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研究论文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5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aces new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mission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employ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servic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view of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174-03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了727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据教育数据咨询与评估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每年仍有几十万大学生处于待业状态。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责任与使命。现在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因此本调查针对的是90后大学生。本文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了解了90后大学生在择业时对于工作单位、岗位、工作环境、薪酬等的选择倾向,进而为高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提出相应的建议。

  1 调查过程

  1.1 问卷发放回收

  问卷共有30道问题,5道选择题,22道量表题,3道开放式问题,利用多种题型调查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90后在校大学生,同时调查了部分已工作的90后大学生,以此分析在校大学生和参加过工作的大学生择业观的区别。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10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58份,回收率为90.83%,有效回收率为88.17%。同时访谈了31位企业人士和26位学校教职工,从他们的角度了解了企业对于90后大学生的看法及大学生的在校情况。

  1.2 问卷统计

  问卷的量表题采用了李克特5点量尺作答。测量问卷的反应项1=非常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得分越高表示被测的实际情况与该问题所描述的情况越符合。

  本文主要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各纬度进行确认。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揭示人口统计等变量对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本文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主要用KMO检验、巴特利球形检验、a检验等。

  针对量表题本问卷主要以因素分析法研究,提取因子的方法为主成份分析,转轴的方法是极大方差法,选取特征根大于等于1作为保留因子的标准。删除歧义项目“就职岗位是企业重要岗位”、“工作轻松”、“公司有一定的娱乐设施”、“社会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保留了16个选项。通过筛选最后分析出4个因子,整理为就业规划、能力认知、工作前景、工作环境4个因子。4个因子的解释率分别为17.951%、16.351%、15.339%、13.625%,4个因子的综合解释率为63.266%。

  本问卷用KMO和巴特利检验的方法来检验。KMO=0.852?0.5,说明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巴特利检验的P?0.001,说明问卷效度没问题。在内部一致性分析时,因素1α值为0.764,因素2α值为0.766,因素3α值为0.704,因素4α值为0.754,α值都在0.7以上,可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4个因子中随意抽取两个进行效度区分检验,得出两者的相关不显著,可见问卷的区分效度较好。

  2 调查结果

  2.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被调查者信息如下,性别上,男性(46%),女性(54%);学历上,本科(37%),专科(63%);年级上,大一(29%),大二(31%),大三(21%),大四(14%),已工作(5%)。

  2.2 被调查者择业信息

  根据数据统计得知,大学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上,选择人数比较多的依次是工作(60.63%)、留学(12.54%)、其他(10.10%)、自主创业(9.41%)、考研(7.32%)。希望工作所在地,选择人数较多的依次是一线城市(48.08%)、二线城市(29.09%)、无所谓(12.37%)、三线城市(8.01%)、乡村(1.74%)、四线城市(0.70%)。希望就职的单位类型,选择人数较多的依次是国有企业(30.31%)、外资企业(25.61%)、政府部门(18.47%)、民营企业(12.89%)、其他(9.06%)、合资企业(3.66%)。期望月薪,68.95%的被调查者希望在3500以上,27.37%的被调查希望在2500-3500元。   2.3 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评价

  本次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就业规划、能力认知、工作前景、工作环境4个因子。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4个因子得分均值为就业规划4.01,能力认知4.34,工作前景期4.22,工作环境3.93。

  2.3.1 就业规划明确

  就业规划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职业的规划,自己、家长对于工作的期待,以及在校参加的就业指导情况,这些对就业的影响情况。该因子得分为4.01,说明被调查者有较明确的就业规划,他们对于就业的规划来源于在校的就业指导、父母的建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性别在就业规划上没有显著差异,学历方面存在差异。本科生比专科生的得分高,说明本科生在就业规划方面比专科生了解更多。年级在就业规划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得分从大一到大四有一个逐渐递减趋势,说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就业规划越不重视。已工作的得分比大四的高,但小于大三的学生,可能是参加工作后,学生对于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就业规划比大四的时候更明确。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在就业规划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对于就业规划做得最好,有考研意向的得分次之,其他几项的得分差不多。在做就业规划时,一线城市的得分最高,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到一线城市就业,三线城市次之,二线城市和乡村的得分差不多,四线城市的得分最低。

  2.3.2 能力认知清楚

  能力认知是指学生参加工作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对于自身能力要求的认知。如责任心、独立性、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工作中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该因子得分最高,说明被调查者对于工作所需的能力要求较明确。

  在性别差异上,女学生得分比男学生得分高,说明女学生比男学生在工作中自身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有更深的认知。在年级差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能力认知上有所提高。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在能力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能深刻认识到自己所需要的能力,留学的次之,考研的学生对于工作能力的认知最少。选择一线城市的被调查者在能力认知方面得分较高,二线城市和乡村次之,四线城市的得分最低,表明愿意去四线城市发展的被调查者对于工作中所需的能力认知度相对较低。

