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化学课堂中的低碳生活教育论文

化学课堂中的低碳生活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0

化学课堂中的低碳生活教育

  现行的化学课本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述环境问题,但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接下来,笔者结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案例,来谈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精心准备实验,有的放矢,不失时机地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课本里,特别说明了Cl2的制取必须在密闭的环境下完成,这是因为Cl2具有较强的毒性。在Cl2、SO2、 浓H2SO4、HNO3等实验中,特别是分组比对实验中,如果学生没有处理好实验尾气,而把它直接排放进入空气,就会污染实验室内的空气,危害实验者的健康。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改进实验装置等。

  如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NO时,教师可以把实验步骤改为把1ml左右的稀硝酸加入放有一小块铜丝的试管中,然后立即用带有两根导管(一根导管中间用一橡皮管连接,在橡皮管上夹一个止水夹;另一根导气管橡皮管上夹一个止水夹的另一端,插入盛有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此时,生成的无色气体是一氧化氮NO。继续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让空气进入,可看到无色的气体一氧化氮 NO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打开止水夹,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气体则通过导管,进入NaOH溶液中。这样一来,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这个实验改进的灵感来源于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智慧结晶,而这一改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也纷纷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步骤和过程,并设定了几种方案,最后经过师生讨论,选定一个最优方案。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

  二、联系化工生产工艺,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

  在教学制硝酸、硫酸、水泥以及冶炼钢铁等化工生产的内容时,教师都可以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接触法制硫酸

  接触法制硫酸的实验会产生SO2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甚至会引起支气管炎、气管炎等上呼吸系统的疾病。在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中,就有4000多人死于与SO2有关的有害气体中。此外,SO2 还会造成土壤、湖泊、河流的酸化,致使植物及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不仅让可以学生了解到各类有毒气体的危害,而且意识到有效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净化有毒气体的必要性。

  如在溶解SO2的实验中,笔者使用氨水来完成实验,可生成亚硫酸铵,制成生产氮肥的原料。这样一来,就能变废为宝,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充分利用了原料,同时还能进一步向学生阐明:从化学角度来观察,世上的任何物质都是“宝”,只有暂时未被利用的物质,没有不能利用的“废物”,一个工厂的“废物”可能是另一个工厂的宝贵原料。

  2.制水泥

  在工业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危害众所周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所有的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周边工厂全部停业,就是为了降低粉尘的污染。现在,大多数水泥厂都安装了除尘装置,回收粉尘、粉煤灰、煤渣,然后利用回收废料混合制成建筑用的墙砖,实现了废物的高效利用,减少了普通黏土砖的使用,保护了土地资源,改善了环境。

  3.炼铁和炼钢

  在炼铁的过程中,高炉煤气内含有粉尘和一氧化碳CO等有害物质。一氧化碳CO被人体吸入后,会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可能导致人的神经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损伤人们的身体,甚至导致人死亡。因此,在高炉煤气排空前,必须先除尘,回收一氧化碳CO气体。此外,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含有氧化铁粉尘和高浓度的一氧化碳CO,所以必须净化、回收与综合利用,以防止其排入空气,污染环境。如回收的氧化铁可以运用于炼钢,富含高热值的一氧化碳CO可作为化工原料或燃料。

  三、结合当前环境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成为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了第二次环保浪潮。化学作为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高考化学就非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与石油、煤化工等相关的环境问题出现率高达95%以上。如2014年高考化学试卷有一道选择题就考查了臭氧层被破坏的问题。

  随着高考新方案的改革逐步推进,化学这类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考试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重,所以教师有必要把这类知识引入课堂,向学生普及。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等气体,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它到达地面,然后大量吸收后,地面长波又反射回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目前,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所以人们必须采用新措施来控制温室效应的生成,致力于削减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找到新的可替代能源,并且加大植树造林的面积,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能有效吸收短波紫外线,过滤掉99%以上的紫外线,护佑着地表各种生物的繁衍和生长,而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就是氯氟烃。世界各国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为控制和淘汰破坏臭氧层的氟物质,各国都鼓励人们使用无氟冰霜、代氯致冷剂等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地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慢慢愈合。

  3.酸雨

  现在,国际上公认,pH值小于5.6 的酸性降雨、降雪、浓雾统称为酸雨。其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它会造成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及林木的生长;②它流入河流湖泊,会使沿线地表酸化,污染水源,危害渔业生产;③它会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文物等;④它会影响人体健康。

  四、结合新闻时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关心新闻时事,了解与环境问题有关的解决方案。如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教师可以借这则新闻,向学生介绍哪些危险品会爆炸,其危害是什么等,从而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环保意识,是当今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化学课堂中的低碳生活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 化学 教育 生活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