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调控论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调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09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调控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以活动探究、自主参与为主的综合性课程。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关系着课堂的成效,而有效的课堂调控则是活动开展的必要保证。如何做到“放中有收,收中有放,动静结合”,使课堂活动“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呢?

  一、情感调控,自主参与

  (一)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首先应该注重新课的导入。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谜语导入、直接导入、视频导入、图片导入、漫画导入、主题导入、活动导入等。“学生不是待灌之瓶,而是待燃之火”。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导入,其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

  (二)过程关注学生

  由于活动贯穿始终,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感受。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体验的热情和感悟,学生的学习才更有效。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看一看”“巡一巡”“问一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同时引导他们梳理一下个人情绪和感情,以便在感悟环节做到真情实感,情真意切。

  二、环境调控,整合资源

  研究表明,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容易受到激发。在特定的条件下,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例如,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期望、小组的凝聚力、同伴舆论、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座位的布置及其编排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动机产生潜在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这种方式来达到隐性调控课堂的目的。

  (一)座位编排要合理

  课堂活动主要分小组进行,为了方便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传统的“横排式”或“秧田式”座位编排不再适合活动的开展。为此,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需要重新编排座位。例如“圆形”或“马蹄形”等,可以让合作在空间上更加自由、更加科学。对于一些动手性较强的活动,甚至可以不用桌椅,列队开展。

  (二)能力组合要均衡

  小组的优化与否关系着一堂课的成功和失败,因此,教师必须把小组优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对于这一问题,建议小组的划分应该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划分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该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强、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再根据学生的性别和个性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这就体现了“优势互补”的原则。在这种原则的划分下,小组之间能力均衡,势力相当,有助于发挥组员的竞争力。

  (三)任务分配要具体

  人的行为需要一定的约束力,约束力有时来自自我,有时候来自他人。从学生入学开始,同伴在他们成长方面就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学生开始在意同伴的眼光、建议和喜好,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以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方式,分配组员不同的任务,通过组员的互相监督和影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任务分配如下:

  1号组员:卫生监督员 2号组员:计时监督员

  3号组员:发言监督员 4号组员:纪律监督员

  如果小组成员较多,活动任务还可再细分为“汇报组长”“文字记录员”“倾听监督员”“评价监督员”等,总而言之,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样组员的参与意识才会更强,责任意识才会更大。

  三、组织调控,有的放矢

  为了让活动发挥最佳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具、时间、规则等方面做详尽的规划和调控,以达到最好状态让学生体验和参与。

  (一)教具包装不混乱

  为了让活动体验更加有趣、有效,教师往往会想方设法设计不同的活动,有时连活动的道具都准备得很充分。教具是活动开展的必要准备,既有大小之分,又有种类之别,为了让教具能按教学环节发挥作用,教师应对教具的使用提前做好规划,并用工具包包装好,以便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使用。这样学生适应起来得心应手,教师也不再需要为教具的派发手忙脚乱。

  (二)时间秒表不可少

  在活动体验课堂上,学生容易在欢快的游戏中或者体验中激动不已,导致课堂气氛热闹的同时,纪律也因没有时间概念而失控了。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活动小组配备计时器,或者在教室前端设置一个大型电子秒表,让学生在秒表的提示下开展活动,这样,学生容易在计时器的监督下有计划、有规则地进行活动体验。

  (三)活动规则不含糊

  每次活动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要求等,而且要让学生明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承担角色、任务和教师期待的活动体验方式。由于学生注意力有所差别,教师在宣布活动规则时应该做到文字说明与声音解说同步结合,避免“只看不读”或者“只读不看”,而且做到了声音响亮,语速平稳,重要的地方重音强调一下,让规则清晰地刻进学生心里。只有明白了规则,体验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加井然有序。

  四、秩序调控,以人为本

  课堂秩序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输出、接受和反馈。因此,课堂纪律必须受到师生的格外重视。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培养学生自制能力。教师常用的调控秩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口令法

  口令调控是指课堂中通过运用一些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语言让学生迅速调整行为,回归课堂。口令调控对中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有效,长期训练的口令能强化学生某些行为,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一般来说,中低年级可以用“谁坐好”“我做好”“小眼睛,看黑板”这一类提示性的口令,而高年级就可以用古诗词或者激励性的口令,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善待自己,关爱他人”这一类的口令来调控课堂。

  (二)评价调控法

  在活动体验课堂中,教师热情、积极、赏识性的评价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求知探索的热情,让学生更加自信和专注地投入课堂,反之,冷淡、否定性的评价则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教师评价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发挥评价的正面效应。

  1.给评价多一点“鼓励”

  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表现给予反馈,并善于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优点,给予表扬,可以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可以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是学生敏锐的观点,还可以是学生广博的知识,以及学生对社会的独特看法和认识,总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相信自我、发展自我。

  2.给评价多一点“掌声”

  掌声,能使课堂激发活力,能使学生焕发精神。一句赏识性的评价外加一阵热烈的掌声,能给课堂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需要鼓励,更需要有掌声的鼓励。当学生回答精彩时,我们为他响起祝贺的掌声;当学生努力思考时,我们给他送去鼓励的掌声;当学生在失败面前悲伤丧气时,我们为他响起加油的掌声,让课堂不再沉默,让掌声如同鲜花一般在课堂无限绽放。

  3.给评价多一点“花样”

  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单纯性语言调控使“鼓励的力量”过于微弱,如果评价能结合一些不同的形式,相信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送上一个笑脸;学生任务完成高效时,教师送上一个太阳;学生纪律表现好时,教师送上一个五角星,这些“五角星鼓励法”“太阳鼓励法”“笑脸鼓励法”能让课堂锦上添花,增强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调控

论文搜索
关键字:品德 调控 课堂 有效 社会 活动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