  2.3.3 工作前景较重视

  工作前景主要指学生对于工作前景的期待,如工作单位规模、薪资福利待遇、自身在单位的发展空间等。该因子得分较高为4.22分,说明被调查者对工作前景较重视。

  工作前景在性别、学历方面差异不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得分逐渐提高,大四的学生对工作前景最重视,已工作的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还没有参加工作,对工作前景关注度不够高,而大四的学生马上要参加工作,对这些比较重视。已工作的被调查者因为已经参加工作了,对工作前景的期待有所下降。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在工作前景上存在显著差异,考研的学生对工作前景有较高的期待,留学的学生对于工作前景关注度弱一些,其他选择的居中。

  2.3.4 对工作环境要求偏高

  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期望,如工作是否能让人感兴趣、办公环境是否舒适、人际关系是否简单,同事是否容易相处等。该因子得分相较于其他因子较低,得分为3.93分,但该得分高于3分,说明被调查者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偏高。在性别差异上,女学生得分比男学生得分高,说明女生对于工作环境的期待比男生更高。在学历差异上,本科生得分比专科生高,可见本科生更在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年级差异上,大一、大二、大三的得分差不多,大四的得分较高,已工作的分值下降。

  2.4 企业对90后的看法

  对企业人士的调查显示,企业认为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热情开朗,创新大胆,实际工作能力强,但自觉性较差,学习能力强,较喜欢自由的空间,部分人较为懒散。对于工作环境大多数人能较快适应,少数大学生适应性较差。在工作待遇方面大部分人关注薪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较为宽裕的个人时间。企业希望职工拥有的素质为对公司的忠诚度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创新大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5 高校教职工对90后的看法

  对高校教职工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的教职工认为90后大学生有以下特点,对工作要求较高、热情开朗、以自我为中心、创新大胆、较为懒散。学校会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对于90后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充满信心。他们认为90后大学生面对职场的态度是自主性很强,较注重薪酬,更看重发展空间和深造机会,较为好学。

  3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建议

  3.1 提高学生自身能力认识

  在调查学生自认为的就业优势时,提及次数最多的是有责任心、专业技能到位、有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社会关系、专业前景好、有上进心、创新能力强。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注毕业生的素质有强烈的责任心、社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工作的能力、自身的人品素质、人际交往能力。而企业最看重的是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大胆创新。学生的认知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存在一些偏差。学校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学校可以请已经参加工作的学长或其他企业人士来校办讲座,让学生直接与企业沟通,了解最新的职场信息。90后大学生可以对照企业的要求,培养自己的能力,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做事更自律,更勤快,注重创新,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更符合企业的要求,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2 让学生树立端正的择业观

  根据调查得知,选择就业城市时,超过77%的人选择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而很多一二线大城市对人才要求较高,如浙江宁波大部分外贸企业招聘外贸业务员时,要求应聘者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大学英语6级证书,在宁波找到心仪的外贸工作较难。而在义乌的门槛较低,义乌外贸氛围浓厚,外贸公司众多,他们在招人时注重的是能力,对文凭、英语证书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自身条件不是非常优秀的国贸毕业生来说,义乌的机会多于宁波。大城市同时存在房租高、生活成本高的问题,所以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经济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城市工作,而不是一味地选择大城市。   据统计得68.95%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在3500以上,而实际上刚开始工作,实习期间工资在一千多、两千多的比比皆是,学生的期望过高。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给自己做个合适的定位,树立更符合实际的择业观,更好地就业。

  3.3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3.3.1 设计实用的课程内容

  在学校就业指导课指导内容方面,选择的人数由多到少的选项依次是就业形势、职业发展规划、职场规划、职场礼仪、其他。表明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就业形势、其次是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课时。

  本次调查得出与90后大学生择业关系密切的四个维度分别为就业规划、能力认知、工作前景、工作环境。90后大学生在能力认知方面的得分最高,对工作前景期待方面位于第二,就业规划次之,对工作环境的期待得分最低。针对得分相对较低的就业规划和工作环境期待,可以加强引导,如学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时多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让他们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清晰认识。

  3.3.2 对学生进行差别指导

  通过分析可知性别在就业规划、工作前景这两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能力认知和工作环境期待方面,女学生得分比男学生得分高,说明女学生比男学生能表情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女生对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容易处理,工作环境是否舒适更重视。学校在给学生做就业指导时,可以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培训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就业规划和工作环境方面有明显差异,在能力认知和工作前景方面差异不大。在就业规划方面,本科生比专科生的得分高,说明本科生在就业规划方面比专科生了解更多。专科院校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规划教育。在对工作环境的期望方面,本科生得分也比专科生高,可见本科生更在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关于就业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对工作具备更好地心理适应能力。

  不同年级表现出的就业观也不一样,如在就业规划方面,得分从大一到大四有一个逐渐递减趋势,已工作的得分比大四的高。表明低年级的学生对就业规划比较重视,学校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让学生认识到能力认知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校期间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工作环境期待方面,大四的得分最高,他们最为期待,学校可以在学生就业前提供一些企业信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企业工作现状,减少他们对企业期待过高而产生的落差。

  4 结论

  本文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式调查了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就业规划、能力认知、工作前景、工作环境4个因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了性别、学历等在4个因子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建议。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就业指导 优化 指导 高校 就业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