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关于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哲学素养的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哲学素养的调查报告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8

关于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哲学素养的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23-03

  中央政治局继2013年12月3日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后,2015年1月23日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又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两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在一年左右时间里,中央政治局两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体现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把握。特别是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广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本领的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努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哲学素养,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然而,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的广大基层干部,他们的哲学素养又如何,是否已经适应新常态,调整新思维,提高了服务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深入永安市基层作了大量的调查,现形成如下研究报告。

  一、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哲学素养基本状况及分析

  此次调查对象包括永安市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单位干部,中小学教师,以及今年以来永安市委党校主办(承办、协办)的各类教育培训班的学员,共计发放和收回有效问卷181份。其中,副处级及以上干部4人,正科级干部15人,副科级干部40人,其它干部122人(占比见图1)。

  1.基层干部对新常态下学哲学用哲学重要意义的认识

  1.1对哲学在生活和工作重要作用的认识。对哲学的总体印象上,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日常工作、生活可以用得上”;当具体到“哲学对工作、生活具体用处”的多项选择时,这部分人的选择如图2。可见,多数基层干部对于哲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具有认同感和基本的正确认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哲学是“高大上”或“假大空”的东西,与自己无关。

  1.2对中央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认识。对中央政治局两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上,有45%的被调查者体会到“中央对学哲学用哲学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对习总书记在学习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上,多数人(75%的被调查者)认为“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兴起学哲学用哲学之风”。可见,多数基层干部是支持和拥护中央兴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风。但是,还有有42%的人认为学哲学不如学“改革发展问题”实在,说明部分干部在哲学“远用”与“近用”的问题上认识不清。

  1.3对基层干部学哲学用哲学的认识。在平时是否阅读有关哲学书籍的选择上,以选择“偶尔”为主(见图3)。在永安市干部教育培训中开设哲学课程和将哲学列入各单位学习例会内容的两个问题上,都有约8成(79%)的人表示赞同。这说明,在中央带头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之风的影响下,基层干部也开始认真检视自身哲学素养和理论学习的不足,普遍认同在基层广泛开展学哲学、用哲学活动。

  2.基层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掌握和运用

  2.1对辩证唯物论的掌握和运用。在永安市实施“126”发展战略①的看法上,有近8成(78.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真正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决策”。对永安市建设森林永安的看法上,有超8成(85%)的人认为是“从永安生态优势和长远发展出发的科学决策”。可见,永安市大多数基层干部较好的掌握和运用了唯物论的观点,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市情出发来想问题、办事情。但是还有10%左右的被调查者对永安市的科学决策不理解,甚至这里面有一半是科级以上干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2对唯物辩证法的掌握和运用。在对永安“领头雁”、“老大哥”地位稳固问题的看法上,6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可能很快被其它县市取代”,剩下4成的人认为“稳个三五年应该没问题”,或更乐观地认为“基础厚稳没问题”。在对领导布置了责任职责之外任务后的反应时,大多数(89%)人选择了“欣然接受”,剩下的人选择了各种理由“推诿”。在是否愿意为平时不受欢迎的同事工作上解困的问题上,大多数(77%)人选择了“尽量帮忙”,剩下23%的人选择了“默默走开”或“报告领导”。在评价“文明创建活动分散了发展精力”的错误认识时,居然有18%的人选择了“赞同,经济建设才是主业,还有32%的人认为“两个文明要平均用力”。从这些可以看出,还有相当部分干部不善于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全局的、创新的、前瞻的辩证思维都有待进一步增强。

  2.3对人生价值观的掌握和运用。在对人生意义的多项选择上,选择最多的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见图4)。这表明,多数基层干部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己任,但有相当部分干部的人生价值的定位层次不高,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带有一定的庸俗或世俗色彩。

  3.基层干部对新常态下学哲学用哲学的新期待

  关于“基层干部培育哲学思维方式的办法途径”的选择上,被调查者中选择“多进行实践运用和思考”和“多读些哲学普及读物”的最多(见图5)。由此可见,基层干部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形式活泼、便于参与的活动,特别是在“工”“学”兼顾的实践中来培育和提升自己的哲学思维。   二、新常态下基层干部亟待培育的基本哲学思维

  综合以上调查情况及其分析,我们认为,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基层干部的理论思维还没有充分准备和适应。针对存在的不足,当前基层干部迫切需要培育和提升的哲学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

  1.求实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求实思维,就是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什么是“实际”,习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对于基层来讲,就是要立足国情,从当地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根据当地的现实基础和发展优势来规划蓝图,作出顺应新常态发展需要、顺应群众生活期盼的科学决策部署。

  2.创新思维。哲学上的创新强调从变化发展了的新情况出发,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变化,破除旧观念、旧模式,发现和运用新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当前,基层干部最需要适应的新情况就是新常态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深刻认识新常态“新”之所在,要深入总结新常态“常”之规律。这就需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适应新阶段的新特点、新趋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

  3.全面思维。全面思维就是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落实到基层,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但主旋律只有一个,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这必须牢牢坚持不动摇。但是重点不等于唯一,要把基层各项工作看作有机整体,学会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奏出和谐乐章。

