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专业社团建设论文

浅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专业社团建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10

浅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专业社团建设

  伴随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院校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已逐渐被各高校所认同。第二课堂建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有着不同于第一课堂的内容、形式和优势,它具有同第一课堂互补、互动、互通、互融的育人效果。组建专业社团,开展多样化的专业类比赛和学习活动是第二课堂建设的一部分。本文从组建专业社团的意义和目的出发,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独有的育人特点,来阐述专业社团建设,以便达到高校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建设高校专业社团的目的与意义

  专业社团隶属社团,它是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和兴趣,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实践类活动和与专业有关的比赛,并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的育人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及就业能力等为目标的一种专业性社团组织。它不但具有一般社团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而且又不同于一般社团:专业社团不管是开展活动还是参加比赛,它都是建立在学生兴趣和专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建设高校专业社团的意义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其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而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组建专业社团,就是把学生的兴趣与其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按照学生能力和生理发展的过程及特点,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方面的教育服务。组建专业社团不仅有利于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而且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一体化。专业社团的建设,不仅很好地缓解了当今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解决了现阶段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下所呈现的高等教育“质”与“量”之间的问题,是高等院校在院校转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背景下健康可持续发展所探索出的一条新途径、新方法。

  2、建设高校专业社团的目的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很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专业社团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灵活的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一般社团活动多趋向于娱乐化,而专业社团则突出了专业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专业社团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做事的积极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目前各高校大学生普遍出现了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课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等消极特点。凡是跟自己无关的活动一律不参加,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根本没兴趣。专业社团建设正是建立在个人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

  (3)有利于校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更好地实现树品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育人的氛围和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专业社团的建设能够很好地利用学校有限的教师资源和专业建设资源,使学生在第二课堂上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发挥高校育人的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树立品牌,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下高校转型的一个新路径。

  二、加强高校专业社团建设的对策

  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考证,专业社团建设同第二课堂建设一样:其育人功能和重要性已被各高校所认识并逐渐得到重视,但目前大多高校也只是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找出适合所有高校运作的模式和规律。因此,为了达到建设好专业社团的目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把专业社团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业社团是第二课堂建设的一部分。充分调动社团成员做事的积极性,提高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应该把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它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第一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2、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

  规范专业社团建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明确社团成员的工作职责。使社团开展每一项工作都目标化,系统化,有组织性,纪律性,避免社团成员工作的形式化,激情化。

  3、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

  专业社团属于新兴事物,它的发展壮大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它需要各高校不断转变思想认识和观念,重视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备内容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目标体系等,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

  4、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比如不定期举办专业培训、专业比赛、学术讲座、专家座谈,优秀社团评比、社团文化节等,积极活跃社团氛围,努力营造社团文化,为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搭建舞台,创造条件,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5、狠抓专业社团活动质量

  要狠抓专业社团活动质量,充分体现社团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专业性,和育人性。使社团成员通过社团活动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思想政治过硬,道德素质良好,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加强专业社团的引导和监管

  专业社团活动应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要突出指导老师的引导和监管功能,使学生积极接受、主动接受、乐于接受,避免社团活动流于形式。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挖掘自己的潜能。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作为高校,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专业社团建设,使兴趣与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育人功能,提高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人才的培养质量,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科教兴国的成败,而且关系着任何一所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浅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专业社团建设

论文搜索
关键字:应用型 人才培养 社团 高校 应用 人才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