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略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论文

略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1

略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38-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梦凝聚社会共识的学理支撑及实现路径研究”(14XKS009)。

  作者简介:蒙云龙(1974-),男,壮族,广西崇左人,博士,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所诞生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方向和最终归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高屋建瓴和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统摄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这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并使之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认同和所实践,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诚如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而这主要归因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蕴涵博大精深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价值意蕴。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价值意蕴,以其价值意蕴作为拓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引领舆论的向度,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最有效、最迅速、最便捷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价值意蕴,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群众对科学的呼唤和需求,体现主体对客体属性需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以来思想发展和文化发展中最有价值的智慧成果,为谋求全人类解放,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富裕的崇高使命所创建的学说,体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决定于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逻辑发展依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立论、发展的可证性特质,与形形色色的宗教主义、神灵主义和蒙昧主义等形而上的玄学、神学划清了界限,彰显了科学的可怀疑性、可检验性和可证实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还决定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未把自己的学说视为固定不变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而是认为需要与时俱进、与实际相结合地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本质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248-249克服了理论的时代局限性,强调了科学的发展性,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像其他生物一样吃喝拉撒睡,从而使人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基础和前提,但非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个体必然与其他个体、群体发生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社会关系才能生存和发展,个体由此必然会受到各种科学的或谬误的思想、体制、文化等的影响。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性和以求得更好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性,决定人都渴望得到科学的思想、体制、文化的引领和帮助。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迄今批判人类文化成果最多、汲取人类文明成果智慧巅峰最多的科学理论,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和必然趋势,人类只有以它作为精神支柱和价值引领,才能势如破竹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致达人类发展的终极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对科学的渴求性,决定了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遵循科学价值路径。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意蕴,尽可能满足人的科学价值渴求,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感染力、统领和引领社会舆论的迫切要求。随着全球化发展,国家间和民族间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文化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各民族利用全球化趋势打意识形态牌、价值观念牌、文化牌等越趋频繁,旨在使自己所秉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能影响更多的人、拥有更多追随者和信众。一些邪教组织、封建团伙、迷信团体等也趁机沉渣泛起、兴风作浪,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危害。如何使人民群众在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和多元多彩的文化碰撞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沦为各种歪理邪说的俘虏、始终保持身心健康与和谐,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直接挑战,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破解的时代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科学价值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普及科学的求实、求真、求善的理性精神,引导人民大众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思想,自觉抵制封建愚昧、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长城,树立共产主义信念,自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辛勤工作。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性价值意蕴

