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落实策略论文

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落实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01

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落实策略

  据全国高校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肥胖人数占整体的25%,可知推行阳光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这不仅需要完成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还需要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倡导亲近自然,绿色运动的健康意识,改变了以往对单一运动形式的重复,同时在高校学生中倡导自主选择,丰富多采的运动理念,也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冲击,转变教学理念,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高校生的整体体质和个人素质。

  1.简述阳光体育的概念

  阳光体育运动即指在远离城市污染、摒除不良习惯、改变亚健康状态的基础上,要求人们走出户外,以接触大自然为前提,享受绿色体育运动的锻炼乐趣,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达到强身健体,调节身心以及舒缓压力的运动宗旨。这种改革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吸引高校生走进大自然和阳光下的全新概念,足以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在建国初期蓬勃发展。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生健康指标却在持续下降。譬如肥胖症、情绪调整能力差、心理承受力较弱等。

  针对传统应试教学不足以改变学生体质的问题,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且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学校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主要内容是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和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落实高效阳光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可以帮助高校生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研究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

  落实高校阳光体育教学质量需推行正确的阳光体育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融入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模式,让学生更易接受全新的体育教学设计,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深入和发展。

  2.1 主观能动性强。阳光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突出自主性的体育锻炼课程。主要目的是要高校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锻炼习惯,所以,要在大学期间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依据学生兴趣自行选择运动项目或社团。尤其,由于高校学习作息时间较为闲散,更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时间管理与习惯养成,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参与锻炼,从运动中获取愉悦的心情。

  2.2 学习动机强。过去传统应试教学的枯燥无味,导致高校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操场跑步或自由活动,这种毫无专业性的体育运动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所以,要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潜能和学习兴趣。阳光体育教学就是要将运动需要引导成习惯,成为每个学生的心理动力,由被动运动变为主动学习。

  2.3课程内容丰富。高校阳光体育教学应该提倡各类运动项目的尝试,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课程,根据预院系现有条件,展开试点教学,不同地域、民族、体质、性别、年龄、兴趣等高校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体育项目,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压抑学生个性的弊端,全面扩大阳光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3.分析现行体育教育的现状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但是,由于除了体育院校,其他专业院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仍然缺乏认知,不知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对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理解尚属于摸索阶段,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目标。

  3.1 亚健康状态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从未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以至于高校学生的体质水平持续下降。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家长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门有车,从来不走”的状态一直是导致高效学生肥胖的主因。据全国青少年眼睛近视率调查报告表明,初中生接近 60%,高中生为 76%,大学生更是高达83%。不良的生活习惯已经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健康生活。

  对此,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家长参加活动,让家长和学生通过参与运动项目,纠正不重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

  3.2 传统应试教学模式。高校历年来追求升学率。受学校管理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消极影响,体育课程枯燥无味,形式单一仍然沦为反复做跑步训练等的应试课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课程讲授,缺乏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主动能力,对体育课感到乏味甚至厌烦体育课,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竞技运动是主要教学项目,体育老师只教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更不会因此养成锻炼习惯。

  3.3 阳光体育教学条件滞后。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的现象。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教师配备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教学器材匮乏也是制约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教师比其他专业课老师的待遇低,也极大抑制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人与物两方面的欠缺,不仅无法为高校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锻炼设施,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也不能达到阳光体育教学的要求。

  4.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4.1 树立阳光体育理念。转变现有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观念,建立阳光体育理念的正确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次,要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培养高校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这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加强宣传工作,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氛围。为此,我国政府在 1999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就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应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目前,高校所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正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2 完善体育教育设施。落实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离不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辅助。高校应增加投入,落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没,增添体育健身器材,改变和完善现有的体育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延长对现有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切实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硬件设施,激发和培养高校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要从资金投入、师资配备、课程指导等方面着手建设,保证阳光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4.3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高校应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并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要来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开发新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措施不仅能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所了解,更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同时,也能将健身房中的项目加入到课堂中,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落实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教学 特点 策略 及其 高校 阳光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