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浅议新环境下重庆农业农村的发展论文

浅议新环境下重庆农业农村的发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27

浅议新环境下重庆农业农村的发展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随着重庆市“314”总体战略的整体推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重庆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不到13%达到2010年的53%,全市总人口超过3200万人,是全国有名的特大城市,如何在新形式下,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借鉴“互联网+?”?平台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值得我们讨论。

  一、重庆农村城市化现状

  (一)城市化总体不高,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通过多年的发展,重庆的城镇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人均GDP达到了6000美元,城镇化率也达到58。但是,这两个数字仅仅是达到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在四个直辖市中是最低的,整体的城镇化水平不高。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现代大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仅使重庆城市化水平趋低,而且造成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困难,经济社会的可持。

  (二)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000年重庆40个区县中除主城六区和万盛、鹅江、武隆、忠县、奉节、巫山外,其余28个区县的工业化水平都不同程度地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偏差最大的是璧山县,达到28.37个百分点,最小的是酉阳县2.68个百分点,28个区县平均偏差11.26个百分点。对40个区县2000年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0.59972;对重庆1949-2000年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进行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0.34234,说明当前工业化水平比过去对城市化的影响更大。

  (三)城市化地域差异大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渝中区基本已没有农业人口,城市化水平高达99.4%,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奉节县8.25%的12.5倍。按人口城市化水平可以将40个区县分为五大类地区。城市化高水平的区县只占全部区县的15%,城市化较高水平以上的区县共占35%,城市化较低水平和低水平的区县占到了全部区县的47.5%,其中城市化水平低于10%的区县占了22.5%,由此可见,重庆各区县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占了一半以上,是造成全市人口城市化统计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二、重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在宏观层面为重庆市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为重庆农村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提供了方向。

  (一)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指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结合重庆市情,根据重庆特点,“互联网+农业农村”理应成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重庆农业农村“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供给稳定”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二)“互联网+农业农村”模式产生良好示范效应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诞生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得风气之先,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电子商务产业首先在城市飞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以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电子支付、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生态,这种生态迅速向农村地区扩展蔓延,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先导型产业。

  在东部电子商务发达地区,曾诞生了一批“互联网+农业农村”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包括浙江义乌青岩刘村――“中国第一淘宝村”模式、浙江遂昌――电商生态的重构+农村电商先锋模式、浙江临安――线上线下齐飞模式、浙江丽水――梧桐工程模式等。这些典型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产品销售半径迅速扩大,网络品牌效应明显增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重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重庆农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量小、增长较慢、结构欠佳、效率效益低;农业还是靠天吃饭;农产品难卖,产品同质化,没有定价权,增产不增收;订单农业的履约率很低,农民和业主的合同意识较差;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民收入水平低,没钱消费;农民社会保障缺失,不敢消费;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缺少条件消费;终端“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弱,网购配送难。总之,重庆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是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问题,也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三农”问题依然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供给,重庆在“公司+农户”、“农商超对接”、“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就。在互联网背景下,重庆应抓住机遇,积极谋划实施“互联网+农业农村”的重庆战略,为“十二五”规划完美收官和“十三五”规划启动奠定良好基础。   (四)重庆“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战略。应将原有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升级改造为“互联网+公司+农户”,实现农业产供销信息共享,让农民使用智能手机获取销售数据,逐步形成按订单生产的B2B2C供应链模式。支持重庆生猪综合交易市场(生猪交易交割中心)、重庆中药材市场、观农贸市场、菜园坝水果交易市场、重庆花木世界等一批涉农专业大市场,探索试点B2B2C的电子商务新业态。逐步形成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体系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工具,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以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为配套,以自有电商品牌为标志,以网络预售、秒杀、定时(整点)上新等为营销手段,以电子支付为核心的重庆大农业市场体系及大宗农牧产品电子商务新业态。鼓励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领头人开设网店、官网直销、微信直销,推动创新创业。鼓励终端深入乡镇的配送站建设,形成农村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能力,丰富农村居民的购买渠道。

  (2)农牧产品与农商旅联动营销战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种养殖大户、家庭或个人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开展涉农企业、农养殖产品、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品牌塑造、产品宣传与推广工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或商贸公司在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建设营运“涪陵榨菜”、“梁平柚”、“万州红橘”、“忠县柑橘”等具有鲜明重庆地方特色的产品品牌,打造以重庆农产品为主要销售品类的“淘宝(天猫)重庆特色馆”、“京东重庆特色馆”等,并按实际经营状况给予税收减免、财政奖励、专项扶持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全市协作,加快探索“重庆网络购物节”、“重庆特产网上行”、“重庆乡村O2O体验季”等电子商务促销机制,培育一批季节性、固定式的农产品网络促销活动。鼓励与全国或地方性的服务类团购电商网站,开展农村旅游品牌的推广及旅游产品的销售合作。

  (3)“政产学研”结合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试点利用闲置厂房、沿街门面、工业园区、农舍等建设网商微商创业园,为当地网商、微商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功能,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网商、微商重点孵化,努力培育一批在农村扎根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专业人才群体。鼓励支持围绕重庆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的政产学研结合项目,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规律,形成一批能产生实实在在经济社会效益的涉农电商研究重大成果。以上通过对重庆农村发展现状出发,结合政府宏观文件,探讨目前重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

浅议新环境下重庆农业农村的发展

论文搜索
关键字:重庆 农村 环境 农业 发展
最新农林学论文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效教学
浅谈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及思考
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北方秋葵育苗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
甜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宁阳县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措施及成效
甜玉米新品种江甜088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
热门农林学论文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