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学论文 >> 交通运输论文 >>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分析论文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26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203-02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物质生产、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是指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乘数作用直接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投资乘数=年国民收入增量/年投资支出增量=1/(1-b+bt+m),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m为边际进口倾向。这一乘数的经济含义是指增加一单位的投资,可诱发产生的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基础设施是投资建设,一方面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刺激居民消费。在城市中,发达的交通、能源、通讯设施和良好的公共设施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条件。比如,有良好的供电设施,居民会对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现代家用电器的消费增加。居民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增加,投资乘数效应也就相应增大,因此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得到增强。

  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效应是指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条件,降低经济活动成本。基础设施投资被认为是直接生产活动投资的先决条件,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的限度内,基础设施投资愈不足,直接生产活动的成本愈高;基础设施投资愈大,供应充足,直接生产活动成本愈低。另外,它也同时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管理交易成本。例如,如今供应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国际商品交易活动,较之于以前派出营销人员前往世界各地进行销售可以节省大量的支出。在管理方面,增加社会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并使被管理者用更多学习机会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用于管理的交易成本减少。

  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效应是指其投入的增加能促进基础设施产业本身的结构升级,实现基础设施产业的高度化、高效化和合理化,以此为基础可促进其他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整个产业结构效益,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总是与产业结构紧密相连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扩大基础设施规模和更新基础设施技术,必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例如,城市的交通运输电力设施的发展,给市场带来了繁荣,市场产生了新的需求,像电器产品需求的出现,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和移动通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投资通过扩大需求,弥补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包括内需效应和外需效应。内需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引致其他产业投资需求的增加、国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政府支出的增加。例如城市的公路建设投资扩大,必然带来水泥、钢铁、筑路机械设备的大量需求,从而拉动生产大量的此类产业投资需求,产业投资需求的扩大将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能力,增加该类产业的产量,增加国民收入。外需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利于加速贸易发展,提高贸易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例如,畅通的交通网络,方便的通信联络,运输能力的增加超过生产总量的增加会奠定贸易发展的基础,加速贸易增长,而贸易的增长会带来相应地区经济增长。

  二、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方面

  一方面,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增长方式都要求有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结构偏好。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增长就离不开高速公路、机场及铁路的支持,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能源水利方面的大力支持,要保证企业经营的电力和水力等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先于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更不能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

  特别重要的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大洪涝灾害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要使得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格局,就可以通过加大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机制方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财税、金融、外汇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和以项目法人制度,资本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投资体制。融资方式更趋多样,融资对象日益增多,融资条件更加规范。从此,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依靠政府投资到银行贷款,再到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这种融资体制的质的变化,较好的解决了大额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直接推动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机制方面

  经营机制的变革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合资合作企业、民营独资企业等。民营资本参与的方式包括合同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BOT、TOT等十多种,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更多的形式和制度安排仍不断被创新出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被进一步促进。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机制条件下的资金新来源

  从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开始,逐步形成城市建设与土地经营良性互动的新模式。198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提出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20字方针,各地实行了“以路带房”、“以房带路”的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改建相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

  (五)西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的供给明显不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发展初期,尤其应该集中精力,扩大公共投资,保证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根据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国家在西部地区实行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即在东部和中部实施基础设施“同步型”发展战略的同时,在西部地区采取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王文利,2012)。[9]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强,在西部地区必须优先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交通部门作为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重要落实部门,交通运输局必须切实履行职能,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扩大内需的机遇,全力加快在交通项目中的建设,认真加强资金和项目质量管理,才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基础设施 设施 增长 交通 基础 分析
最新交通运输论文
浅谈铁路交通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旅客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探讨
BIM技术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施工中的应用
公路货运车货匹配研究综述
浅谈海外山区公路设计方法及思路
论水上交通事故责任概念:界定和应用
《2017年南海航行状况研究报告》文体特点及
基于云模型的集装箱船大风浪航行安全评价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船舶避碰路径规划
基于专家定权和证据推理的舰船“六性”评估
热门交通运输论文
浅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
我国物流配送现状与发展
用绿色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都市
GP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
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趋势与建议
论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施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其在现代交通运输中的
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