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角色模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角色模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05

角色模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49-03

  一、引言

  角色模拟又称角色扮演(RPT),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角色模拟就被引入我国教学,2005年,杨文杰、孙秉秀等率先提出“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育创新”,并在山西高等学校学报发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号召,角色模拟再次引发国内学者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制度+解释”、“理论+例子”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转换现有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途径之一便是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为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作为这种理念的载体,角色模拟法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研究和改进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角色模拟的定义及教学优势

  角色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境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够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的、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要素通过各种现实手段进行人为联系的、具有仿真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点的教学方法。这是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角色模拟教学法的定义,最初由山西运城学院石宝生教授提出。角色模拟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脚本扮演特定的角色,脚本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编写,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编写。学生参与脚本编写可锻炼其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进行思考和设计的能力。通常来说,角色模拟教学关注六要素:一是学生,是模拟的主体;二是教师,是模拟活动的指导;三是模拟专业人士设计的角色;四是模拟的目的,即通过模拟活动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五是活动过程,包括模拟的方法、步骤及实施过程等;六是模拟的效果,即学生最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亓小林教授基于约翰逊的互赖理论,将角色模拟法解释为以小组为主体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组内成员在活动中模拟一定社会角色技巧所包含的行为,合作互助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同时,她也强调角色模拟教学法必须关注三个重点环节,分别是个体角色的模拟,角色之间的积极互动与配合,以及通过模拟能够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角色模拟法具有如下优势:第一,角色模拟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施角色模拟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进行场景、事例及角色的设计,拟定的内容应包括模拟的指导原则、目的意义、组织准备、角色定位、实施步骤、环节控制、效果评价等。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场景、事件及角色定位的框架下进行具体的脚本设计,这一过程可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通过积极地理解模拟目的和要求,广泛阅读资料和收集案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其形成深刻的专业认识。第二,角色模拟法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具象。思维太过抽象不便于理解,而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中,学生多采用视、听两种认知途径进行学习和加工,长时间的单一方式的认知活动易使人疲劳。角色模拟通过场面展示、专业角色的扮演将抽象的内容用更加丰富的形式进行了再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活力,增强了学习的效果。第三,角色模拟法使教与学都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扮演现实中不同的角色探讨各种问题,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体验到虚拟表演和真实挑战的双重乐趣。第四,角色模拟法强调互动性。角色模拟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学会如何在团队中进行学习和工作,增进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需要不时的对学生进行指点,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建议提出意见,这种互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打破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建立起更加和谐平等的关系。

  三、角色模拟的实施过程及控制

  (一)模拟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向学生说明拟定的教学计划及实施的步骤和方法,与学生讨论修改。确定模拟的专题后,提前数周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学生通过自由组队,查询与之有关的信息,设计模拟场景,最后提交“剧本”。教师对“剧本”指导修改,学生根据修改后的剧本进行排练。准备阶段的控制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在角色模拟实施之前,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角色模拟实施过程的要求,教师不需要限定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的选择,而是鼓励小组内同学充分讨论,根据各人的特色进行角色分配。教师需要准备合理的操作规范以供参考,但并不限制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资助发挥。

  2.选择恰当的模拟情景。创设的角色模拟情境应考虑灵活性和条件可变,能够帮助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不仅要结合现有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鼓励学生将设计情境与真实的情境进行比照,能够说明和解决现实问题。教师亦可拟定总体要求,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模拟的情境。

  3.创造必要的实施条件。大部分角色模拟由于仅是情境表演,对客观环境并无特殊要求,但部分高校已建立起专门的ERP试验室、模拟法庭、诊所教育室、查缉战术练习场地等,教师不妨采用这些设备设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逼真的模拟环境。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或购买简单的工具和道具,以使角色扮演的过程更具有仪式感和代入感。

  (二)模拟活动的开展

  学生分组在课堂上模拟再现剧本,其余同学和教师负责观摩并记录表演者行为,计分。借鉴“微格教学”的形式,将学员的角色模拟进行全程录像。模拟阶段的控制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模拟角色最好做到人人参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未能直接参与模拟的学生置身事外的现象,教师需要给其他学生分派观察、记录、点评等任务,引导他们带着思考去进行观察和学习,发现不足并提供建议,以实现间接学习的目的。

  2.在模拟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除了一些典型的环节(比如概念性、逻辑性的错误)须及时予以指出,其余环节不能干预过多,以免干扰扮演者的心理和故事进展的节奏。对学生表演过程中遇到的僵局,或学生表达出的个人观点与思想要多加鼓励与引导。注意台上的表演状况和台下的反应情况,控制好时间节奏。

