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论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5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力量,对社会的重构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一支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社会年轻力量,能够给我国社会管理新局面带来新的血液和活力。因此,探索和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是时代使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主动承接政府外包服务,形成长效契约关系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管理基本都是由政府一手进行,以一种“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于今天的社会,急需对社会管理进行完善,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由此,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改革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将一部分社会管理任务转让给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代替政府进行管理,营造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氛围。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日益成熟,能够成为社会管理主体的一部分,应积极主动承接政府下放的社会管理任务和服务,努力展现自身优势。

  1.高校党团组织充当联接主体,主动承接政府外包服务

  目前,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将社会管理任务交由社会组织来完成,通过下放、承包或者购买的方式进行间接管理,既减轻了政府负担,又发挥了社会力量的作用。这样的社会管理方式大大推进了社会组织力量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中一支特殊的力量,有着其特殊性和优势,也应积极主动承接政府的任务。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主动承接政府任务途径之一就是高校党团组织主动充当主导和连接者,向政府申请承接任务。高校党团组织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受领导于政府党团组织的,是连接高校与政府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当政府需要将社会管理任务下放或承包给社会组织时,高校党团组织应该积极主动的争取和申请,展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优势,承接政府外包的部分任务,参与到政府的社会管理之中。

  2.高校与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特定公共服务契约化

  高校党团组织积极与政府党团组织联系,主动承接政府外包任务,让政府愿意将社会管理任务承包给大学生志愿服务,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第一步骤。在承接政府社会管理任务过程中,为保证参与管理的实效性和连续性,高校与政府需确定一种契约关系,即一种公共服务契约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政府奠定契约关系,签订合同,明确划分任务和职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承包政府下放的公共服务项目,独立进行决策、运作和承担责任,而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资金由政府提供,服务过程中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检查,同时服务效果由政府评估,整个服务过程按照一系列严格的操作程序,各司其职,保证服务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与政府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能保证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又能得到一些配套的支持条件,不断提升承接服务的能力,取得一种参与社会管理的保证,促进其更快速更长久地参与社会管理,为社会服务。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形成高校社区间常态化合作模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既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探索和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途径是发展必然。

  1.高校与社区联合互动,成立社区志愿服务基地

  一直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在社区展开,只是活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十分单一,缺乏长久性。为了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区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保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管理的常态化,社区基地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党团组织应代表大学生志愿服务,积极主动与社区街道办事处或区委会联络,联合商讨社区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促成尽早成立志愿服务基地。社区志愿服务基地不同于社区居委会,它是以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名义挂靠社区,在社区的援助和指引下进行社区服务和管理,协助社区居委会,并与社区签订相关服务协议。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区的服务以基地为中心,作为根据地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活动,除了开展帮助孤寡老人等常规活动,还可新增一系列活动,例如:设立社区援助热线电话、发放宣传资料、假期咨询或免费辅导、开展教育文化特色活动等,逐步深入社区,协助居委会进行管理,使广大社区居民接受并认可。通过设立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区固定下来,逐步深入社区,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服务内容,定期联系服务对象,及时关注社会需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管理奠定基础,保持服务和管理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2.以社区为依托,创建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应和影响,但是如果要提升层次、扩大规模、深入社会,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树立良好的品牌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形成自身的特色,让社会所熟悉和了解,是其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品牌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从初创期到发展期再到成熟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活动,拓展服务,创建特色服务活动,打造品牌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将优势展现出来,让社区服务和管理呈现多元性。品牌性特色服务活动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大众的需要来确定,将传统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将社会需要落实到点上,利用现代的许多方便快捷的科技手段,如:微博、微信、微公益等形式,把社区连成网络,推广到社会之中。

  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管理的途径,不仅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其更好地充当社区、社会的管理主体提供了条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前提。   三、大学生志愿组织主动联合社会志愿组织,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在社会中,社会组织分为很多类,社会志愿组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社会志愿组织中特殊的一个组织,与社会志愿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共同促进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

