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各种公共性问题不断突显,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来看,对公共性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性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范畴,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城邦生活,并在之后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其含义也越来越丰富。在现代社会,公共性仍然是一个可供深入研究的范畴,它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因公共性问题的突显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公共性研究多局限于政治及社会领域,而很少有从哲学角度对公共性进行解读。这种情况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表现得较为明显。我国对公共性的解读沿袭了西方学者的路径,但是,在社会向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有关公共性的研究也逐渐打破了原来的范畴,而最终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这个现象表明,在当代社会,公共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在新时代能够为人类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性概述

  公共性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词汇,而对公共性首先做出研究的也是西方的学者,其中对公共性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的当属汉娜?阿伦特、哈贝马斯、罗尔斯三人。虽然三个人都是研究公共性,但是他们的研究侧重面有所不同,汉娜?阿伦特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公共性的关系的研究,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共同的境遇即为公共性,人是公共性建构的基本元素;哈贝马斯则侧重于研究公共空间,认为公共空间是公共性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罗尔斯的研究视角又与阿伦特和哈贝马斯不同,他以政治为视角,将公共性解读为一种政治诉求。

  以上三种对公共性的不同解读共同发展了公共性的内涵,使公共性的概念更为清晰。然而,公共性的概念的解析具有多样性,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即得到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公共性没有具体的解读,然而它的许多理论观点在实质上是延展了公共性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阐述的公共性问题,如公共权力、公共利益等,已经触及到了公共性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的理论观点则与公共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践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将世界改变成公共性的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后代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公共性表征的概念和范畴中得到启发,进一步解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公共性,使公共性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人与社会的发生及发展的学科,它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无法回避公共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也正是体现在“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公共性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哲学,都无法回避对人的本质的追寻,而自古希腊时期起,哲学中对人的研究均囿于时代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将人的精神与肉体相剥离,或者将人与自然及社会对立起来。这种研究方法最终使得人的本质没有得到正确的解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研究成果,批判性继承了他们的某些观点,最终得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这一理论观点。所谓的“现实的人”是指群居性的、具有生命力的、能够改变外界状态的公共存在,它具备社会性,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观点实际上把人作为公共存在看待,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的哲学主题,转变了传统哲学的思辨方向,人不再是抽象的人,而是可生成的公共人。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有必要培育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这一观点立论的依据是前面所述的人是公共性存在。既然人是公共性存在,那么人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必然也是公共性存在的,然而,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实际上是处于分离的状态,要想发挥出人的公共性的作用,就必须对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加以培育,使二者合一,促成公共人的完整性。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种公共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在这个观点中,人是一个泛指,是人类整体,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是整体性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限定就决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想的公共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社会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复杂关系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分。相互交往属于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因而社会生活带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在实质上是对公共生活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关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性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即使从表面上来看社会是以个人为主体,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社会是关系的集合,交互性的、公共性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处在社会中的人,几乎无法避免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情况。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起源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不均,问题由此而产生。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是新的视角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得到的理论成果。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范式,它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价值、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里的理论意义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当今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之后经历了几个理论的发展与丰富阶段,而社会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如何与现实更好地接轨的问题。而公共性维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视角之一,无疑是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对以后的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同时以公共性为视角的理论研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将现代社会的公共性问题提升到了理论研究的高度。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具有深刻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的关怀是哲学建构的根本性动力,而公共性维度正好是以整个人类为视角,这样一来公共性维度就能为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实际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哲学的基础性研究方向,这一做法对打破我国学界一直以来存在着的哲学孤立发展的局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公共性维度所提供的中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交流平台对改变我国哲学研究片面化、绝对化的局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在各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范畴,在本质上是与公共性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实践实际上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的过程。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公共性问题在这个时期出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对解决公共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在政治建设方面,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可以明确公共权力在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对防治腐败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经济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对促进公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对唤起人类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它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作为一个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基点,并使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共性 维度 马克思主义 马克 当代 哲学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