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28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14-02

  一、现状

  在我国各类专业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势态下,我国有近百所的医学类本科院校,这些医学院校无一例外均设有非医学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学、法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其中不乏教育部公布的“最难就业的专业”。由于该类专业较新,这些学生大多是通过调剂进入的,无论从学校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毕业生自身对专业的认识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在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都有学习基础的医学知识的阶段,因此非医学专业在医学院校具有大的医学背景又具有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这是医学院校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标准[1],在2015年749万应届毕业生的严峻形势下,此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显突出。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医学专业,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较低、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后稳定性较差、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符[2]等情况;此外,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学生由于实习阶段在医疗机构工作,受此影响在就业过程中缩小了择业范围。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3]。如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等教育存在弊端等种种矛盾,共同造成了当前紧张的就业局面[4]。政府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政府的就业政策并没有向某一个方向倾斜的趋势。因此,进行SWOT分析时不再考虑政府影响。

  二、SWOT分析

  (一)S(Strengths)―优势

  1.整体学风良好。严谨、好学的学习风气是大多数医学院校的特点,受此影响,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耳濡目染也具备了这一特点。与综合性大学的同专业学生相比,他们更具有好学务实的态度,而这一态度在就业过程中一直被用人单位所看重,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背景知识优越。虽然是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但普遍接受了基础医学的课程培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相比综合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而言,就业具有更多优势,尤其对于医疗行业。

  (二) W(Weaknesses)―劣势

  1.综合素质欠佳。在医学院校内,非医学专业在整体上属于边缘学科,非医学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相比医学专业学生缺乏临床医学技术大赛,急救竞赛等实战机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综合素质又略显不足。

  2.专业教育不突出。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大多都是新开设专业,学科基础薄弱,在课程设置有待考证。在医学特色方面,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背景不同,基础相对薄弱,对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不足[5] ;在本专业培养过程中,被医学课程占据部分学时,学习内容比较宽泛,特色较不明显;再加上对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还处于初步阶段,很难及时准确地得出教学成果的优劣。

  (三) O(Opportunities)―机遇

  1.医疗体系的不断壮大。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需要服务于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会越来越多,有医学背景的毕业生在选择此行业时就必然比毫无医学知识即综合性院校的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更占优势,这无疑是未来发展中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发展就业的机遇。

  2.培养模式的逐渐转变。自高校扩张以来,越来越多的专业性大学趋于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也开设了非医学专业。在此情况下,此类毕业生群体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其培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四) T(Threats)―挑战

  1.课程设置混乱。目前,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混乱,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是在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医学课程,以此来突显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但如何合理设置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以及如何处理医学课程与本专业的关系则需要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使其专业知识更加完备扎实,在就业过程中取得优势地位。

  2.师资力量薄弱。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都在近年所设,专业设置之后,往往学校短时间内难以引进充足的师资,因此专业教师、尤其学科带头人贫乏。而非医学专业教师也往往出身综合院校,难以兼备医学背景和特色专业。

  3.就业信息平台有待完善。学校关于就业信息的发布主要是通过就业信息网和校园招聘会。现实中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就业信息网发布的就业信息大多都是为医学专业学生服务的,招聘单位多为医疗机构,招收的毕业生也仅限医学专业;校园招聘会也多集中在与医学专业,对招聘单位而言医学以外专业似乎综合院校是更好的选择。

  4.社会认知度不足。医学院校的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但此类单位对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小。同时社会对医学院校的认同只是医学专业[6]: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医生已是社会定向思维,非医学专业学生还需要接受社会一段时间的检验与认识,短期内难免有些用人单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另外认为综合院校的毕业可以取代医学院校非医学生[6]:部分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与综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差异也有一定看法,认为同一专业学生在综合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更能与市场接轨。因此,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受限。   三、讨论与对策

  (一)医学院校方面

  1.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心理辅导。针对非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就业见习实习过程中,组织多样化见习实习岗位,综合锻炼毕业生的素质。同时关注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强化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科建设,壮大师资队伍。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学校应投入资金购买教学仪器设备,落实实验室的建设;大力引进新专业的师资及学科带头人,鼓励在职教师深造。通过引进人才、培训人才等手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使其更适合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就业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首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培训引导学生关注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能够很好地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加强自荐材料的制作和求职面试的培训。其次,在不断完善扩大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同时,注重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发布,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时、全面地通知毕业生。

  4.提高社会认可,加强校企联合。医学院校还应加大对其非医学专业的宣传力度,常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到校做讲座、开宣讲会;也可与开展校企联合订单班培养模式[7],与某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拓实习基地,以此开拓就业市场,让学生得到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毕业后定向解决部分学生就业。

  (二)非医学专业毕业生方面

  1.明确职业定位。在学校教师及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下,及早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就业去向,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职业目标局限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拓宽就业渠道,秉承“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心态。

  2.夯实专业知识。医学类非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学科知识,对学校所开设的医学类专业课程也要努力钻研,切实掌握。此外,其他非专业知识也在就业中发挥了一定的优势,如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等。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排名前20%的毕业生平均工资高出其他毕业生18%[8]。

  3.全方位自我充实提高。毕业生应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持有积极的态度,同时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在校期间,学生应明确职业定位,调整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做简历,参加求职面试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可通过网络,招聘会等多种渠道收集招聘信息,放宽就业渠道,调整好就业心态,不要盲目随从。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医学 医学院校 对策 毕业生 院校 就业
最新医学论文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护场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寒包火理论探源及其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
运用通降理论诊治慢性胃炎的探讨
保健食品相关的原料范围界定和注册管理探析
疫情下突发传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
复工复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评估
流感及流感疫苗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针灸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热门医学论文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高血压与X综合症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育锻炼
吸烟与眼部疾病
儿童溃疡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