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论文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13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18世纪以来,人类逐步进入工业社会。一方面,人类享受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的巨大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人类也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令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污染着生态环境,这种情况到了二十世纪变得更加糟糕。就在此时,一位伟大的女性蕾切尔?卡逊用一部矿世巨著《寂静的春天》引起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其中阐释的生态哲学思想更引发了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一、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中生态哲学思想基本内涵

  (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将人作为宇宙中心的观点,一切以人为尺度,承认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自然物的价值就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价值。卡逊及其反对这种思想,而在《寂静的春天》中始终贯穿着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

  卡逊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不应该对立存在的。只有在人类的悉心保护之下,自然界才能维持平衡。人类不能根据自身喜好去随意支配自然、控制自然、破坏自然,这种主宰和支配的思想在现在新技术发展起来的背景下,更应该得到重视和改善。而促使人类在当下环境条件下爱护生命、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更显重要。卡逊这种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背后,其实是对人类妄想征服、控制自然的狂妄态度的质疑。卡逊在文中曾提到,自然的历史是人类与周围环境共同的历史,无论是人类亦或是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各种生物,都在自然的庇佑下成长并且形成了自然的习性。纵使生命已在自然中存在的时间十分久远,但就从地球的形成时间整体来看,生命对自然的改造还是微乎其微的。“仅仅在出现了生命新种――人类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命存在的条件,并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人类理应热爱自然,并把这种爱的原则扩展到生物范畴。这种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更加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义,它说明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对其他生物的依赖,更说明了所有的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卡逊一直坚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了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深刻地揭示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此外,卡逊在论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类的责任原理。与康德、洛克的伦理思想不同的是,卡逊的责任原理重视的是人对自然、对其他生命更重要的是对后代人承担的责任。“在伦理道德的意义上,如果科技成果的应用使许多人受益,而且对他人不造成损害,对生命和自然环境不造成损害,它就是符合道德;如果它不仅使一些人受益,同时对他人或对生命和自然环境造成损害,那么就要制定一定的规范对这种行为加以约束。”当每个人从未出生的胎儿直到死亡就一定会接触危险化学药品的时候,当新生儿出生不久便死于癌症的时候,试问这样的情况该由谁来负责。人类既然能够容忍这种化学环境的生存条件,就必然有承担后果的责任。而卡逊就是想通过她的作品,建立起人与自然及其他生命共同存在的责任伦理。

  (二)生物整体的思想

  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告诉我们:海洋、土壤、植物、动物甚至是机体的组织单位细胞都与人类处于同一个宇宙之中,并同时享有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因此,人类并不是自然界中独特的一个部分,相反,人类也仅仅是大自然众多组成部分中的普通一员。在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人类也与其他的组成部分一样,遵循着自然固有的进化规律,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整体。

  卡逊不仅持有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整体的观点,而且认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同对密歇根州的知更鸟或对米拉米奇的鲑鱼一样,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生态学问题”。自然界的整体观点是包括人类自身的,人类受到的一些不利因素,有些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则是很隐晦的。同时,卡逊还表示:“在我们身体内部也存在着一个生态学世界。在这一可见的世界中,一些细微的病源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人类这个生态学世界而言,即使是身体某些部位的微不足道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系统。因此,卡逊说:“为了发现发病与死亡的原因,要依靠将许多看来似乎孤立的、相互无关的事实耐心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事实是通过在广阔的、相互无关的许多领域中进行非常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取得的。”

  (三)敬畏生命

  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通过对化学药品洒下农田、树林、河流、街道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是如何通过化学制剂破坏生命之网,最后造成物种的大量死亡和人类自身受到严重威胁的后果。“自然并不总是‘凶残的’,它们并非天生就嗜血成性、好斗和食肉,它们也爱好和平,具有合作精神”。所以人类应该与自然和平共处,并承担起保护这个丰富的生命之网的责任。作为影响力最大的物种,人类理应懂得生命力量之大之强。人类更应怀有一颗敬畏生命的心,爱护、保护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从人类内心认同生命的价值,从心灵深处做到与其他生命共同享有我们共有的财富一地球。

  二、《寂静的春天》产生的影响

  (一)美国环境政策的制定

  工业革命的到来,宣告了人类摆脱自然束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时代的降临。然而,在人类还尚未从征服自然的喜悦中醒来的时候,就传来了有孩童因玩耍时接触到DDT等杀虫剂导致住院、周围的鸟儿不再鸣叫并纷纷从空中坠落死去、河水里的鱼儿不见了、路边的树枯死了等让人闻之色变的消息。在被死亡的恐惧笼罩的环境中,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其哲理性、辩证性、科学性拯救了这个世界,如同那通过狭小窗户的光芒,照亮了人类的世界。

  美国总统肯尼迪读过《寂静的春天》后,在1962年,他将自己的视线由经济问题转向了环境问题。他成立了专门用于研究杀虫剂的使用和如何控制杀虫剂的用量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同年年底,美国各州的议会议员针对杀虫剂问题也提出了四十多项规范。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环境政策法》,并依此设立了美国环保局。按照规定,凡是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项目投资都要向环保局提交“环境影响报告”。此外,1970年以前,美国还建立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还明确了环境评价制度。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他的首次国情报告中强调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必要性,并倡导未来十年花费100个亿对美国本土水资源进行净化。1976年,美国制定了《有毒物质控制法》,扩大了禁用化学制剂的范围,将杀虫剂和部分除草剂也纳入了禁用范围。除此之外,美国的各大州也都制定了符合地方特点的法令法规。美国的环保政策至此逐步健全,美国的民众环保思想也因此而建立起来。

  (二)促进人类生态观的建立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虽然引起了化学生产商的强烈不满和讨伐,以及经济部门的反对,但是,卡逊通过《寂静的春天》对化学合成剂造成严重生态污染的事实进行了详尽描述,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态观,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环保运动的发展。《寂静的春天》出版后,生态环境的问题引起了民众强烈共鸣。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牛存,安身立命和后代人长远发展的问题,是关乎人类共同发展的长远利益问题,是关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问题。有了这样的关注,环保运动才得以兴起,人类才开始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人类不再奉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生态观,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之路。

  可以说,卡逊的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卡逊预测到了人类未来需要研究和重视的问题,更加看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正因为她有对人类及未来环境发展的预见性,才催生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史理论的产生。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论文搜索
关键字:哲学思想 寂静 哲学 生态 春天 思想
最新哲学其它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
希腊哲学:人心的审慎
浅析叔本华哲学现代性之六个向度
李泽厚的哲学远景
司法中的“拟制”哲学
浅析以犹太教思想为核心的犹太文化对犹太裔
哲学在中国的春天
论伊丽莎白·波特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研
分析哲学的批判兴趣及其非批判性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哲学思考
热门哲学其它论文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 --从人生哲学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人是情感的存在
网络时代的哲学思考
茶道之哲学阐释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分析哲学的价值
自知与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