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高校组织环境优化研究论文

基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高校组织环境优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14

基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高校组织环境优化研究

  一、研究缘起

  创业环境是影响潜在创业者创新思想形成以及开展创业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1]创业环境能否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与行动。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加强创业组织环境建设以支持大学生创业,然而高校创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长三角重点高校创业组织建设相对比较成熟,所以本文以江南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基于创业组织对大学生创业需求满足情况的调查,从创业类社团、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对高校创业组织环境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方法。针对六所高校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设计问卷,运用spss分析其创业需求以及所在高校创业组织对他们创业需求的满足情况。以江南大学为个案,访谈大学生创业协会副主席兼创业学院成员王某与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梅子工坊”法人梅某,深入了解高校创业社团的运行情况与资源配置,创业学院的管理模式、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大学科技园的创业优惠政策、对学生能提供的服务和项目选拔标准,探寻高校创业组织之间的联动机制,以弥补问卷调查中所出现的误差。

  三、研究内容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创业意愿者多,但真正付诸创业行动者少。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存在许多局限,如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准备不足,缺乏创业人脉、创业资金、创业经验与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因此,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期望从高校创业组织获得创业伙伴、创业导师、创业资讯、创业相关手续流程的指导、优惠政策、创业技能培训等。然而目前高校创业组织虽然有一定作用,但终究成效有限。

  (一)创业类社团的现状

  六所高校均有创业社团,且各创业社团在高校有一定的号召力,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活动过程中促进创业导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深化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的认识,并提供创业服务。经调查分析,创业社团在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存:

  1、创业社团知名度高,但活动吸引力小

  调查显示,就宣传效果而言,在三类创业组织中,创业社团知名度最高。然而创业社团活动开展情况调查结果与实际了解情况存在矛盾,说明创业组织举办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活动本身吸引力不足。

  2、社团内部管理不顺,需要加强活动与领导团体的连续性

  创业社团换届后,活动与领导团体的连续性发展是社团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大学生加入创业社团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盲目性,缺乏教师的专业性指导,加之自主性欠缺,导致参与热情降低、持续性差,换届后新旧班子之间的经验传递与学习不畅。[2]

  3、实现跨组织与跨校合作,但活动执行力差、效率低

  高校创业社团不仅与本校创业学院合作交流,还与其他高校创业社团实现跨校合作。如江南大学创业协会与创业学院共用一个导师库,也曾与苏州大学创客社一起举办活动。这种合作既能让组织开拓视野,反思自身不足,也能增强活动的宣传效果,促进资源整合。但由于双方组织之间合作较少,对彼此各方面情况了解不足,容易导致沟通不畅,工作进程缓慢,活动执行力低下。

  (二)创业学院的现状

  除了苏州大学没有创业学院,其他五所高校均有创业学院或具有创业学院职能的组织,如:同济大学创业谷。调查发现,创业学院普遍存在的优势是可结交许多创业伙伴,专业的创业导师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化学习,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升其创业能力。但创业学院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不同学校创业学院发展差距较大

  上海交大、南大与同济大学的创业学院具有相对比较系统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具有比较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人才荟萃的导师库,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以及独立、较为完善的网络宣传平台。江南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较为单薄,创业导师较少,创业活动形式单一,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内容陈旧过时,信息介绍不完整,而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由于建设起步晚,很多地方亟需完善。

  2、高校创业组织中,创业学院知名度低

  在设有创业学院的长三角重点高校,仅有近两成的被调查者知道本校存在创业学院,可见创业学院的宣传较差。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宣传渠道过少。如复旦大学创业学院无网络宣传平台以至于大学生无法从网络渠道获得创业学院的相关信息。第二,宣传力度太小。江南大学创业学院活动线下宣传仅靠在两大教学楼摆放一两幅海报、展板,很难引起学生关注。第三,创业学院自身影响力不足。许多高校创业学院发展历史较短,资源有限,文化底蕴不足,而且目前创业学院自身培养出的优质创业项目较少,再加上其创设主要针对创业大学生,举办的活动受众面窄,以至于影响力难以提升。

