横溢又桀骜不驯、功绩卓越又劣迹斑斑的美军将领形象,还是在1929年拍摄的《西线无战事》中对战争本身带有疑问的德国青年保尔。由于受到军国主义老师的影响而投笔从戎,面对战争带来的残酷和血的洗礼后,受伤返乡才明白,他们誓死保家的代价仍然换不来人们对于战争无知的盲目与愚昧。甚至还抱着大日耳曼主义的幻想,老师依然在唆使少年们继续赴前线去送死,可保尔对于这种盲目的参战在内心深处早已顿悟,甚至有了厌倦之感。而在影片中的少年英雄们,出现了士兵被大炮的轰鸣声吓晕,甚至有的还尿了裤子,这也是他们个性的一种体现。影片中的保尔在守战壕的时候,因为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而想抓回家当标本,于是,他爬出了战壕,可就在这一瞬间,他伸出的手就被打中了。保尔捕捉蝴蝶而被流弹击中的镜头,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场景。这个细节表现出了美国人特有的对于生活的热情,这同样也是个性的体现。

  2.具有“超能力”的形象

  美国史诗类影片中的英雄都是“硬汉”形象,犹如钢筋水泥般“坚硬”。他们身材魁梧,训练有素,专业技能了得,并且有着超强的战斗力,如同是打不死的“神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英雄就是“超级玛丽”,有着永不停歇的旺盛精力,即便稍有缓解,也会在激发下一触即发,并且能爆发出极大的潜能。

  当然除了银幕上塑造这种男人式的超能力外,女人同样具有“超能力”的形象。但这种“超能力”是相对于命运而言的,并不是她们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她们在面对多舛的命运时顽强、乐观的进取精神。如影片《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一位在“乱世”中勇于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女超人”。影片以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盛到衰,奴隶主生活由富到穷,奴隶主无端生战,又被战争所灭的历史画卷。而她在历经了情场失意、内乱战争、家园重建、爱女夭折和丈夫出走等打击后,却始终没有向无情的命运低头。她那毫无胆怯,一次次将生活的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上的“超能力”形象,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她的一句“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她“超能力”形象的见证,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更是她对命运的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

  3.具有极强意识的个人主义

  美国向来崇尚个人主义。他们将个人的自我主见作为精神指向,个人的感受永远是最重要的,并且也是最值得尊重的。这一点在影片中也不例外,甚至还有意识地得到了强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线无战事》一片中,保尔等三个年轻的士兵在夜晚偷偷拿着军粮去和占领区的法国姑娘们幽会的情景。在这里歌颂的并非是爱情,而是强调的自我感受,自我需求。保罗和同伴用军粮换取与姑娘的一夜之欢。这种片刻的欢愉是他们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的一抹温情享受,也是他们在充满杀戮世界中的人性短暂的释放,当然更是他们自我需求的呐喊和纯粹性满足,是完整的个人主义体现。

  四、结语

  电影是使我们这个世界富有诗意的光环,它记载了太多淹没于历史浩瀚海洋中的“陈年旧事”。而这些往往是史诗类影片所追求的,它使人们面对历史不再那么困难,满足了积淀在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始诉求,它弥合人类精神空虚的裂缝,从而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使社会又多了一股“正能量”。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大的国度,在史诗类影片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我们已了然,它们共同之处在于他们无一不是大众的,不是人民的,他们所塑造的英雄形象都是一剂振奋剂,给各国人民心中都注入了一股无可取代的民族精神。他们让我们来感动,让我们去思索,让我们去获取,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中美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美 史诗 形象 英雄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