  4.系统思维。系统思维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整体出发,不仅要弄清系统由哪些不可或缺的部分组成,而且要弄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弄清系统在整体上呈现的新的属性和功能。作为基层干部,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听众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当好螺丝钉角色,强调协调配合,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衷共济谱新篇。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每位同志都要从做好整体工作出发,找准本职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做到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

  5.危机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双方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由此达彼的桥梁,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新常态下,把握和运用这一原理,就要求基层干部正确处理危与机这一对矛盾,树立危机思维。一方面,要意识到危在一定条件下向机转化,所以要有机遇意识,创造条件不失时机的促成转化飞跃。比如对于中央提出的“四大板块”和“三个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其中蕴含着重大发展机遇,就应该积极融入、主动对接、全面规划、借势借力。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机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向危转化,所以要有底线意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尽可能保持矛盾平衡。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各地都在抢抓机遇谋发展,如果我们还夜郎自大或盲目乐观,则很可能在这一轮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6.奉献思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生价值观对于人生道路和事业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习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干干净净干事,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全社会来说就是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社会先进分子的党员干部来说,除了这个社会普遍价值导向要遵循外,还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就是要践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用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的话说,就是要“做到对群众负责,让群众信任;对组织负责,让组织放心;对自己负责,让人生有价值。特别要树立‘公’的思想、‘公’的意识,一心为公,为民谋利。”

  三、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哲学思维培育的几点建议

  哲学思维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着力倡导优良学风作风,着力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推进全社会学哲学用哲学向纵深发展。结合基层实际,我们认为培育基层干部哲学思维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1.多读哲学著作。要有真触动,应端正学风,真学多读。对于多读,我们建议基层干部应该循序渐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入门阶段,推荐阅读习近平的《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这些著作充满了哲学智慧,语言又平实易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而且文章的时代背景更近、更新,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认同。建议干部手机下载中央党校的“学习中国”APP软件,里面的主打内容就是习近平系列讲话和这些著作,真正让理论学习不再乏味,不再“没有时间”。第二个阶段是初级阶段,建议阅读一些哲学普及读物,如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和国家行政学院编撰的《领导干部读哲学经典》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等。第三个阶段是提升阶段,就应该原原本本的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反杜林论》、《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等。

  2.结合实践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一方面,要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提炼哲学思维方式,如上文列举的唯物论的求实思维,辩证法的创新思维、全面思维、系统思维和危机思维,历史唯物主义的奉献思维等。同时,要将这些思维转化为提升基层干部服务大局、服务改革、服务群众的能力,转化为指导解决实际工作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特别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摆在工作生活的首位。牢树“为民”意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群众力量成为支持基层工作的坚强后盾。牢树“务实”意识,“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牢树“清廉”意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3.机制规范学习。要破解基层“工”与“学”的矛盾,克服基层学哲学“无暇论”认识误区,防止学哲学活动成为一阵风的运动,就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将哲学学习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一是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要带头。要以县(市)委学习中心组为龙头,把哲学内容学习列入每年的中心组学习计划,示范引领全县(市)各基层单位开展学哲学用哲学活动。二是各部门单位要把哲学学习纳入平时的学习例会内容之一,以制度化方式规范干部学习行为,建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学习制度。三是建议将干部的哲学素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述学考评范畴,作为各级干部德、能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4.外界推动学习。一是党校等各类干部培训部门要全面规划,把哲学列为主课,统筹安排,确保基层干部每年能够抽出一定时间进轮训班,集中一段时间学哲学。二是理论宣传部门要牵头组建高素质的哲学宣讲队伍,用通俗的语言做好哲学理论进基层工作,为基层干部哲学理论学习提供急需的师资辅导。三是文化部门要组织力量策划开展或编排一些以哲学为主题的辩论、演讲、征文、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学哲学用哲学的热潮中。四是主流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介绍哲学知识,组织哲学通俗讲座、专题讨论等。特别要善于借助手机移动终端开发理论传播新载体,如研发APP学习软件,制作发布微视频、微信文章等,传播中外经典哲理故事,介绍学哲学用哲学的典型人物和生动事例,使普及哲学的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哲学用哲学氛围。

  注释:

  ①永安市“126”发展战略是永安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立足当地发展基础和优势,适应新常态形成和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1”是“一大森林”,即森林永安建设;“2”是“两个中心”,即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6”是“六大基地”,即汽车制造基地、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水泥产业基地、竹产业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基地。

关于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哲学素养的调查报告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下基层 常态 素养 调查报告 哲学 干部
最新哲学其它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
希腊哲学:人心的审慎
浅析叔本华哲学现代性之六个向度
李泽厚的哲学远景
司法中的“拟制”哲学
浅析以犹太教思想为核心的犹太文化对犹太裔
哲学在中国的春天
论伊丽莎白·波特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研
分析哲学的批判兴趣及其非批判性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哲学思考
热门哲学其它论文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 --从人生哲学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人是情感的存在
网络时代的哲学思考
茶道之哲学阐释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分析哲学的价值
自知与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