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论文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11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一、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在国民中经济中的地位

  浙江一直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经济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范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省份之一。浙江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也在行业内保持着领先的状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以2012年来说,浙江民营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68亿元、12004亿元和8439亿元,占全部民营经济的比重为7.5%、54.3%和38.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得知,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民营经济仍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2012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0147亿元,占整个民营经济的45.9%;其中民营制造业增加值9934亿元,占民营经济的44.9%,占全部制造业的69.8%。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浙江民营企业,特别是生产型民营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在国民中经济中的作用

  浙江省生产型民营经济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直是经济推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浙江,民营企业的数量每年稳定持续增长,为浙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据蓝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底,浙商在省内共创办各类市场主体35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255万户,民营企业78万户,其中生产型的民营企业数量占了很大一部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浙江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总量分别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0.6%和85%,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生产型民营企业作为浙江企业里的重头戏,其产生的经济也是不可忽视的,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规模以上生产型民营企业增加值1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销售产值61837亿元,增长7.1%,增幅比上年回升1.2个百分点。浙江民营企业产生的经济增加值占浙江GDP比重一直是相当高的。

  (2)创造大量社会就业岗位

  生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岗位,解决了浙江很大程度上的失业人口,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生产型企业可以为就业人员提供丰富类型的岗位,比如技术型岗位、设计型岗位、管理型岗位等,满足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技术水平的就业人群。

  (3)逐渐成为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由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税收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全国税收的平均增长速度。在浙江,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80%,其中,生产型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占将近一半以上,是相当可观的税收收入。

  二、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宏观性问题

  (1)融资渠道不够顺畅

  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特别是针对中小型的生产型民营企业。对于经营规模小、产品形式单一的企业来说,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弱,大部分企业因为这些原因被银行拒绝贷款。同时,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和平台建设也没有推出针对这类企业的业务,我国无论是在政策还是机制上,都是明显落后,无法满足这类企业的需求。

  (2)发展环境不够完善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资源小省,各种矿物、能源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也很有限。由于缺少煤炭、石油等能源,能源消费的95%以上是从外省调入,可以说浙江省的供用电形式是十分严峻的。而且,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耗、用电情况显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对生产型企业来说,是阻碍发展的一大难关,没有电的话,生产型企业根本无法进行生产,又何谈发展呢。另外,在土地资源匮乏的浙江,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企业若想扩建厂房,加大生产规模,就不得不在土地资源上投入大量资金,这样就间接提升了产品的成本,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竞争优势。

  (3)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尽管政府近年来在创新政策和制度上为生产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很多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效果上来看,政府的政策推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政府对创新资源的分配,更倾向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配置较少,向生产型民营企业配置就更少了。民营企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营造企业品牌,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才能提高,企业才能发展。当然,这一切还需要靠政府宏观条件的支持和配合。

  2.微观性问题

  (1)科学技术有待提高

  浙江大多数的企业发展起初都是小规模经营,并且较为常见的是由个体户或家族企业发展而来,这些企业创办的初衷就只是想自给自足,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不想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做出一番规模,因此就导致了民营企业总体规模不大且技术性不高。在产业上,个体、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的行业,比如低档服装、小商品、零食等。这些较低的产业层次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就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且竞争力极大,要做出一席之地更是难上加难。

  (2)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很多中小型的生产型民营企业的管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角色尚未分离,而所有者的文化素质又普遍不高,无法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往往会招亲戚、朋友等有交情的人进入企业委以重任,这些人占据重要部门及核心岗位职位,很容易形成家族圈子,难以接受其他员工。根据亲疏远近而不是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进行分配职位,很容易就造成人才流失,最终受到利益损害的只会是企业。   (3)战略决策有待科学

  在战略决策方面,企业的决策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大部分生产型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自己决策水平不高,进行决策时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效果,浅短的视野对企业的决策造成重大失误,导致重大的损失。

  三、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1.优化产业集群体系

  产业集群存在的内生效应具有极大的价值,它是产业集群不断完善的驱动力,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率的途径。浙江的生产型民营企业要发现产业集群的优势,并积极去发掘其所存在的潜在能量,提升并优化产业集群体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提升分工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将不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行业或产品,而是体现在产业链环节这一程序上。因此,提升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对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优势。2.创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对集群内企业具有一种无形的品牌价值,相比单个品牌,具有更持久、广泛的品牌效应。在品牌创建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产品的质量,努力维护品牌信誉,这些无形资产是增加集群竞争力的有利因素,应该好好维护。

  2.战略技术联盟提升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含量低、易于模仿的生产型民营企业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企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体现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不过产品研发过程中所指出的科研资金是惊人的,这对本身发展规模并不大的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科研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联盟合作,努力开发新产品并寻求技术进步,通过联盟方式来实现费用共同承担,科研成果共同分享,以此达到降低经营成本,企业与企业双方共赢的局面,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很好地选择。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浙江 民营企业 民营 生产型 生产 研究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