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与西方画的“焦点”透视论文

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与西方画的“焦点”透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4

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与西方画的“焦点”透视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51-01

  “留白”作为其独特的变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各朝各代画家关注。留白,即笔墨色彩未涉及之处,是画家用墨之时,精心安排留下的空白。中国画的留白艺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予人以想象之余地,使得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阔,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西方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总是依循科学的方法,一切都以科学为准则,他们总是站在固定的一点来观察事物,以抓住事物的一瞬间来再现事物。当我们站在固定的一点,准确地将所看见的物体形诸绘画,就必须有一套忠实于视觉的再现方法,这就是透视。西画运用焦点透视的结果是西方人所如愿的真实的模仿和再现自然,这与西方人的根深蒂固的美学观是分不开的。

  一、留白艺术与焦点透视在中西绘画中的应用

  (一)中国画留白艺术的实与虚

  中国画构图的留白,可实布,也可虚布。如云水浩渺,烟霞雾霭,皆可称之为实布。它利用观者的心理共鸣所产生的形象对应,使空白变得有形有物。观者既可欣赏画面的空灵境界,又可产生具象的联想,从而使空白转为实。另一种留白则依形取意,以白显形。它是在有笔有形中空出来的白,为了留白的需要,甚至可以相应地改变形象,使之适应留白――即章法的构成安排。李可染在《山村飞瀑》中对空白的运用是经过对物象精心概括、选择、依形取意,以白显形,图中的瀑布、溪水、房舍都是在有形有物的基础上空出来的白,使物象在整体构成中由实变虚,从而使构图虚实互映。这种灵动的改变,使中国画构图中层次的布置变得得心应手,使客观物象的自然本体变为节奏化了的自然关系,从而使物象的摆置在构图中取得了俯仰自得的空间自由。而大面积的空白的运用,为实景清而真的变现提供了充裕的空间,这是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法。

  中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各自的绘画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必须融入民族的乃至宇宙的“大我”。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认为艺术的最高层次不是站在客体之外把握它的特点与规律,而是尽可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中国画历来不以再现自然、悦人眼目为目的,而是重在“立意”,使作品成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的载体。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画家虽没有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给人以豁达壮阔之感,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充满诗情画意,回味无穷。

  (二)焦点透视在西画中的应用

  西方绘画为了达到真实而客观地表现现实空间,利用焦点透视成功地模仿自然。以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画家的视点是静止的,位置是固定的。视线向远方层层探索,使画面空间表现以展现深度空间为主,以真实的视觉为基础,注重物象的形体与色彩。西画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度的空间幻影,因此焦点透视就是以表现一个视点下的深度空间为特点,营造一个现实空间的逼真幻觉。在一个静止的视点下,画家就会把物象与视点的不同距离所形成的形体比例、色彩对比、明暗关系等真实的表现出来,并按照视觉所观有序的加以安排。意大利杰出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就是运用焦点透视原理的典型作品。画家以焦点透视的平行透视来构筑这幅画,使人明显感觉到画面空间是人们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的视点所观。画面空间把众多人物同建筑物有机的结合,并依照视点的不同距离所形成的大小比例、色彩比例、明暗关系加以表现。观赏这幅画就好像人们站在一个视点观看真实的舞台剧表演,如同观察者往前走上几步仿佛就可以置身于画面的空间之中。正是由于拉斐尔对于焦点透视的运用,使画面复杂的人物被统一到有序的空间之中,画面的深度空间被表现得非常强烈。

  二、留白艺术与焦点透视的异同

  中西文化差异和社会经济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审美趣味和透视规律。通过梳理中西传统绘画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中西绘画空间表现都是对现实中客观物象的视觉反映。中西绘画在对客观物象进行艺术加工和改造的同时注入了不一样的主观思想。中国传统绘画所提倡的意象,充分体现了主题思想,使绘画表现成为表达情感和承载思想的载体。这种超越客观真实表象限制的独特绘画准则,使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表现中体现出一种主观的、灵动的空间特点,再现客观空间的真实幻想,并打破了客观时间的限制,不受固定视点制约,而是在视点流动之中扑捉物象的内在神韵,从而让“留白艺术”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中西文化互相碰撞和渗透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传统艺术的价值。把中西绘画共同创造的透视规律传承下去,使其作为中西艺术交流和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与西方画的“焦点”透视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国画 中国 透视 西方 焦点 艺术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