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论文

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4

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34-02

  生活是教育的根基,如果教育脱离生活,没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那么教育就变成了空洞而没有灵魂的机械化教育。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政治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让政治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政治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并自觉获得知识的过程。

  一、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出符合现实需求的人才。实现这个目的,从政治课的角度来看,需要政治教师从现实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现实生活来体现理论,又通过理论来指导现实。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易懂的形式被学生掌握,才能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二)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政治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就需要政治教师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来观察生活,准确地掌握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的主体,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求广大的政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性格特征尚未稳定,如果在政治课堂上能够接受到系统而生活化的教学,就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之,如果一味脱离实际地机械化教学,就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政治课堂感到单调和枯燥,甚至会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政治教师必须意识到课本理论知识是前人基于史实而得出的规律和获得的感悟,教师要把这些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透过生活的本质领悟到课本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让政治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里,才能让政治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教学目的的生活化

  教学目的的生活化是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角度来确定教学目的,避免教学目的的单一化和教条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例如:1.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时,笔者将教学目的设计为: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投资理财的风险意识,学会理性投资,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一个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尝试为家里设计一个理财方案。2.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笔者将教学目的设计为: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做理智的消费者,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能为自己家里设计一份消费计划表。3.在学习“征税和纳税”时,笔者将教学目的设计为: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税收的重要性及基本特征,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能为自己的家人算出每月应交的个人所得税,为县“税收宣传月”设计一句宣传标语或口号。这些生活化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三)课堂导入的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从现实生活入手,以生活化为切入点,把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导入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新鲜度,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沉闷、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1.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个知识点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2015年车田乡的西红柿价格为什么会大幅度下降?而中峰镇的猕猴桃价格为什么又明显高于上一年?为什么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年份其价格不一样呢?听到这样的提问后,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2.在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小张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每月工资4500元,年终还有不少的奖金;小张的爸爸承包了集体的3亩责任田,通过辛勤耕作,年收入不少于5000元;小张的妈妈开了一家米粉店,每月收入2000多元;小张的奶奶靠出租房屋每月有600多元的收入。请问:小张及家人分别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聚集于教学内容,引发他们的思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一是创设生活情境,让政治课堂“动”起来。让政治课堂“动”起来,除了要激发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兴趣外,笔者觉得在教学中所插入的实例必须体现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1.在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笔者先给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中菲、中越就南海问题冲突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的视频录像,同时也播放了一些国内专家和学者的评论。然后设问:(1)看了视频录像,你知道中、菲、越、美四国各是什么关系吗?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2)中国政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3)假如你是(外交部的发言人、海军士兵、企业家、普通民众等),请回答中国应如何予以还击?由于这是学生每天都在关注着的时事新闻,所以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松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2.在学习“价值与价值观”时,笔者先播放了《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录像,然后设问:“他们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能够感动中国?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再列举一些贪污腐败的人和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中,感受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选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政治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明确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当然,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必须使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创设的情境要具有思考性,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确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二是开放式教学,把政治教学从基本封闭状态转入较为开放的状态。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政治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而要把政治教学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解放出来,走进社会大课堂,就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有很多,例如:(1)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政治教学应该围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如:“大学生就业问题”、“反腐败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扩大内需问题”、“供给侧改革问题”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题材,要好好利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议论,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2)学会运用漫画、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漫画、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既生动又形象,也包含深刻而又丰富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的问题时,可以播放精选的国际会议、中东问题、朝核问题等重大事件的相关视频录像;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可以展示环境被破坏的漫画、图片、视频录像(雾霾、酸雨、旱灾、洪灾等);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春节”等节假日的视频、图片,进行课堂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这些做法要比抽象的讲授效果好很多。

  (五)作业布置的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而生活化的作业则是生活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生活化的作业,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并对现实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政治教师应布置一些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1.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后,笔者要求学生就“舌尖上的浪费”问题展开调查,通过自己对学校食堂的观察,给学校提一些避免浪费粮食的建议。2.在学习“国家财政”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去“资兴高速公路”的修建现场看一看,体会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3.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后,笔者要求学生去走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杨盛川(两水乡人),了解我国权力机关的运作方式,回来后提交一份心得体会,在班里作“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发言。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感悟生活,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升华。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教活,让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使思想政治课更具活力、更有生命力。

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标下 课堂教学 课堂 策略 政治 教学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