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9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大学莘莘学子处于花一样的年纪,他们在懵懂中步入大学,往往对于大是大非的判断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常常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于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做出了相关思考。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目前,对人文素养一词,从字面上看,“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品质人的内在修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在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每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结果。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道德精神即包含在其中。

  二、产生大学生人文素养差异的因素

  (一)家庭是最高形式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摇篮。家庭教育理念偏差是感恩教育实效性较弱的前提。每个做儿女的,其心理上都会有父母给其留下的烙印,这烙印既有积极的人格特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消极的一面。父母作为道德主体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育效果的良莠关系着道德主体一生的发展。尤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子女的学业成绩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形成子女健康性格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只有成功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心理健康的子女。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校园文化往往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大学生远离父母,踏入大学校门,意识到一切都得靠自己面对、处理时,很多人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极度恐慌和恋家情结。在过去的教育中,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教育轻引导的误区;在制度上,往往过于死板,缺乏激励提拔大学生迅速成才的机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管理教育教学理念与新的教育模式正处在接轨中,有些内容过于陈旧空洞,具有局限性。不少大学生陷入“迷茫一代”、“价值真空”、“精神危机”的漩涡。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教育更应该在感恩教育中发挥指导性作用。

  (三)社会是转型期的负面诱因

  随着社会的转型,存在着社会紧张性刺激增多增强,不良文化与思潮带来很多危害,校园文化氛围中的负面诱因,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以及择业就业的压力等负面影响。价值观、人生观的偏颇使一些学生在利益的驱动下,缺失了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的学习相对宽松,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不少同学走出了校门,去观望另一个新奇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的,然而,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他们看到的只是在社会上的生存原则 “唯利是图”,从而导致他们产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公德浅薄等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途径

  (一)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航人

  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定的职业角色。首先,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完善自我,做好角色定位,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道德教育中弘扬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等独具传统美德的典范,用现实生活中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来引导学生赞同感恩,培养感恩的心;其次,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辅导员,要树立“感恩”的工作理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代表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指导、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必先具备良好的品质。

  (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意识,开辟大学生的感恩课堂

  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民主化,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是健全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辅导员首先应结合院里实际情况,探索一套行之有

  效的思想教育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组织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从多角度诠释“感恩”的内涵。在自由民主的交流中,加强推进校园活动的民主化改造,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营造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道德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会“自治”。学生自治的意义在于学生走向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

  (三)降低网络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

  还要注重网络、影视的影响,降低或减少危害大学生,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性,帮助学生构筑一道思想防线。网上交流可以使来访者尽可以大胆倾诉自己的苦闷和烦恼,而不必有任何负担,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利用非传统的方式,在这个自由自在、民主平等的虚拟网络社会,为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张扬自我个性,进行自我认识,给予自我评价,找到自我价值的平台。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辅导员 素养 人文 辅导 高校 大学生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