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析处方式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运用论文

浅析处方式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4

浅析处方式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及各级团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党的事业得到延续和国家得到发展的核心群体。学生干部素质的优劣和工作能力的强弱事关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效果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2006年8月团中央和全国学联颁布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明确提出要加大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在培训的内容、方式和层次等方面作了指导和要求。而学生干部培训作为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要想使学生干部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和评估反馈等环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诊断学生干部和培训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按照学生干部的实际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培训工作,本文将从处方式-分层教学理论的视角下探析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一、构建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意义

  1、开展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工作的意义

  建立一支素质高、有思想、能力强、作风硬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整体学生工作的前提,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干部培训。

  第一,有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与同学年龄相近、生活相仿、阅历相似,易于接近广大同学,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帮助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为日后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二,有利于推进班风、校风建设。总体而言,学生干部大多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相对较强,是学生当中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公众影响力。如果学生干部能够以身作则,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就能形成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的示范区和辐射源,达到良好的朋辈教育效果,增强班集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塑造和推广。第三,有利于减轻辅导员工作负担,促进学生干部的自我成长和成才。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让辅导员从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更多的时间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加强学习和思考,不断总结学生工作经验,寻找学生工作的共性和规律,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2、 构建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意义

  第一,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为学生干部培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使得培训工作有章可循;第二,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确保学生干部培训计划周全、系统高效并具有针对性,有效避免培训内容片面、培训时间随意、培训方法单一等问题的出现,确保学生干部培训工作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科学发展、系统全面、高质高效;第三,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懂教学、能科研的学生工作队伍,推进学工队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学生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各地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在学生干部培训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校级层面。学校领导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全校性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没有组建全校性的学生干部培训队伍、没有划拨学生干部培训专项经费,亦很少有关于学生干部培训的校级红头文件出台,导致学生干部培训难以形成规模,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效性;组织层面。各级学生组织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大多重选拔、轻培训,而在实际工作和使用中又重使用、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指导;个人层面。部分学生干部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严肃对待培训学习,缺乏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得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2、培训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培训理论和体系作为指导,导致培训流于随意、缺少计划。另一方面,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分散,有所局限,不成规模,学生参与面小。目前很多学生干部培训都是二级院系自行组织开展的,范围较小、师资匮乏、形式单一。同时,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内容偏理论,实践性较差,很少涉猎实际操作,导致培训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欠佳。此外,内容多为通识培训,未能针对岗位和级别进行分层、分级、分类的按需培训,培训与使用脱节,违背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规律,造成学非所用的现象。

  3、培训方法单一,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主要是以思政、党课和大骨班等形式的课堂理论学习为主,缺少操作锻炼、案例分析和实践调研,自主体验学习不足。这种灌输式的培训,抑制了学生干部学习的主动性,操作性不强,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不能真正达到培训干部和培养人才的目的,需加强探索,不断改进。笔者认为,应该在处方式分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分层次、分时段、分岗位、分职能完善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确保干部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三、 如何建立科学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1、培训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类型众多,学生干部来源丰富,覆盖面广且层次多样,因此,培训的组织机构应为校级单位。可采取校级单位牵头,院系配合实施的模式,院、校两级分层次建立培训体系,制定培训制度,划拨专项经费,组建培训团队,制定培训计划,优化培训结构,丰富培训形式,既注重学生干部工作的实际需要,又兼顾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可以由学生处和校团委牵头,经过试讲等环节,从各级部门和院系选拔优秀的思政工作人员担任讲师,组建一支全校性的学生干部培训讲师团,整合全校学生干部培训的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个讲师的个人优势,分工协作,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据统计,笔者所在讲师团的18名讲师大多是具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学工干部,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涵盖中文,外语,法律,思政,管理,营销等多个方向;学历背景丰富,既有北大、北外、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等国内名校又有海外留学背景,是一支集实践和研究于一体的学工团队。每位讲师都结合自身优势并根据学生干部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选题,认真备课、深入研究、特色鲜明,确保了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目前已赴各院系开展了近30场培训讲座和工作指导,培训学生干部近2000人次,参训学生干部热情高涨,效果良好,广受好评。

  2、考证优化培训内容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便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Colarusso也于1987年提出了诊断处方式教学,这与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都认为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区别对待不同素质的差异人群,强调措施和目标的对应性,以体现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达到自我实现。我们需根据学生干部分布的层次性为不同的学生干部群体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了解培训对象、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

  学生干部培训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知识、技能和素质三大板块。知识模块主要涉及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等,各个层级新上岗的学生干部都需要进行知识培训。技能板块包括文件起草、电脑操作、新媒体运用、摄影绘画、图片处理、新闻撰写、文字编辑、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宿舍文化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多个方面,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熟练程度和实际办公能力。技能培训也是最能体现处方式分层教学特点的地方,需根据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分岗位、分职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果设置和实施得当,培训效果很容易立竿见影。而素质模块则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思维能力和领导力等较为抽象的培训,是那些对开发学生干部工作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绩效间接发挥作用的培训。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干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思维习惯及个人的长远目标和自我成长。

  总体而言,在综合考虑组织、工作和个人三个方面因素的前提下,高层次的学生干部(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班长、团支书等)主要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的学生干部(各部门个干事)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但最终是由岗位职责和受训者的水平与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完善丰富培训方式和方法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多为课堂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培训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既要有课堂教学环节又要有实践模拟、素质拓展、团队训练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其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实践教育和素质拓展的内容则应偏重技能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同时,可组织新老干部、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院系与院系之间的学生干部进行交流学习、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朋辈培养,提升学生干部的整体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4、评估总结培训成果,改进优化培训体系

  评估就是依据某些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各种信息来判断某一系统价值的过程。培训的成效评估在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每次或一系列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应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老师的授课情况、受训学生干部的反应情况、培训组织管理过程等进行诊断和评估,得出改进的“处方”,不断优化和完善培训体系,更好地指导下一次的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同时,学生干部也应在工作实践中检验培训效果,查找不足,对症下药。而授课教师更应检验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合理性,为今后调整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计划提供参考,真正达到“诊断―改进―再诊断―再改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建立学生干部培训的科学体系,形成学生干部培训的长效机制。根据美国著名学者D.L.柯克帕特里克教授于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可以从反应、知识、行为与效果四个层级对培训进行评估。用问卷调查等形式考查学生干部对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手段的使用、培训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师的授课风格等的满意程度;运用考卷或实地操作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现实工作表现考查学生干部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并运用到工作中去;在学生干部任职期满时考察干部培训与工作成果的直接关联程度,即课程是否达到让学生干部改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成绩的目的等,用于指导新一期干部培训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力量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事关整个团学工作的质量,事关文明校园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而作为学生干部培养的有效手段,学生干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通过诊断、调研和考证,不断完善培训体系,不断规划培训内容,不断创新培训方法,建立学生干部培训的长效机制。只有以此为指引来开展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工作,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文明校园的发展。不过,如何利用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指导新时期高校团学工作,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需要高校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和进一步探索。

浅析处方式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干部培训 教学模式 干部 模式 高校 方式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