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建筑类高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论文

建筑类高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07

建筑类高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59-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10202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JY0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会芳(1979―),女,河北邯郸人,硕士,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师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作为高等院校的主体,不仅仅教授专业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目标是学生,关键在教师,首先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遍时代,社会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大学教育已经普遍,就业形势不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仅能教授专业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培养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高校在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认识到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难以胜任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因此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所以,建设高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对整个教学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对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出几点建议。

  一、“双师型”含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育基础能力,这样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上升为教育基础能力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足以说明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2]“双师型”教师概念不仅是对所有教师提出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更是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和成长的目标导向。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的看法和表述不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可以简单概括如下:第一是双职称;第二是具备双素质,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根据所查资料,高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和能力。认真学习理论,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能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地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有献身学校教育事业的志向。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也是治学严谨,善于团结合作,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的动力所在。在教学工作中,能刻苦钻研业务,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积极投身教改,把提高课堂效益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在教法上不断进行改革探索。研究和运用新思路教学、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认真研究其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位,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坚持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坚持教学改革,注重教书育人。坚持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质量;坚持教书育人,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行动影响学生,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注重科学研究,运用科研成果推动和促进教学。

  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高校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不会在课堂上出现空讲理论的现象,让学生感到上课干巴巴的。通过调查学生可知,学生对一些工程应用内容更感兴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高校的工程教育创新和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全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多高校已经认识到提升教师工程能力的重要性,很多大学出台了相应政策及措施,我校要求35周岁以下的教师,在评副高职称前必须到和自己专业有关企业参加六个月的工程实践。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就必须让教师亲自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和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和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到工程类教师的培养中。这就要求不仅仅是签署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等,一定要让教师真正的做到工程实践,而不是就写一下工程总结,走走过场。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过程缺乏考核和监管,导致整个工程实践变成了“走过场”。许多高校没有采取方法,调动起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缺乏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因此很多教师和企业缺乏积极性,教师即使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也是“走过场”,应付了事。增加教师对工程实践的认识感,激发教师自我激励意识。高校应该定期为青年教师安排到企业实习参观的机会,使得教师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因此使得青年教师在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逐步形成以工程实践为主导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3]

  (二)增加教师来源

  一直以来,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应届大学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许多的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招进来的,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他们一般都是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忽视能力培养。毕业后他们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中间的工程实践环节。许多教师由于缺少相关岗位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高校又缺少实践教学能力专门培训,使得新教师教学中大多情况下依靠教材,边学边教,课堂教学效果可以想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中坚力量,缺乏工程实践能力,肯定会影响到高等院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职能。因此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从相关行业聘请一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来校做专职或兼职教师。2012年以来,我校积极引进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具有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同时具有国家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高素质人才。将这些人才充实到本校的师资队伍中来,一方面提高了师资队伍高职称人才的比例,另一方面可利用这些“双师型”教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在学科建设、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相关活动,迅速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技能。[4]   (三)开展在职培训

  教师在聘用后,高校要建设健全的内部用人和培训机制,重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给教师继续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从教的积极性。邀请校外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家到学校来,为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指导,不仅从实践操作方面进行指导,还要从理论培训、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教师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操作业务水平。学校应该组织各专业的教师走出本校,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参加各个兄弟高校、相关协会组织的实践技能培训学习,与相关院校加强交流,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实践技能环节,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得本校课程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多元化。因为建筑类很多规范不断地更新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参加不同工程实践培训。

  (四)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师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满足我校学生校外实习的需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开辟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参与企业挂职实践,提高地方工科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和企业联合申报课题,积极参与企业课题,这样,不仅仅是教师纯研究理论,现在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大多是论文、项目,但应用于实践中很少,做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和企业合作,不仅仅是参观学习,还要看企业存在哪些问题,能运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主动的参与进来,如果纯是为了参观,企业不会情愿给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也就谈不上产学研一体化了。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不仅能让教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增加其实践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而且可以通过邀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高管或高工到学校实践培训教师和学生,使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教师在企业实践基地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使其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游刃有余,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近年来,我校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有校外实习基地40多个,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教学科研基地,不仅能提高我校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又能达到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攻关关键技术,优势互补、共享资源、互惠互利的目标。横向课题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能力的紧密结合,教师通过申报和研究横向课题,不仅可以深入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而且能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有很大的帮助。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定的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高校教师快速提高自己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积极主动参与到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常常到实验室,不能只有实验教师会做实验,每个教师都应该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了解本专业对于实验能力的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开设的实验。教师通过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和具体专业实践能力的缺乏,及时的补充学习,而且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强调和学习。[5]

  (五)优化高校激励机制设计,调动教师积极性

  目前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评职称。评职称的依据是发了多少论文,主持研究多少项目,与自身的教学和实践能力无关。所以,教师现在大多数是纸上谈兵,没有把理论的课题研究实际化,因此教师缺少积极性,应该优化高效机制,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样的政策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每年的科研任务。对于高校教师教学期间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贫乏和丰富,没有相应的奖惩政策,不能调动教师参加工程实践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高校应该积极奖励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同时给予一定的经费和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调动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方面,不仅要要考虑论文数量、是否核心、是否三大检索和课题项目级别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因素,譬如可以将教师参与的横向课题分值加大,也可以把教师参与企业服务的情况也列入指标考核范围等。

  三、结论

  对于建筑类高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要求高校必须有一支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建筑类高校教师的创新实践教学技能,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着关键的意义,需要高校在健全体制机制,探索培训模式等方面加大力度,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建筑类高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建筑类 团队 高校 教学 建设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