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文

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2

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设计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各国文化、价值观蜂拥而入,不仅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信念等。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出现了道德观、价值观迷失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底线伦理及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

  (一)底线伦理的内涵

  底线伦理就是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最低的道德标准,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要遵守的良知的最后防线。关于底线伦理,学术界虽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其内涵却始终是统一的。谭培文和肖祥指出,底线伦理是价值观的底线救治;何怀宏指出底线伦理主要是指某些基本的不应逾越的行为界限或约束。由此可见,底线伦理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直接影响作用的价值规范,作为社会的成员,无论其个人追求是什么,都必须要遵守某些基本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就构成了底线伦理的内容。总的来说,底线伦理具有两个重要内涵:一个是基本型和最低限度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并不是要求社会成员达到最高标准,而是要求人们遵守某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另一个是普遍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对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约束性,要求每一个人,无论其位于什么样的地位、拥有什么样的权利或者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必须要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求。

  (二)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底线伦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底线伦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仅包含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同时还包含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从不同层次,一方面揭示了实现终极价值与实践底线伦理不可缺少民族与时代的精神基础和精神条件,另一方面也规范了当代社会人的行为实践底线,并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终极价值。底线伦理是社会上每一个成员,在追求价值目标的时候,都必须要遵守的社会基本行为准则与规范。由此可见,底线伦理所体现的是人的价值性追求,这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统一。二是,底线伦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要遵循由低到高的阶段,大学生在其个人的发展中首先要遵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辛勤劳动等最基本、最低限度的伦理要求和道德规范,然后才能进一步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再加上底线伦理具有低层次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因此往往会优先成为约束大学生行为的准则,比较容易实现其价值,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底线伦理不能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指导,而只能作为其道德基础。

  二、终极价值及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

  到目前为止,终极价值还没有统一的含义,它是价值的极限,代表着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所体现的是人的最终追求和价值的实现,是人的价值性追求。终极价值以现实为基础,又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和信仰,能够为人们的品德塑造和行为提供价值取向引导。终极价值与底线伦理虽然具有共通性,但是两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必须要有特定的价值观念以及更加坚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且在培育过程中还要始终坚持以终极价值为价值导向。大学生与普通社会成员具有一定差异,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伦理形态上,并且其价值目标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具有引领性、导向性以及前瞻性,在实践上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超越实现进步和导向意义。此时,仅仅关注行为最低要求的底线伦理由于缺乏应有的高度,就无法满足其培育需求,因而不能作为一种价值导向,而终极价值可以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导向,能够引领大学生朝着高层次的偶的目标去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要正确认识终极价值与底线伦理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和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

  (一)通过认知教育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

  道德价值培育是底线伦理的行为实践理性和终极价值理想的共同基础,只有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终极价值与底线伦理才能够走出他律的局限性,进而产生思想上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价值认同和道德情感,从而最终从信念上认定价值,从意志上肯定价值,将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而教育是实现道德价值培育的必要途径。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教育,对其思想和观念进行宣传和普及,才能够为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转换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认知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一方面要考虑学生个体间的特点差异,同时还要以道德发展的层次与规律为依据,从人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的荣辱观进行教育和明辨,同时还要大力发挥其他课程的价值观教育辅助功能,通过宣传引导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进而实现认可和通话,将认知教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并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二)通过实践体验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

  单纯的认知教育并不能真正实现道德品质的养成,只有通过自身的接受,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够促使道德行为的固定化和自主化。由此可见,实践对于道德价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的基本途径,只有长期的实践和沉淀才能够使观念得以固化和强化。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实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其进行感知和领悟。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是,加强大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要积极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不断促使自己养成优良的作风以及优秀的品格,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形成和升华,实现价值理想;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渗透。在平时,要从大学生的基础行为规范教育为着眼点,从小事做起监督学生的文明行为,长此以往,一定能够实现价值理想。

  四、结语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底线伦理作为社会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社会面临着严重的价值危机,这主要是由于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发生了崩溃。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与路径已经逐渐开始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这不仅是二十一世纪社会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思想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终极价值为价值导向,以底线伦理为道德基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价值 底线 伦理 价值观 终极 社会主义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