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6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管理部门出台了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如教育部“高教三十条”、“2011计划”、北京市教委“高教二十四条”等,将解决矛盾的努力放在了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地方应用型高校以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加强和创新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艺术类教学更注重教学方法和实践,有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教学管理中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专业如何发掘自身与其他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因此,创新和探索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育人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艺术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发展空前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发展的相对落后。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艺术类专业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毕业后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其次,学生设计的作品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作品缺乏新技术的支持、商业感染力差。出现这两种情况,重重的打击了学生创作和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各大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都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师资建设,通过访学、交流、各种培训,教师的设计作品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然后通过课堂虚拟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二是,加强学生的交流学习,到境内外一些设计类专业名校去交换学习,了解最先进的行业动态,掌握学习方法,便于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三是,应用以赛促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参加设计类比赛时,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2 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高校创新组织形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大学是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场所,借鉴跨学科研究的?验和成果,通过跨学科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项目建设,反哺和促进本科教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跨学科教育策略。高校在新形势下,要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不断拓展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学院拥有设计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设有7个本科专业,学院以传承民族文化、探索艺术真谛、服务文创产业为使命,以“文创引领、创教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为特色,将“文化传承、创意引领”的文化创意设计(创作)领域作为发展方向,采用教师的研究创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本文结合艺术学院近年来在探索实践育人模式上的经验和成果,提出几种新的实践育人模式。

  2.1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育人模式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结合艺术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选择在本地区知名度高、有社会影响力,且能够积极支持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化创意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职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双方合作稳固,基地接待能力强,便于教学组织安排等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本科生校外实习实践的重要途径。例如笔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就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圆明园、颐和园、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等文创企事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展项目进行文创作品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基地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家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弥补了高校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2.2 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

  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的做法是将教师的研究创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教师的艺术实践项目和研究课题本身就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习内容,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创作研究,建立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工作室,设立本科生艺术创新实践孵化项目等,并为本科生参与教师创作研究项目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本科生实习实践的新途径。北京市教委启动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就是旨在引导高校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创作研究中往往有需要大量本科生参与的迫切需求,因此,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成为应用型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的桥梁。

  2.3 跨专业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今学科发展早已经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导向”。这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从相对封闭式的专业教育模式转变为多专业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协同创新理论下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便是跨专业协同实践模式。

  目前高校实践课程注重本专业领域某一技能的训练,授课模式也多以一名教师面向一个教学班的授课方式为主,忽视了各专业间的相互合作,跨专业协同实践模式就是为了打破彼此分隔的垂直学科专业划分,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形式,注重多专业交叉融合。例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网页设计、交互设计课程,当与计算机科学专业该门课程联合授课时,使得网站建设中的美工设计师和程序员计得到默契的配合,整个实践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表演专业的毕业剧目演出为服装专业的服装定制、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策划、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影视合成编辑课程提供真实的实践素材;产品设计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联合开发“北京礼物”旅游纪念品、文物博物馆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等等。   2.4 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重要补充和延伸。结合艺术类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各类实验室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实践,坚持“个性发展、自主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强调艺术与技术结合,创意与生产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在2015年获批为北京市示范性大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基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一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项目”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一阶段以开展名师讲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第二阶段通过开展递进式的学科竞赛活动和实施艺术创新实践项目培养艺术创新能力;第三阶段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对接的阶段。为了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完善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实施学分制为载体,将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体系,通过多位一体的多元化方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 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实施策略与保障

  高校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确保制度、时间、场地、经费、师资方面的保障措施,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实践育人体系。

  3.1 转变观念,系统规划实践育人体系

  在本科教学中要树立起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将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导向型”转变为“能力导向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以完善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实施学分制为载体,实现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系统优化,将第一、第二课堂统一纳入学分制的管理体系,使必修与选修相协调、课内与课外相贯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3.2 建立跨专业管理组织

  目前地方高校内部组织形式多为“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便于以纵向分割的专业为单位的教学组织管理,在实施跨专业协同授课时,多个专业、学院的介入,在教学组织、经费投入、场地协调等执行层面留下了诸多难题。为满足跨专业联合授课的需要,校教务处层面的统筹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成立由校院教务人员参与的跨专业授课协调小组,发布教学协作信息,快速协调教学场地设备等,全程保障跨专业授课的顺利实施。

  3.3 建立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现有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下,学生选课选老师的自由度小,一名老师对应一个教学班的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灵活参加实践。这就需要对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建立课程替代制度,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认可后,学生可通过参加专业竞赛、教师创作研究、企业实习等途径取得一定学分,替代课程学习;第二,化整为零的教学组织形式,允许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定教学班选课人数,允许教师将教学班拆散成若干项目小组,以便于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第三,鼓励成立跨专业项目小组,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弥补单一教师指导的不足,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同时采取鼓励学生志愿报名参加的方式,选拔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的学生加入项目团队。

  3.4 建立高水平的实践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实践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高校需要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鼓励专业教??承担与行业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题,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完善中青年专业教师每个聘期内到行业企业定期挂职或培训的实践制度,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聘任一批文创产业专家或具有特殊成果的民间艺人、艺术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各专业实现1/3的专业必修课程1/3教学内容由业界专家讲授;开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工作,针对担任专业实践课程,有企业行业任职经历,且承担应用研究项目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待遇。

  3.5 经费保障

  为了保障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应为本科生的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制定经费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经费专款专用。北京联合大学制定了学生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实践教材及讲义项目;高水平外聘教师讲学专项基金、建立学生学科竞赛专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专项;艺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日常运行经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专项建设经费,以及院级艺术创新实践项目,艺术创作项目工作室等十余项与实践教学体系相匹配的专项经费保障体系。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实践 本科院校 教学模式 艺术类 综合性 本科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