  (三)模拟活动的评估和反馈

  在活动互馈阶段,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评价指导原则,对学生在角色模拟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分。评分按表演者在模拟环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打分。互馈阶段的控制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提供可供参考的评分指标。笔者以《劳动关系》教学中的应用角色模拟法为例,说明教师应如何在整个角色模拟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表现,角色模拟的情境是一起因欠薪引发的劳资纠纷后的谈判。对于企业方(总经理,销售部经理,人事部经理,人事部经理助理各1名)的评价考核内容有:企业高层对纠纷的第一反应,纠纷之后会议讨论的频次、时长、程序、内容(有没有抓住问题实质)以及讨论成果(有没有分工处理,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总经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下属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作用;对事态发展有无控制、反馈,并随着反馈结果调整策略。销售部经理是否出勤、准时到会、准时离会;其在讨论中的应变、表达能力;是否有与人事部经理配合的主动意识以及配合的融洽程度;能否站在销售部管理者的职能角色上来分析问题,分析的问题是否能抓住关键点。人事部经理准备的谈判处理方案及其分析能力和认真程度;谈判的方案能否反映己方讨论的结果(包括引用《劳动法》相关条例支持己方决定,从销售部经理处了解到的闹事员工以往的表现等);对助理的授权情况。助理是否按时做好会议记录,对人事部经理的协助程度。对于员工方(2名闹事员工、1名工会代表)评价考核的内容有:员工在正式谈判前准备的发言提纲的质量;正式谈判时的谈判及应变能力;相互间配合的程度。工会代表的发言提纲;对此次纠纷实质的阐释;针对对方提出的解决方案中不符合劳动法或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的地方是否据理力争;与员工的配合程度。以上指标权重由教师和学生事先讨论确定,成绩采用5分制。对每一小组模拟谈判的评分可在模拟结束后当场评定,采用集体评议的方式,由自我评议、他人点评、教师总结三个环节组成。

  2.和谐的沟通方式和恰当的心理引导。首先教师应保持中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没有绝对正误之分,因此在评价阶段不应该直接针对学生的做法,简单地予以“你的做法很正确”或“你的想法是错误的”论断,这种方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还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意愿。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讨论此方案的优点和缺陷以及有无其他改进方案。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不要把关注点放在谁演的好或不好,而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情境的处理上,特别是注意引导未能参与角色扮演的观察者、记录者和点评者们参与讨论。如果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失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其思考问题的动机和路径,通过透彻地分析案例,查找知识结构的缺失,提示转换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其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还能够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

  (四)活动报告的撰写

  角色模拟教学不可止于角色扮演,活动后的总结与思考可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巩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设计角色模拟活动报告的模板,比如包含事件概述、小组分工、关键问题提炼、掌握的知识点、领悟与分享等。于活动开展后,应引导学生依据模板撰写报告,将知识学习延展至课堂之外,同时教师通过评阅活动报告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用好角色模拟法的教学建议

  (一)编写角色模拟课的配套教材

  现有的模拟教学往往是单一的小组课或专题课教学,指定教材中还没有专门编写角色模拟课的教学内容,不能为组织模拟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受模拟情境难度设置、模拟进程的掌控、模拟后教师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较难以把握,因此亟需编写角色模拟的配套教材,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

  (二)增加课时数以保证效果

  不少高校工作者反映,有时候一次完整的模拟需要2~3个课时,这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计划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大纲修订之期需充分考虑课程性质,设计课时数应包含模拟、研讨等活动所需课时。

  (三)师生角色互为模拟

  角色模拟不仅是指模拟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还应当包括模拟活动开展全过程中师生角色的互为模拟。这有助于:首先,帮助师生走出“只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自身教育”的误区,相互学习,相互完善。其次,摆脱课堂教学的定向思维,即教师在课堂上永远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均衡角色权利以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鼓励双方跳出职业思维的局限性,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增进感情。

  (四)学生角色多元模拟

  以笔者承担的《劳动关系》课程为例,在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当中,学生的角色都是“管理方”,以“企业的管理绩效”为目标。在《劳动关系》课程中应当让学生从政府、管理方以及员工的三方视角在不同的课程环节中进行轮换模拟。比如在模拟法庭、模拟集体谈判、模拟三方协商等一系列角色扮演环节可以体验不同的主体,有助于学生全面体验社会劳动关系的本质,不同的社会角色对问题的思考角度的差异。

  (五)将课程效果延展至课后

  角色模拟的过程并非随着课堂结束而结束,很可能由于此次模拟使得学生对某个专题或某个观点产生兴趣,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发现学生的这种需求。可以尝试建立班级网络聊天室、基地论坛等,在上面放置一些相关专题的研究文献、生动的案例等,及时回复学生的留言,解答他们的疑问,鼓励其深入思考并尝试写成论文发表。

  (六)注重跨课程体系的模拟情境设计

  角色模拟很难避免不使用其他课程知识,各高校政策也多鼓励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多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整体的教学内容。在劳动关系课程中需要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多门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理论等基础课程以及薪酬、绩效、工作分析等实操性课程的诸多知识点,在模拟过程中通过在线课堂的模式邀请多位教师在线参与研讨与点评。增加课程容量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全局系统思考专业问题的能力。

  综合来看,角色模拟在法律、财会、管理、医护教学中应用较多,在工科专业教学中还较少,且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教材、占用课时太多等,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角色模拟的概念、特点、优缺点等理论层面,实施步骤大同小异,对现有问题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途径。笔者拟在后续的教学中从角色模拟与其他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寻找思路。

角色模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角色 模拟 应用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