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论文

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7

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33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将化学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情境所具备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等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融入知识,改变过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实现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会带有一些恐惧心理,提到化学实验就会联想到爆炸,所以,在学习初始,要让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而且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只有操作不当才会有危险。因此,教师通常在第一堂课安排几个趣味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等实验,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该多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初中生更容易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课题时,教师除了用书中所给的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做实验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食物――紫甘蓝,用紫甘蓝汁代替指示剂重复实验,颜色变化更为明显,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同时领悟到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酸雨的危害”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解,学生很难记忆,所以,为避免这一情况,可以让学生做三个实验,分别是:

  1. 树叶与酸雨反应;2. 锌粒与酸雨反应;3. 大理石与酸雨反应。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不仅认识到酸雨的危害,还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使学生在初中时代就树立良好的观念,即学好化学知识,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二、设计化学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来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化学问题是方法之一。

  例如,某冬天的早晨,大雾迷漫,一学生骑自行车停在交通路口等信号灯,此时他的前面停了很多汽车,突然该学生晕倒,请分析他晕倒的原因是什么?像这种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汽车尾气污染的认识,也能培养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元素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课前先播放“钙尔奇D”广告,这样的情境更生活化,让学生感到熟悉又新奇,适时的提出问题:这则广告说明人们需要补充什么?学生猜想后,引入新课,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探究能力。

  再如,对于“微粒的运动”,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几分钟后,可以发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提出问题】 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作出假设】 学生对上述现象提出几种假设:

  1. 烧杯A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烧杯B无关;

  2.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 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

  【实验探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1. 在洁净的烧杯C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 另取两只烧杯代替A和B。一只中的溶液与A相同,另一只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如上图放置,观察现象。

  3. 取出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嗅到什么气味?

  4. 把烧杯B中的浓氨水滴入烧杯C中,观察现象。

  ……

  【获得结论】 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

  1.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 烧杯B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溢出,有些微粒进入到烧杯A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之中,让整个课堂更活跃,更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就实现了《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利用实物及多媒体展示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初中化学知识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理论知识,如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及变化,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与宏观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且生动的画面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微粒的微观实质,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上接第33页)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又如,(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才存活下来。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力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臭氧空洞、工厂排放的废气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森林植被被酸雨腐蚀等图片,都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科学史实、实物模型等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新闻报道,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新闻报道实时性较强,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在报道中选取涉及有关化学方面知识的新闻创设情境,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特别好。

  例如,某新闻报道,一下水道发生爆炸,并且炸伤了几名学生及路人。经过调查这起严重事故的起因是: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气的人,将灌内残留物倒进了下水道,接着有人将烟头扔进了下水道,至此引起爆炸事故。学习阅读后,加深了“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通过对爆炸原因的分析,还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究怎样预防矿井内的爆炸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观念。

  又如,某新闻报道,在一火锅店内,服务员由于缺少安全意识,向燃着的酒精块上添加酒精,导致客人严重烧伤。通过这则新闻,使学生更能理解“绝对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这句话,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生活中的化学情境无处不在,扣人心弦,有待教师去开发和利用,使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教 情境 初中 策略 化学 基本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