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14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092-02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学时,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随着《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不断深入实施,结合本学期市小语科“聚焦常态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教研展示活动,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我们农村语文老师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纲照本,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求同存异进行单元学习:但最终都是要体现出编书者的意图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开拓学生学习思路,获得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如第二册第一组围绕“美丽的春天”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这一组的学习,学生的积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可以从课外寻找大量的教育资源,如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曲赋、歌曲等,学生在读读背背中,领略到了春天的美好,激起了对春天浓厚的兴趣。课后教师发动他们自己找找有关春天的资料。用学生搜集到春天的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春天”环境。有的学生背诵了有关春天的诗句;还有一位女孩子说自己是在春天出生的,就像是个春姑娘,想为大家唱一支春天的赞歌……学生们的创造欲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刻被唤醒,创造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典范,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有人这么说:“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教学中要充分把教师的情感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曾看到一位老师这样教学《诗经?采薇》:她抓住“杨柳”“大雪”这两个意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构设情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就可以构设这样的情景:柳丝在春风中舞动,蝴蝶、蜜蜂飞来飞去,野花姹紫嫣红地开在路边,在这样灿烂的春光里,主人公背着包袱,在路边亭子里挥泪告别妻子、父母奔赴战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创设这样的情景,学生也一定会悲从中来,甚至会为主人公的遭遇洒下同情的泪水。学习“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作者则可构设这样的情景;冬天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田野中一片萧索景象,而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中从军数年历经沙场艰险的主人公却带着胜利的消息荣归故里。教师能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景呈现出来,学生一定会为主人公感到由衷的高兴、欣慰。如此声情并茂地讲述,学生言义兼得,情感又怎能不爆发出来呢?

  二、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面,充实学生学习源泉

  课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要想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必须优化课内外衔接。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课内外结合,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出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注重学用生活,渗透生活,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综合性学习。

  1.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课前开放

  传统的语文教学,上课时才告诉学生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起点是“零”。语文是社会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是作者知识、生活、能力、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反映。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开放教学内容,把课堂教学目标向课前开放,让学生在课前就根据开放性目标中的显性和隐性目标,通过阅读导读、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社会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提前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并根据多方面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为课堂参与质疑和反馈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学生通过开放性的自主语文学习,在课堂中的学习起点不但绝对不是“零”了,而且有了质的飞跃。在开放的过程中,学生与信息媒体合作、与家庭成员合作、与社会(社区)合作、与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合作,不断陶冶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能力、情感等,逐步形成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探索、学会求异思维的能力。

  2.紧绕教材出发进行课后延伸

  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为课外学习的选题指引了方向。语文学习的着眼点不仅要前延至课前,而且要向课后延伸。要让学生“带着许多在社会和生活中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走出课堂后,积极参与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完善、升华。教师要大胆改革教材的编排要求,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加大学生课后社会实践活动的跟踪、调研、检测、考查力度,不断总结有效的经验,使课后延伸落到实处。

  3.围绕教材的教学进行课外阅读

  在利用教材重组教学中,语文教材使用中所运用的重组、延伸、提升与整合策略,是一体化的思路。对教材进行重组是按课本――课外选文的思路来选择文本,这一过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综合性学习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可利用的所有资源的理念。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阅读的材料是广泛的,图片、音乐、诗歌、散文乃至听别人说话都是丰富的阅读,不同的形式还有不同的欣赏方法。在这当中,可以将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师利用《乡村语文报》《现代小学报》《岭南少年报》这些课程资源,用日记、赏识点评、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另外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校园经典诵读节”“感恩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三、利用拓展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今有“大语文教育观”之说,说的都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它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极强的资源意识,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在生活中构建起个性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体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语文教材是我们学语文的一个凭借,以我们的教材为基点,适当进行拓展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语文学习的核心应该是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获得语言素养,实现“言”和“意”的融合与转换。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表达特点,紧抓文中四个相同句式:说:“荷叶是我的。”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其特点,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这么美的荷塘还有谁会来这里呢?他们会说什么?学生掌握了课文句式表达特点后,在老师提供的语言实践平台中勇于创新: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小船。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雨伞。”小鸟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场。”……这样的想象拓展训练既有效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语文课程观,要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发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动学生关注身边可资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使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相融,进一步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这样一来教与学相得益彰,语文的教学便走上了良性循环之道。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文教学 语文 有效性 有效 农村 小学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