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9

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0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企业之间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求高校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讲,这些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导师的细心指导,他们所撰写的毕业论文都有独特的创新点,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国很多地方高校现在主要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地方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迫切任务。目前,多数地方高校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一、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渐增大,各个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实验仪器、语音室、多媒体教学、网络服务、图书馆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学生可以广泛地利用学校的各种先进资源,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到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钻研,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同学组成团队一起研究,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还缺乏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因为缺乏大量创新型人才,所以,地方高校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其次,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主要把精力放在学习文化课上,很少有创新实践的机会。到了大学,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实践机会,很多高校本科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观点、新事物。这些学生强烈迫切在一些领域进衍改革,打破传统的束缚,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有助于这些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从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大、当今社会的需要和当代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地方高校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虽然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十分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我国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方法主要以“填鸭式”为主。地方高校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每次课教师留给学生互动的时间很少,学生很难有发挥的余地。另外,一些高校某些专业的课时有所减少,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讲课速度有所加快,很多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了。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地方高校开设的实验课门数和学时较少,很难满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多数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对学生都是封闭的,学生只有在有课的时候可以利用,课后没有进入实验室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设置较少,如创新理论课、创新实践课、竞赛类选修课等,学生没有得到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指导。

  (三)课程评价机制单一。很多地方高校的课程评价机制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课主要以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为主,学生只有按时上课、不旷课、不迟到早退,平时成绩就不会太低,考查课只要不经常旷课、按时交作业基本就可以顺利通过。这种单一的课程评价机制很难体现出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学生也没有必要注重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机会。同时,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学校缺乏必要的奖励或激励机制,这也导致学生不热衷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很多学生把大量时间用到玩网络游戏、看小说、谈恋爱等发面。表现好点学生把精力放到考大学应四、六级、驾照、各种职业证书的上面,很少有学生把精力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就业、工作后的发展、自己创业和国家贡献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面对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以促进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新时期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改变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次上课时把重难点内容向学生讲解,然后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以讨论这节课不明白的地方,小组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对于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再给予细心的讲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带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们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或同一问题的多种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地方高校使用的教材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学科论坛挖掘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向学生讲授,学生对于与时代接轨的新鲜事物往往具有浓厚兴趣,既有利于知识的扩展,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调整课程设置。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在新时期也要不断进行调整,在课程改革方面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课的灵活性,包括开设选修课。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课程设置不能一成不变,针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多设置一些简单、基础的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会因为课程难度大而失去兴趣,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多设置一些有难度的课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这一门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对这一学科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还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知识的理论课,教师集中授课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课,以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主的实践选修课,提高学生学科竞赛能力的竞赛类选修课等。此外,学校应增加实验室的利用,增加向学生们开放的时间。实验室拥有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学生从中能够拓宽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充分合理利用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地方高校的课程评价除了考试课和考查课外,应该以“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测试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课程评价应该多样化,可以采取闭卷、开卷、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最后成绩的范畴之内,例如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师应该把创新点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主要标准,创新点鲜明的毕业设计应给与高分,这是对学生积极探索的一种肯定,有利于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可以增加实践类、实验类和竞赛类等创新类选修课的学分,激励学生多选修这类课程,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学校对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学科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免修若干选修课学分等适当的奖励,学校通过增加奖励机制等手段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实践活动,接触到行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实践中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本行业的兴趣。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正走出去,与各高校的优秀学生站在同一个竞技平台上,相互学习,既可以提高竞争力,又可以使学生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领域的深入研究。学校可以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学术讲座,对学生给予指导。学校可以组织成立创新协会或创新类论坛,积极引进新成员,促进学生之间自由地交流各自见解,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积极性。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各个地方高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符合我国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本科生 对策 本科 能力 高校 地方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