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分析论文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分析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s the main form of land consolidation work. 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target, multi-management level and multi-management. Land consolidation is not only the pursuit of the number of new arable land, but also focuse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l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results, and taking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s a basis, 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land in the project area before and after consolidation,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benefit, etc., and explores the appropriate strategy for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southwest Yunnan Province. The full-tex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project area.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t focuses on the changes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analysis, which includes changes to Land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layout change analysis,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nalysis, and changes in benefit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is on the above analysis,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land consolidation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Key words: Chengzi Village,Mengman Town;land consolidation;effec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025-04

  0 引言

  土地整理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1]。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整理是一项可以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的措施[2]。借助土地整理不仅满足当代人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要求构成危害;不仅保持质量状态良好的土地数量,同时又为后代人创造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实行沟、渠、林、田、路、村的综合规划和治理,大大地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1 项目区概况分析

  1.1 自然概况[3]

  1.1.1 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降水丰沛。项目区全年无霜期。年平均降雨量1357mm,相对湿度78%,雨量充沛。但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少雨。全年日照时数2210.1小时,太阳辐射量128.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10℃积温4703.7℃,≥18℃积温2132.9℃,属光能较高地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有利于作物生长。灾害性气候主要为局部性洪、旱灾害,风、霜发生频率较小。

  1.1.2 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勐满坝子内,项目区地形平坦开阔,集中连片,地形坡度小于6°,属平原地貌。项目区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海拔最高为870m,位于项目区东部;海拔最低为838m,位于项目区西部边界附近。   1.1.3 土壤

  项目区范围内土壤主要为砖红壤和水田内土壤经澈化形成水稻土;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条件好,土体较为深厚,大于90cm,土壤质地好,自然肥力较高,其土地适合种植水稻、旱谷、玉米、豆类及茶、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

  1.1.4 水文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及其周边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河流、水库及箐沟,项目区的水流流向均呈东西向贯穿整个项目区。

  项目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岩层间孔隙水和裂隙水,分布在地表层、根系层和花岗岩层间,花岗岩中有泉水出露。

  1.2 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位于勐海县勐满镇境内,2012年,全镇总人口5149户20636人。少数民族主要是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和哈尼族。汉占人口总数的11%。2012年,勐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2元[4];2012年耕地面积54567亩,其中:水田18743亩,旱地35824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6亩。

  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3.1 土地利用现状数量分析

  根据勐海县勐满镇土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勐满镇辖区城子村土地总面积870.8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50.44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97.6%,是全村土地构成中的最大部分;建设用地面积6.76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0.77%;未利用地面积13.61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1.6%。见图1。

  1.3.1.1 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耕地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村子。农用地利用结构见表1。从表1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他农用地的土地整理潜力较大,特别是田坎,这对于增加耕地面积,有效的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好的基础。

  1.3.1.2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类型包括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建设用地总面积6.76公顷。建设用地结构如表2所示。

  1.3.1.3 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未利用类型包括荒草地和河流水面,未利用地占地13.60公顷,其中荒草地0.66公顷,占未利用地的0.08%,河流水面占地12.9公顷,占未利用地的1.57%。

  1.3.2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城子村的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垦殖率[5]两个指标来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率为97.63%,土地垦殖率为83.2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和垦殖率较高,但由于田间基础设施不配套,土地的耕作潜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对项目区进行土地整理还有一定的潜力。

  2 土地整理前后效果对比变化分析

  2.1 地类变化分析

  2.1.1 项目区用地整理前后变化分析

  2.1.1.1 农用地变化分析

  农用地总面积850.44公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97.66%。从表3看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变化幅度最大。

  2.1.1.2 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变化分析

  项目区内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由于这次土地整理的重点主要是耕地,因此在此次土地整理中,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在整理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见表4。

  项目区内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和河流水面。在土地整理前后,主要是将荒草地整理为可利用的土地,对于河流水面,主要是将其作为农田灌溉的源头,因此,河流水面的占地面积并没有发生变化。见表5。

  2.1.2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来自于对项目区内现有土地的整理,拟开发整理总面积850.14公顷。

  MZ=(1-R1)×(M1-M2)+(R1-R2)×M

  公式中:Mz―整理后净增耕地面积;M―待整理区的原耕地面积(为现状耕地面积与田坎面积之和);R1―规划前的待整理区田埂系数;R2―规划后的田埂系数;M1―待整理区非耕地地类的面积(主要为现状沟渠、道路占地);M2―待整理区整理后必须保留的非耕地地类面积(根据规划后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占地进行测算得到)。

  2.2 布局变化分析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后,按《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项目区旱地统一规划利用为水田和水浇地[6]。同时,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平缓)以及当地耕作要求和习惯,项目区开发后平整为水田和水浇地。

  综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的灌溉排水设计成形似“丰”字形的灌排体系[8]。现状图和规划图见图2。

  2.3 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耕地质量变化通过对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的计算来反映耕地质量在规划前后的变化情况[12]。根据农用地等别计算公式以及云南省勐海县农用地分等成果,计算出项目区土地整理后耕地等别和查出项目区现状农用地的等别范围,见表7。

  根据云南省勐海县农用地分等成果,查出项目区现状农用地的等别范围,详见表8。

  2.4 效益变化分析

  2.4.1 社会效益变化分析

  项目实施后,在项目区内建立起健全的农田灌溉系统,完善的田间道路网络,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耕地复种指数,并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2.4.2 经济效益变化分析

  ①项目实施增加的产值测算。以项目区最适宜种植的3种农作物(水稻、土豆和东升瓜)为例,分析规划区通过土地整理产生的经济效益。详见表9。

  规划前后进行比较,规划后每年的总产值2403.16万元,比规划前增加了471.28万元,规划后新耕地面积为40.18公顷,成本投入按12000元/公顷(大春:6750元/公顷,小春5250元/公顷)计算,扣除所增加成本投入后增加产值382.02万元。土地整理项目总投入资金2489.31万元,项目实施后年总产值2403.16万元,年净增产值382.02万元。   加上1年的建设期,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年。

  2.4.3 生态效益变化分析

  生态效益的变化通过绿色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垦殖率两个指标在规划前和规划后的变化来分析生态效益的变化。绿色植被覆盖率为:

  上述两个指标的增加,保证了土地的透水性,提高了土地肥力,对生态环境、耕地的保护和改善有着极大的作用,为土地资源的良性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3 土地整理后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综合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变化的分析,在土地整理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有所增加,说明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提出来的科学用地方式。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11]。

  通过对城子村的农用地进行整理,社会效益的增加,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可观的收入、增加了农户对土地整理工作的支持,实现了城子村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随着社会效益的增加,经济效益的增加就随之而来。通过城子村的土地整理,提高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实现了城子村的生态可持续。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土地 效果 农村 项目 分析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试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型乡村建设
浅谈双系抚育视角下的离婚对农村家庭抚育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