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论文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6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71-02

  一、引言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集学校、社会和学生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过程。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引导大学生开阔学习思路与学习空间,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继续探索高校实践育人的新问题、新机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举措、新思路,对于贯彻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推动高校的实践育人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实践育人路径归纳与分析

  为了了解对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内容与形式,课题基于文献综述的方法归纳出传统实践育人的主要模式,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开展,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现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军事训练开展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分析高校大学生实践育人机制的运行状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课题对大学生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中的第一题是“你曾学习过哪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问卷选择结果见图1。

  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均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中80%以上的学校都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四门课程。60%的学校开展了形式与政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比较重视。

  (二)高校军事训练开展现状

  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本课题认为开展军事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质和意志,帮助大学生克服个人主义倾向、尽快融入集体并树立班级荣誉感发挥着关键作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题对军事理论课程及军事训练时间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图2所示:所有学生均接受过军事训练,其中大部分学生军训时间为11~20天,这说明高校都极其重视军事训练的开展情况,并将其作为大学生初入校园的第一门重要课程。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

  开展社会实践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应用,引导和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兴趣,加深其对自身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及专业发展方向上的了解,从而弥补差距,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本课题对大学生活动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

  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我们对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进行调查,提出“您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其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89.17%的大学生选择“了解社会,增长见识,丰富社会经验”,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重要作用有明确的了解;同时也看出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因此有73.89%的大学生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更好的巩固所学专业”。

  通过统计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之所以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这些优势,其中,“安全有保障”、“组织有序”占据选择结果的前两位。在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优势的基础上,对于高校在实践育人机制上的缺点也应当要有清醒的认识,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多以暑期社会实践和实习为主。而暑期社会实践也仅仅是在团委组织下,少数学生干部参与,活动内容则主要是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实习也是相对时间短,内容也有限。现有社会实践从内容上缺乏适用性和创新性,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且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存在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部分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的精心设计和专业化投入,或者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以至于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没有实现良好契合,制约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

  三、探索建构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实践育人机制

  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发现,目前由于高校实践育人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将实践育人机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军事训练分开进行,没有将这三者联系起来,并且社会实践的宣传普及方式较为单一,等等,影响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效果。因此,只有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才能实现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内容上的精心设计和专业化投入、全面提升实践育人水平,并且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用网络新媒体拓展实践育人阵地,成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增强育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高校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作为学生培养的实施基地,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上,要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如现在各高校正在建立的众创空间,扩大创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成功创业经验的校友和企业人士走进校园开展兼职教学,承担相关创业实践指导系列课程,加深大学生创业实践工作的认知,可为所有在校学生服务以及毕业四年之内的毕业生提供平等、充分的创业信息与指导服务等。要建立大学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而促进大学生技术成果的转化。政府则应改变现有政府部门多部门独立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状态,建立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一体化、一站式平台,节约创业流程、创业相关手续等。

  (二)借力新媒体优势,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开放性、自由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其便利性与自由性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普遍的应用性,成为大学生发表思想和心理状态、与他人进行沟通了解、加强学习的重要渠道。基于其便利性与普遍性,高校可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一是将新媒体与思想理论课程进行结合,通过将学生关注和关心的新闻焦点、热点等话题引入思想政治课堂进行研讨,并利用QQ、微博、微信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政策,鼓励学生进行线上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话题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价值观等。二是将新媒体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利用新媒体进行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布、实践队伍的征集等,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进行互动研讨和心得分享,通过微信、微博的“随手一晒”扩大实践活动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教育效果。三是将新媒体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结合,一方面通过新媒体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聘请专家进行在线指导,提高创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创业队伍建设、创业过程中的融资等。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域 机制 实践 高校 媒体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