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的生命观分析与生命教育策略论文

大学生的生命观分析与生命教育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23

大学生的生命观分析与生命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生命的存在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离开了人的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香港的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和最高目标,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宗旨。台湾的生命教育是具体的、全方位的,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确保生命教育的落实。我国的生命教育才刚刚起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滞后。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逐渐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关于生命教育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日渐增多,但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和“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多是纯理论性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

  生命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变化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社会近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转型对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生命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由于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进行实证研究,因此,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无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困惑,无法对症下药。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1大学生生命观状况

  本研究对广东省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56份,收回有效问卷757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广东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认识较为积极,生活的目标比较明确。

  在生活品质方面,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的生活并不满意。对于大学生活,有16.78%的大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无聊,只有45.17%的大学生觉得大学生活充满活力;30.91%的大学生觉得生活令人兴奋,20.74%的大学生觉得生活单调无趣;20.08%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困惑。在生命价值方面,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认识比较高,大多数能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对于生命价值,85.34%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只有3.65%的学生觉得人生空虚而毫无意义。63.54%的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活着的理由,只有12.51%的学生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在生活目标方面,大学数大学生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于生活目标,只有7.79%的学生觉得生活没有目标与计划,71.86%的学生表示有清楚明确的目标。在生活自由方面, 69.88%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2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知,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生命观消极,缺乏人生信仰

  从问卷数据的统计结果看,有16.78%大学生对目前的生活并不满意,觉得大学生活无聊;20.74%的大学生觉得生活单调无趣;20.08%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困惑;3.65%的大学生觉得人生空虚而毫无意义;12.51%的大学生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可见,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还不明确,对人生的目标也没有方向,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部分学生不能珍惜生命

  问卷中,在“对于自杀,我觉得曾认真想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一问题上,有73人选择有过,占总数的9.65%;有111人选择中立意见,占总数的14.66%。可见,部分大学生还未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不能珍惜生命。

  3大学生生命教育策略

  3.1确立正确的教育取向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和堆积,教育应让学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由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未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未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未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教育走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和完善生命,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从而能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3.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一些量表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有心理问题或有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与重点心理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每年调查一次,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在案,从而达到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跟踪。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诊断学生心理特点和潜在困扰,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相应的决策和参考依据。这样既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又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困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加强教师的生命观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自身的生命理念,往往是影响实践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生命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积极的生命观,对于学生有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在此感召力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因此,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教师的生命情怀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被比喻为无私奉献的“红烛”、“人梯”,被认为只有付出的圣人。许多教师课程负担过重,自身生命意识无法得到提高,忘却了教育的本真。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我的生命观,才能在其教育活动中融入生命关怀,才能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让教师具有表现生命活力的力量,提高教师的生命力量。另外,应该对教师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学习,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3.4建立良好的生命教育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应该有意识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学校应从文化环境、信息环境、自然环境等软硬环境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缓解大学生压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单调的生活得以调剂,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松弛情绪,解除苦闷,增加生活乐趣。学校还应该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完善。

  3.5课程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将生命伦理教育渗透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在课程设计上,应根据生命教育的内涵,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设计活动主题。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指出,把丰富多彩、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突破“特殊认识活动”的传统框架,必须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此外,国家还应积极开展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了解国外、港澳和台湾地区在生命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从而借鉴他人的经验,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大学生的生命观分析与生命教育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生命 策略 大学生 分析 大学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