  1.加强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联系,形成上下贯通的合作关系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的一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组织性和规模性不够,难以快速的参与社会管理之中,只有不断加强与社会志愿组织的联系和合作,壮大自身,才能加快步伐。在我国社会志愿组织中,最具权威性的就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它是由共青团中央直接领导的,不仅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而且是一个全国性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许多会员组成,机构庞大且有序,并将其实践活动以理论文献的形式进行了出版,是志愿服务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典范。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十分成熟的社会组织,正处于发展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加强与其联系和沟通。各地高校间可形成一个团体,由高校党团组织为代表与各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大学生志愿服务以指导,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的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可争取与青年志愿者协会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参与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吸取经验;同时借助青年志愿者协会拓宽自身的服务范围,扩大社会影响力。

  2.主动与社会志愿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承接政府服务

  社会志愿组织是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对社会管理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志愿组织,正处于发展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可和其他社会志愿组织一起,抓取机会,充当社会管理的主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应积极主动与社会志愿组织沟通和联系,争取双方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可以互相利用各自优势和特点进行合作,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将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行志愿服务,接力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共同来承接政府服务,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既能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成长更快、发展更壮大,又能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一种新型的进步的社会管理方式。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接受高校、政府、社会三方监督,形成的“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其参与社会管理的进程而言,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只有在多方监督之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追求更快的发展。

  1.高校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效果

  监督评估体系是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组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而言,内部监督就是来自于高校的监督。高校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办方,是其领导者和策划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起着统筹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的好坏,直接与高校相关联。因此,为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其更快的融入社会,高校需建立一套内部监督评估机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评估。首先,由高校党团组织制定一套具操作性的监督评估制度,对评估的内容、方式、途径等进行规定,形成一套严格固定的标准,运用到每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其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由学校和各院系派出一至两名指导老师进行跟踪,包括活动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服务态度等方面,实地进行监督和考察。最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后期,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小组提交的活动总结,聘请学校有实践经验、从事实践活动的老师和专家进行评估,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作准备。综合以上,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的发挥,提升其不断加入社会的能力。

  2.政府完善问责制度,对志愿服务绩效进行评估

  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是政府的的职责,对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组织的行为的监管更是必要的,但是政府要把握监管的“度”,正确而充分的发挥监管的作用。政府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特殊性,建立科学的行政监督体系。一方面,政府可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范围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在已有的法律法规中加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同时完善问责制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由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承包方承担主要责任,政府负责进行监管;并且规范相应的操作流程,整合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机关的力量,发挥两者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保持工作部门和环节的畅通。在活动之后,政府组织相关的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绩效考评,考察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实力和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高校统一负责的,政府可连接教育部门相关机构共同进行考评,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作为一项新的考核标准,既是对高校的考评,又是对社会管理的完善。

  3.社会承载志愿服务实践,形成志愿服务有效反馈机制

  任何志愿服务活动和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展开的,其效果好坏直接的体现在社会之中,社会民众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反馈。因此,要确定一套监督评估体系,社会的反馈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社会公众的调查访谈。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最常规的活动就是在社区中进行,服务对象都是社区民众,社区民众的支持与否直接体现着服务质量的高低,社区民众的反应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最直接的反馈。因此,在活动之后,应该对接受服务和管理的民众进行调查和访谈,得出第一线的反馈资料。第二,地方媒体的监督。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必定通过一定的规模、内容、形式展现出来,地方媒体可以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通过地方媒体将活动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这是一种更直观更客观的监督方式。第三,社会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在西方,已经成立不少的专业评估机构,由专门的评估专家组成,专门对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下放管理任务的对象进行评估。目前在我国,这样的机构十分少。政府应尽快培育出一批专业评估机构,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反映给政府,向社会公示,公开透明的进行监督评估,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

  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要真正的发展和成熟,需要接受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评估,不断吸取经验,接受建议,真正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为社会管理做出贡献。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 志愿 途径 有效 大学生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