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提升林业职业学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探索论文

提升林业职业学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3

提升林业职业学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68-03

  一、学校教师社会服务背景

  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是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现阶段,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给林业改革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林业职业学校教师服务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近几年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情况。依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服务平台,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规划设计、木材检验、林业科技服务、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林业专项核查、林业作业设计调查、营造林设计、林业数表编制等业务。2009―2011年度学校组织16位林业专业教师参与完成平乐县、荔浦县、阳朔县、荔浦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2011―2012年组织10位林业专业教师承担2010年度灵川县青狮潭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工作;2012―2013年林业专业教师完成国有阳朔县大源林场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项目、荔浦林场森林抚育项目作业设计项目、灵川县2010―2013年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生产项目;2014年度林业专业教研室承担漓江源水源林动态监测项目;2015年度林业专业教研室承担象州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广西富川县富阳至朝东公路项目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教师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次数从2009―2011年为每两年内参与一次项目,到2012―2015年林业专业教师每人每年至少参与一次社会服务项目。2009―2015年林业专业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具体见表1。

  (二)社会化服务教师情况调查。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林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问卷内容从“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对接体系”三个方向9个问题着手。问卷题目以封闭式为主,同时,设计有25%开放式问题,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85份,收回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达到98.6%。在对全部数据统计整理与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结果与分析林业社会服务平台满意80%,服务体系满意85%,对接体系75%(见图1)。

  二、教师社会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化服务认识程度。职业学校部分教师习惯于单纯的校内课堂教学,结合林业专业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教学教师数量不多,部分教师不配合、不理解、不关心林业专业开展社会服务教学方式。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结合“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林业专业社会服务。

  (二)教师专业技能更新。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学历高、专业技能更新慢,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严重。职业学校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对林业行业职业相关新法规、新标准、新技术了解不多,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教师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更新,林业社会服务面有限,难以适应全力服务的新常态,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学校有效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动力,每年定时组织教师们参与社会服务生产项目,通过《桂林林业学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对教师职称评聘主要以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年连续到企业参与企业生产达6个月时间、没有结合教师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做具体的要求,所以教师为社会提供社会服务能力不强。这样的评聘制度显然无法反映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学校还存在大部分教师不愿直接为社会服务,认这种服务是并非他们的本职工作,认为是不务正业。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励机制,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四)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学校与地方林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学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师们参与社会服务机会较少,参与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水平高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检验教学改革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为了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加入企业评选机制,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企业向学校捐赠设备产品或淘汰下来的机器设备,以供学生操作练习,邀请技能人才定期去学校授课。

  三、教师社会服务系统构建

  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建立林业生产科研社会服务体系,面向社会承包林业生产、科研项目,走向全面服务社会的道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系统构建了由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和对接体系构成的服务社会体系(图2)。

  (一)社会服务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技能培训服务平台。以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平台为基础,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考试、行业技术员培训、林农及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项目。近两年,学校为博白县林业局培训高级种苗工35人、平乐县林业局基层职工培训林业技术员45人,开展各类培训8场次,培训职业农民300多人次实现就业。组织林业专业教师8人参与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林业行业人才规格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课程开发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及行业社会服务能力。   2.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学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建立林业生产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对林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主动抓好教师对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与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林业科技人员联系点制度,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带动林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发挥林业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在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仿真培训平台。建立具有林业特有仿真教学培训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依据森林生物学的特殊性和实验教学目标,基于“不受时空限制,争取实时场景”的建设思路,以全面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社会服务为宗旨,对森林生物学相关课程中现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形成虚拟仿真实验与常规实物实验相融合的森林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4.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教学培训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应用能力。学校在广西林业科学院、广西生态学院、桂林林业设计院、桂林林科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林业科学数据体系的建立和数据共享网络建设项目,计划3年时间,建立完善好林业科学数据库系统,起动林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运行平台。实现学生、学员、技术人员、教师网络自主学习方式,建立科技、社会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行业的深度社会服务功能。

  (二)社会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激励机制。完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出台《教师社会服务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科研项目工作量及奖励管理办法》政策。要求每个专业设立二个高级讲师以上职称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至少要建立一个技术服务团队,要求每个专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社会服务项目。专业教师每三年至少要主持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与科研课题,在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2.科研团队。深化科研团队平台建设,组建了由教授级高工及副高职称人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制定了《科研团队管理办法》,推动科研团队专业化管理。发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灵川县林业局、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建《漓江源水源林动态监测》科研项目,共同开展“3S”集成的漓江源水源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学校在年度经费预算中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开展科研前期工作,为申报项目打下基础。

  (三)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学校与企业对接。为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学生教学实习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探讨校企业联合办学机制,桂林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1402班学生42人、教师13人于2015年11月11日参加《象州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社会服务项目,时间40天。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培养、锻炼了青年教师,加强了与企业的交流与反馈,得到了企业的肯定和好。

  2.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专业建设与企业岗位要求衔接,将产业创业就业教育与学校专业建设紧密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推进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优秀人员互聘交流,积极让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同时,让职业学校老师参与产业生产,提升教师到企业的工作经历,熟练企业的技术要求和流程。做到教师课程的专业建设与企业的需求接轨。

  3.课程与岗位对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与企业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学校将职业道德、企业行业标准、典型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的对接。 例如学校的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课程:森林环境、森林调查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信息化技术。改革后的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专业课程与岗位实现了无缝对接,让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轻松走进企业。

提升林业职业学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服务 职业学校 林业 能力 教师 学校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