  (三)大学科技园的现状

  调查的六所高校都设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在大学生中知名度虽不及创业社团,但它凭借优厚的政策条件与实在的服务赢得了好口碑,包括协助大学生创业者办理优惠政策落实,对刚起步的公司进行法律咨询、税务、财务等运营上的指导,对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创业投资基金等。大学科技园也会经常举办一些创业讲座等活动来促进创业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纵然大学科技园因国家的大力支持,在高校创业组织中发展相对更为完善与成熟,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1、大学科技园软件服务有待提高

  虽然大学科技园在提供办公场地、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税、法律咨询、创业资金等可见的硬件方面令人满意,但在为入园企业的项目选择、创业机会的识别、大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指导还略显薄弱。[3]

  2、没有建立市场融资机制

  目前大多数大学科技园都还没有建立市场的投融资机制,主要体现在:第一,大学科技园市场化资本筹集意识薄弱;第二,大学科技园市场化资本筹集信息渠道较为单一,以至于信息掌握不足;第三,大学科技园市场化资本筹集规模较小,其主要原因是重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培植较少;第四,风险投资在大学科技园市场化资本筹集中的比重亟待提高。[4]

  (四)创业组织间联动机制

  高校不同创业组织提供的创业资源各有优势,但优势都不够强势,与其他创业组织拉开差距较小。目前高校创业组织之间的联动主要通过共同承办创新创业大赛,共同孵化创业项目,相互提供技术、人才支持,互相提供物资与场地支持等方式。调查显示,仅一成左右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科技园、创业学院、创业社团三者联动密切,近半数人认为高校创业组织两两联动相对密切,其中创业社团与创业学院之间的合作最为频繁,但人数占比仅为20.4%,可见高校创业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次数较少。

  总的来说,三种高校创业组织各自特色不够明显,缺乏强势优势,提供的资源较为分散,而且缺少三者之间的联动,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创业组织联动机制,导致合作交流不足,发展受限。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创业社团加强平台建设,完善自身管理体制,促进创业组织间合作默契

  首先创业社团应更加贴近大学生,为潜在的创业大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便于创业者在平台中寻找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其次,社团自身应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促进自身特色发展,发挥新一代社团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前任领导者经验的借鉴,也要有自身的改革创新,进行社团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再者,实现跨组织、跨校合作时,加深彼此了解,促进双方沟通,增加合作频率,提高双方合作的默契,发挥创业组织的集聚效应。

  (二)创业学院明确自身定位,取长补短,提升自身影响力

  一方面,各高校创业学院要明确自身定位,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建设经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校企合作,广聘优秀创业导师;优化行政管理体系,做到各个部门归责分明;开展多样化创业精品活动;加强学院自身网络宣传平台建设。最终缩小高校间创业学院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注重自身组织文化建设,利用各个渠道争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自身创业成果转化的职能,培养组织内部优质创业项目,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高校与其他创业组织共同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三)大学科技园应提高软件服务,加快自身投融资能力建设

  大学科技园应自身提高软件服务,如建立创业调研与预测机制,分析产业发展动态、创业空间和人才需求,并协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筹建,并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服务。此外,大学科技园应强化市场化资本筹集意识,拓宽相关渠道,凭借其与高校、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发现与遴选具有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项目及初创企业的优势,以“孵化+创投”的模式,推动高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及优质初创企业的加速发展。

  (四)高校创业组织要形成自身服务特色,加速建立三者联动制度

  第一,高校创业组织应明确自身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具体来说,创业社团可凭借其自身知名度多开展创业沙龙与讲座向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兴趣。具有较为充足的创业教育资源的创业学院可提高创业人才的创业素质,而大学科技园由于其优惠的创业政策与较多企业的入驻,可为创业人才提供落实政策服务与创业实践机会。通过三者联动促进创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发展。

  第二,加速建立规范系统的创业组织间的联动制度,促进创业组织间合作,优势互补。在创业社团没有能力孵化创业项目的情况下,可将创业项目推荐给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学院,充分利用科技园的硬件设施、政策倾斜等优势以及创业学院专业的创业指导,增加创业项目的可实施性。与此同时,加速创业组织间人力上的相互流通与调配,整合创业资源,共同举办创新创业比赛,提高比赛的质量与影响力,并通过比赛选拔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利用优质创业项目吸引风险投资,进而将创业项目投入实际生产中,形成产业链,提高创业项目孵化的成功率。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指导老师:刘径言,江南大学,副教授;蒋明宏,江南大学,教授。

基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高校组织环境优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基于 优化 需求 高校 环境 创业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