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8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受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与文化多元发展取向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不少理想信念认知片面、模糊与错误等负面现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存在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趋向,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亚需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升实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与中国梦概念的及时提出,不仅拓展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体系与理论视野,也为其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与精神导航。因此,当前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将中国梦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范畴,审视其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德育价值

  (一)中国梦的内涵与精神实质。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图片展《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这一概念甫一提出即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共鸣,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充分研究与深刻解读。

  (二)中国梦的德育价值透视。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具有多种特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蕴含极大的德育价值。

  1.中国梦在历史维度上的贯通性,开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形成新的价值引领中国梦在时空维度上,具有高度的贯通性。它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以此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统一起来,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同时也是对当前现实发展的清醒认识。它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格守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2.中国梦在主体维度上的统合性,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需求,成为新的范式参照中国梦在主体维度上具有高度的统合性。一方面,中国梦以实现集体价值为核心,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中国梦将个人梦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使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有机统一、形成合力,有效增强了个体对集体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个体投身国家、社会集体发展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国梦在价值维度上的超越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提供新的路径指导中国梦在价值维度上具有极强的超越性,它以中华民族的振兴为理想目标,超越了阶层、政党、民族、地域、群体之间的差异,打破了不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壁垒,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盘,将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民族振兴的旗帜之下,为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展现出强大的情感感召力与凝聚力。

  二、中国梦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作为一种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引领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力。其本身所内蕴的德育价值指向,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想信念是基于当下面向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真实的生活世界的价值意义在主体中的超越性生成,具有未来的指向性和对现实的否定性这一基本特质。

  (二)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应注重主导性和层次性的协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本身的主导地位,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三、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以中国梦为思想引领,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员化与全程化。新时期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必须坚持全程育人与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中国梦作为思想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并面向全体学生,将中国梦作为价值引领,分层次、分主体开展理想信念培育,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目标。

  (二)以中国梦为基础连结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式转换。中国梦是目标与途径的统一,既设定了国强民富的远大理想,又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路径参照;其内涵既包括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又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这种对理想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高度连结,有助于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从“理想一理想”到“理想一生活”范式的转换。

  (三)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契机实现主客体功诚互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优化。主客体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年关键因素。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育者与受教有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平等交流。只有两者之间形感“交互式主体”关系,实现平等的互动,教育才能珍得实效。而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模式下,教育过褚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和参与的缺位,使得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相脱节,教育目标及效果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模式,提高俘生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教师与俘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模式,因此增强学生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实现理想信念教有的基本目标。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研究 中国 信念 理想 大学生 研究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