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21

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2.018

  “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了上层的政府、政策,中层的产业、教育资源与科研机构,下层的用户需求。“政产学研用”的合作能使得分散的多方资源发挥“五位一体”的综合效应。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近千所,如何摸索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院校均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探索。长期以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湖北高校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尝试着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很多学校尚处于借鉴、摸索的阶段,再加上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社会资源等客观因素,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都还比较偏重课堂教学环节,建立在课堂以外的实践体系也大多依托于有相应专业设置的合作企业或老师的部分研究性课题,而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大背景而言,教学平台中很少涉及到对社会、产业发展的关注,与科研企业与平台的合作也较少,整个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的教学体系不健全,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设计综合能力的提升。

  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为基点,与社会政策、产业链对接,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通“五位一体”上下游的合作渠道,以期全面构建融合学科要求和现实需求的专业教学平台,从而切实提高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教学平台的建立也需要依托于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一个有机的发展。其中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实践环节,要以相关学科技术前沿、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为导向,并融合科研院所的研究优势,融合社会创新应用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导向、两融合”的教学平台建立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宽阔的认知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并将高校转化为协同合作的窗口。

  此外,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及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学科建设与资源配置方式,也能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下的教学平台。

  1 传统“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1)“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能促进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更大意义是打通了高校与社会的合作平台,让科研成果能更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在此过程中能充分调配各种资源因素。长期以来,高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方法探索、数据积累等,而这些原始创新的结果没有合适的渠道全部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产业界又迫切需要原始创新的力量来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改造,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通过产学研的协同合作,可以满足相关产业的原始创新要求,取得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艺术设计教育的权重则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能充分调动高校以及社会平台在人才培养上的各项资源优势,高校能解决理论、方法层面的问题,而社会平台为人才培养孕育了一块更好的实践土壤。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模式较好地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链”,由此也有利于高校教育制度的改变。

  2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

  (1)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无法真正达到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在于通过社会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利用技术方式,最终以产品、服务、体验的多种载体形式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协调相应层面的社会生产关系。而当今社会中,资源的消耗、技术的研发应用都不一定是以规划的设计蓝图为先导,由于各方利益的着眼点不同,引发了生产关系中的诸多问题,现代生产的大投入与社会需求量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能源、材料以及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学生无法有效达到社会对相应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高等教育最终目的是人的需求的满足和市场发展,因此可以说设计的本源是在设计和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常规的设计流程是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开始的,要善于用观察的眼光去捕捉到生活或者现有设计中的问题;其次,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流程去分析问题的成因以及提出问题的相应解决渠道;最后,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人群定位,从众多可解决问题的渠道中寻找相对合理的答案。从社会层面而言,用人单位都是希望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能善于捕捉问题,并能有效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并通过设计的各种变现手法对结果予以呈现,教学方法的差异化以及教学资源的不平等化造成了高校人才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各种层面的专业能力要求的局面。

  3 “政产学研用”背景下实现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渠道

  (1)上层的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建立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协同创新,唯有在源头上有积极的引导与激励,在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方针,并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政策层面而言,政府的有力扶持以及在政策上的积极引导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带来更好的孕育土壤,因此,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要关注政策导向,紧跟政策步伐。   (2)中层的产业与教育界融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中,专业的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能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成果的快速转化。在政产学研用的中层因素中,要综合考虑到产业与教育界、教育界与研究机构以及产业届与研究机构的多方合作关系,将协同合作的方式真正融入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之中,寻找人才培养计划与政产学研用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我校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正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修改与制定2015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结合社会装备制造业的人才能力要求,旨在培养能在相关专业设计机构、科研单位、特别是在装备制造行业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专门人才。此外,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中,不仅要考虑到教育界与研究结构的合作,更应该充分促进高校相互之间的协同,由于高等院校的平台不同,造成了各校的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现象,加强高校间的协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相互之间的社会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我校在研究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此方面也有积极的探索,通过校内与理学院的协同合作,联合培养艺术管理专业硕士,此外还与武汉其他兄弟院校联合培养设计艺术学的专业硕士,充分利用到不同学科间以及不同学校间实践平台的优秀资源。

  (3)下层目标用户的需求满足,建立鼓励原创的动力机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与产业需求,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多以社会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设计问题,倡导学生多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来做原创设计,并大力扶植原创品牌以小批量制作或者生产的方式来满足一定层面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更积极引动学生到社会实践平台去历练个人能力,让学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时认识社会。

  综上所述,在“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过程中,我校不仅在寻找人才培养计划与政产学研用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是通过校内、校际间协同合作,建立相对平等化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上,以及扶持面向产业、市场需求的“原创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上,都在做着积极的探索,以期望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人才。

  本论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与教学平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225)阶段性成果

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产学研用 实践教学 产学研 协同 艺术设计 基于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