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论文

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9

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5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微信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状况

  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营商们不断更新手机技术和业务,使得手机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登记等基础功能,而是向着多元化发展,拥有了多种多样的个性化功能,并且产生手机媒体这一说法。微信是一项从2011年兴起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以其零资费、快捷的沟通方式、群聊、公众平台账号以及附近的人,摇一摇等特色功能吸引了众多手机用户,而大学生作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群体更是使用微信的中坚力量。

  针对大学生而言,微信的普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稳固既有的人际关系以及拓展人际交往范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开放轻松的空间从而提高其主体创造性,并且通过一系列微信平台的建立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虽然微信有以上的一系列优越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由此忽视微信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二、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以及挑战

  从上述对微信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状况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微信已经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多个方面发生改变。而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对这种改变视而不见,固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那无疑是闭门造车,对教育结果的影响可想而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信的态度不应该是敬而远之,应当接受微信、了解微信、从而很好四五将微信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通过微信与学生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及时了解大学生动态,实时该进教育方式使之与学生的思想、信念切合。另外我们也要意识到,微信对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良好的影响,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除了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机遇与挑战,从而更好地利用机遇,针对困难和挑战采取适合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微信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的机遇

  1.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隐性化和高效化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尽力的融人他们的生活,才能对其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与对外交往的首要选择,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吐露心声、展示形象的平台。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利用时效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通过加学生微信好友并关注学生微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思想,从而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并且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等方式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语音更迅捷的传达给学生,以这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因学生抵触心理强而达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利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教育的常态化,隐性化和高效化,能够达到传统教育方式所不可比拟的教育效果。

  2.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平台,提高教育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使用微信实现与学生即时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较之传统的课堂教育更灵活,更能够实现其与学生内心思想层面的沟通。并且基于大学的班级管理模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平台,两者之间关系生疏,在心理上有极大的距离感、不认同感,这种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无法有效展开。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朋友圈以及公众号的更新,及时地了解教师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并且可以进行互动、相互交流,这种更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的平等对话利于实现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全天候”的有效引导。微信这种新平台会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灵活性,更高效,并且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3.利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通过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对话,其关系更加民主和平等。一方面通过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学生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关注度,而不是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如个别谈心、集体开会、制作宣传海报、网站等方式一样,其内容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控。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信息和内容,遭到学生的强烈抵触,而这种利用微信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在观点的交流,观念的碰撞中共同成长,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生的表达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

  (二)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的挑战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微信对教育工作的影响不仅限于上述的若干机遇,我们也要认识到其带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对这种影响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了解,才能开展良好的教育工作。

  1.微信引发的问题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提出挑战

  微信大学学生中应用甚广,并且因为其“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特色功能,可以更多的结识陌生人。这种虚拟的交友方式,更具刺激性并且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并且提高其交流胆量,可谓是“交友利器”。基于此,很多社会人士得以利用微信对生活在象牙塔中单纯的大学生实施犯罪活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防不胜防。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浙江一‘高帅富’用微信约会强奸7名女大学生”、―两名大学生利用微信绑架15岁少女轮奸拍淫秽照”,这两起案件都是与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等独特功能有关,嫌疑人均是通过微信与被害人结识,通过聊天等方式使其放松警惕,将事主约至指定地点见面,伺机进行强奸、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犯罪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人士,已经开始向高校大学生发展,微信的危害性可见一斑。   除上述提高的“微信犯罪”以外,微信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提出了挑战。首先,微信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冲击。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强大,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很多学生不分场合、时间通过微信聊天,关注朋友动态,手机不离手,荒废学业。已经严重地危害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冲击小风和学风,应当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次,微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冲击。通过微信,大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寻找自己的虚拟社区归属,但是过分地依赖虚拟的交流,产生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从而缺乏与人面对面交流,与社会的接触,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日渐冷漠、不善表达,孤独自闭,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与现实生活脱节。最后,微信还可能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无屏障性”,高校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与控制。大量夹杂着各种价值观和理念的网络资讯袭来,其中更是包含着一些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相偏离的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甚至对社会主义思想价值核心体系产生冲击。新媒体的超常规发展、信息传播的迅速使得大量虚假、反动、迷信、色情等有害的信息也以更快的速度影响到更大范围的青年学生,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在微信时代,大学生通过便捷的通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等,在缺乏学校有效规制的情况下接收了合适各样的信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敏锐性,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内容,不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其教育说服力也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2.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媒介素养以及政治思想教育方式提出挑战

  大学生的猎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使他们成为微信较早的接受者、使用者和推广者,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他们对使用手机媒介意识淡薄,并且实际使用的能力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因此微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点,相关工作者对微信的了解并不多,其使用者更是寥寥无几,更没有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其媒介素质明显落后于新时代该科技发展的步伐。

  而且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通常是通过课堂讲授、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使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这些方法可以当面教育学生、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变通,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又由于学生人数众多,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开展,传统的通过网站进行教育的方式因其与新媒体相比点击率低,并且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只是单方面的说教,往往受到现今追求特立独行的大学生群体的排斥,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微信挑战校园舆情监控

  微信是一个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复制、扩散和回应,并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应。一方面,人们都有从众心理,所以,当人们发现自己观点在群体中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往往会附和多数人的意见,或者动摇自己的观点,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网络舆情所具有的渗透融合、反馈调适、传导教育、动力激发和预测与决策等辅助功能。另一方面,在微信时代,并且伴随着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相应变化,有很多大学生为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彰显“自我价值”而对相关的信息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或手段,或者形成自我的一种观点评价,甚至对舆论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生群体对相关信息各抒己见,也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为在微信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甚至程某某种舆论的制造者,而这些个体又相当分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能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这些相当分散的舆论中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在微信已经占领大学生群体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应当随之变化。应当利用微信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同时主动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使微信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一)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使用微信时很容易沉溺其中,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也因其缺乏足够的信息辨别能力,还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左右,做出错误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甚至利用微信实施一些犯罪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和安全防范意识。

  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能够在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前提下,在遵守应有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在充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微信进行交流。

  (二)努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微信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包括对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还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建立一支适应微信环境的高素质工作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应当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素质,因为只有拥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教育者才能够通过微信更好的发现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认知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教育内容;并且更好地抓住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人点,在与大学生有共鸣的情况下,更准确、生动的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达到教育目的。

  其次应当提升提高媒介技术素质,主动抢占微信阵地,熟练使用微信的手段,充分了解微信技术,掌握微信的特点,科学的利用微信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工作。从而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并与其进行交流,进行及时的,常态的,隐性的教育。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当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不再强调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应当放下姿态与学生凭对话,积极互动,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把微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微信作为了解学生的窗口。由于微信的在大学生当中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吐露心声、展示形象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利用微信来认识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认知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把微信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微信的语音、视频、图片、文字与学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还可以通过开通学校官方和部门微信账号,向学生及时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向校方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并且通过对其意见和建议的及时响应,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加强高校的舆情监控

  因为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并且微信的迅猛发展对校园的舆情监控也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高校的舆情监控和网络监管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构筑健康的网络新媒体环境,高校应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督机制,尽可能运用技术手段构筑起强大的“防火墙”,并对一些有害的信息及时进行“解毒”和“消毒”工作,要及时捕捉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发现苗头及时予以解惑和引导。并且还应当在高校建立一支由部门技术人员、学生政工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微信监控队伍,形成完善的高校舆情监管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微信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四、小结

  微信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带来了机遇,还有尖锐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机遇与挑战,积极应对,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思想观念,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对策 思想 政治 高校 影响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