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教育研究??论文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教育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7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43-02

  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是当代志愿者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时代精神的表现。我国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但是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严重匮乏,虽然很多大学都建设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但是志愿组织结构和志愿活动的持续性等都存在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志愿服务。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志愿精神,首先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志愿精神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优化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模式,将志愿精神教育常态化,以此来改善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真正理解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的教育,要建立在大学生理解志愿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大多存在较大的误区,将志愿精神简单地理解成为他人或社会做好事,志愿者应该是那些好心人,志愿者服务是个人道德的体现,片面地理解志愿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扶危救困、乐善好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志愿精神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伴随西方思想逐渐传入我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人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通常是来自看到的志愿者活动等。我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志愿精神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包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志愿精神没有在我国大学得到全面推广,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途径,使得他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二)志愿服务缺乏自觉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这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在我国大学志愿者活动缺乏稳定性,虽然很多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但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尤其是在大三开设专业课后,为了得到足够的学分,大学生很难挤出时间参与志愿服务。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出现了一定的功利化,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往往会得到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应,而对于探望福利院等影响较小的公共服务事业,且需要长期默默无闻服务的项目,很少会有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坚持下去。

  (三)志愿者组织行政化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重视,在志愿者组织机构建设和志愿服务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有利政策,在各级团组织和党组织的支持下,志愿者组织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志愿者活动通常声势浩大、反应迅速。这样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显然与志愿精神不符,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独立发展。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组织力量的限制,如果得到了力量较大党组织或团组织的支持,那么志愿者活动的行动力就会较强,而大学生作为志愿活动的主体,自身的内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没有真正形成服务意识,主动性较差。

  (四)缺乏相应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虽然大学和社会普遍意识到了志愿精神的重要性,提倡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但是大多都是精神上的鼓励,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奖励。大学生的课程时间不固定,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容易和上课时间发生冲突,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参加志愿者活动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因此老师和身边的人都不会支持请假去参与志愿者服务。在学习成绩为主的高校中,很多学生认为志愿者活动会耽误学习,毕业后找工作时,志愿者的经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社会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对志愿服务参与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教育对策

  (一)深入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

  联合国志愿者组织提出,志愿精神是人们自发的,不计较收入和报酬,能够推动社会进取、人类发展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人民大众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3]要想深入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首先要放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标准。是在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自发回报社会,产生的一种奉献,在理解志愿精神时,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助人为乐,要看到志愿精神更深的内涵,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自身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责任和义务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志愿者活动是大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改善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对所学知识运用的过程,将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志愿精神是人的内在道德,是人价值观念的体现,一旦形成了志愿精神,对自身会具有很强的道德约束力,激励人们持续地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道德是个人发展生存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适应现实社会,在实际的大学志愿精神教育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日本大学的志愿精神教育中,强调活动的体验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到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志愿精神与个人道德标准密切相关,也需要成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参与和思考,才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志愿精神,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马上就要走向成熟,他们容易接受先进的文化和食物,但是思想和情绪不够稳重。进入大学的初期,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参与非常积极,但是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刻,如果没有正确地进行引导,就可能会受到志愿服务中工作分配、服务对象等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经过了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注重现实利益,又有远大的抱负,社会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不同,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实践教育,让具有志愿精神的学生去感化其他学生,结合理论培训等方式,使大学生能够自发地关心他人,产生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活动没有功利性。

  (三)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

  目前我国党组织和团组织是促进志愿服务的重要方式,正是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支持,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自由发展和独立运作,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必须得到社会、企业各方面的支持,使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可以长效的发展下去,持续地组织志愿者活动。大量的实践表明,非营利性组织要想取得成功,组织建设和管理制度非常重要,现在的大型赛事等活动中,选择志愿者组织时,组织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非常重要,大学生要想积累足够的经验,有必要在组织建设中,大力培育管理者,同时制定志愿活动的时间表,定期的组织志愿服务。

  (四)制定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依靠大学自觉性显然很难实现,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荣誉激励为主,适当地结合加分、保研、入党依据等实质性的激励策略。政府部门可以拨款,对于一些特定的志愿项目进行财政上的补贴,这样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参与,尤其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对于志愿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是受到家庭条件因素的影响,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兼职补贴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如果有了经济收入,相信他们都会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普及程度较高,政府愿意给予扶持,企业想塑造良好的形象,而志愿者组织是人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媒介,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我国大学志愿者教育,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在传统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与一些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教育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研究 志愿 精神 大学生 研究 大学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