  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关注人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和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立足资本主义私有制出现的人的异化、人的畸形发展等现实,回溯和展望了人的发展历程中的三种态势,即“人对人的依赖”发展态势、“人对物的依赖”发展态势、“人自由自觉”发展态势,阐明了人自由全面充分发展,既符合人性、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性制约因素成为遏制人发展的主因。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促使人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彻底废除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还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逐渐减少或彻底废除自然界对人的发展的控制、统治和制约,使人真正成为主人,过着平等、体面、文明、富裕和自由的生活;而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无法给人提供此类发展。只有共产主义才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3]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并论证了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逻辑,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既能保证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且一天比一天富裕的物质生活,又能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体力和智力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运用。因此,共产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不再是奴役人、压迫人和剥削人的劳动,而是人类自由全面充分地运用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一个充满快乐和愉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种高瞻远瞩的科学理论预见,既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性受到扭曲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也是对理性化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迫切吁求,显示他们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具有浓郁的人文价值底蕴,闪耀着灿烂的人文价值光芒。   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底蕴和光芒,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发展以及宣传教育务必要将人文价值贯穿于始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而不是像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所鼓吹的抽象的人文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要遵循人文价值取向,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发展至上思想。坚持人民地位至上思想,就要承认和坚持人民是社会财富创造者和精神财富创造者,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主要力量的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体现人民的尊严和价值。马克思主义自十月革命传入我国以来,随着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而发展,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价值取向,切实做到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4]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变革世界的巨大功能,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要始终秉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把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使人民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毕竟利益是思想的基点,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利益分配异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和利益状况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基点和取向。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价值取向,就要把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评判标准。坚持人民发展至上思想,就要始终秉持和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是固步自封的理论阐释,而是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需要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充实自身,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发展至上思想,就是要做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惠及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紧随发展,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人是万物的尺度。任何脱离人或背离人的主义、理论或思想必定遭到唾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价值取向,本质上就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清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实现人的发展。就我国当代而言,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的普及,继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不断解放生产力以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产品,为人的发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彻底摈弃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人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发展,为维护人的平等和尊严创造条件;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坚持“双百”和“二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实力,逐步实现从“经济富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为推动人的发展奠定可持续的智力基础和精神支撑;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不渝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价值发展趋势,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境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没落思想意识的侵蚀和腐化,树立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而辛勤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回顾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辉煌壮丽的历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的历程,本质上就是始终牢牢把握和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民群众至上的人文价值取向历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提升的经验总结,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价值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价值意蕴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神灵主义、经院主义、神秘主义等唯心主义思想的根本标尺。从马克思主义发展源头看,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黑格尔思辨理性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感性主义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把实践作为哲学、主义和理论的根基和生长点,摆脱以往理论家、哲学家等纯粹学术化的研究工作,着眼于对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难题的思考,着眼于对决定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关系的研究,着眼于对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探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终极归宿指明了道路。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实际是实践的第一要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不止一次强调他们所创建的理论不是封闭固步的终极理论体系,而是随着实际的发展而发展。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2]248坚持了实践性的实际属性和根本要求;践行是实践的根本使命,“物质批判”比“理论批判”的优越之处就在于“物质批判”的变革性和直观现实性,解释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使命的互通之处,但改造世界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根本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批判”要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关注“此岸”世界的现实性活动;人民群众观点是实践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不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而是视人民群众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变革社会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具有浓厚的人民群众基础意识和人民群众主体性思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决定和自身所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实践为基点。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后,凡是坚持实践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能蓬勃发展;反之则遭遇挫折。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立足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中国革命属性、使命、阶段等,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而以陈独秀和王明等为代表的“右倾”“左”倾主义,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和发展态势,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受挫折,甚至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一穷二白”的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基础,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显示出了强大的实践性成效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和认同。但因晚年的毛泽东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中国陷入了十年浩劫的深渊,整个社会濒临崩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但长期囿于“左”倾思想的禁锢,改革开放初期多在姓“社”或姓“资”、姓“公”或姓“私”、“改革”或“改向”的激烈争论中蹒跚前进。邓小平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非凡的理论创新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奠定了中国飞跃式发展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中国社会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和社会发展瓶颈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如何继续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党属性、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执政难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国情、世情、党情和民情的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全面贯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飞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攻坚期所面临空前挑战和机遇的形势下,高屋建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中国改革开放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境界。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原初对意识形态持着批判的价值取向,但随后则转向为认可与发展的态度。他们通过组建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小组、创办报纸、发表演说、组织武装活动等实践活动,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扩散面和影响力。人类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和基点归因于实践的利益。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出发点、驱动力和落脚点,“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大众利益至上的实践宗旨,积极捍卫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密切关注社会实践问题,先后撰写《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等文章,旗帜鲜明地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辩,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知和认可,可见马克思主义早期就开始把理论使命与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为利益而战紧密结合起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开辟了先河和实践方向。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必须致力于实践,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引领实践、理论依赖实践发展的双向促进功能,在实践和维护好、落实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要紧随波澜壮阔的实践发展大潮,以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和永葆党的纯洁性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主轴,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彰显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价值,凸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价值趋向。

  四、余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价值意蕴、人文价值意蕴和实践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人本性和发展性的理论属性,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辉煌进程。科学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根本保证,是提高人民群众智慧水平和增强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重要保证;人文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基点,是判定无产阶级政党宗旨能否真正贯彻落实的重要标尺;实践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所系,“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知与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认识真理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6]实践性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坚持科学价值意蕴、人文价值意蕴和实践价值意蕴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能永葆生机、蓬勃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势如破竹、一路凯歌;反之则萎靡僵化、国破民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和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惨景就是鲜活正反之例。

略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实践性 科学性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马克 形态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