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论文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06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4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总书记的讲话,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说,生活化是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由路径。如何在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和思想特点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构建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理论依据进行简要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及其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又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还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正是在主客体的实践关系中,主体才能逐步实现对客体(事物)的全面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主体也会不断深化对于客体(事物)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主体的认识也会得到不断的检验,实践构成了检验主体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可见,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同时,实践也是人类特殊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方式。人的一切,包含其生存状态的异化及其扬弃,都是在其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和完成的。“人是生活的主人,生活是人的生成过程,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方式。”[3]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启示: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生活世界是教育对象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教育对象在客观世界中所获取的真理性认识必须根植于其中,?x予其以丰富的素材。教育活动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对象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生活世界的感悟和理解。“一个人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一旦被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得到强化。久而久之,经过多次反复加工,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和态度,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念”[3]。一般而言,通过理论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通过情感陶冶可以使他们产生与观念相应的情绪性体验,在情绪性体验的推动下,大学生通过行为实践把相应的观念或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某些价值观念的内化,有时并不一定都是说理教育和情感陶冶的结果,而是常常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在行动性体验中逐渐形成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连通”理论与现实,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坚定信念,养成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大学生观念和信念的形成。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培养感情、坚定信念,最终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高度关注人们的社会实践,将教育活动与人、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二、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1.个体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过程。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潜意识模仿阶段。一般从出生到十三四岁,这一时期,儿童和少年的观念和态度主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家长、老师的教导、评价或示范。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和体验比较具体,往往会随着外部影响的强弱而发生改变。二是价值观的萌芽阶段。一般是在十五六岁的青年初期。这一时期,随着个体生活空间的扩大和阅历的逐渐丰富,个体开始关注社会与自身,尤其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产生了兴趣,在个体的意识中,开始萌芽出一些观念性认识,但还不够稳定。三是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一般在十七八岁左右,随着个体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个体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不断强化,他们已经能够主动思考人生问题及相关社会问题。这也使得前一阶段刚刚萌芽的一些观念性认识得到强化并巩固,继而产生一些较为稳定的社会性观念和生活态度。但这一时期的价值观还不够稳定,也最容易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四是价值观的确立与稳定阶段。一般在二十岁左右以后,一个人的价值观就开始逐渐确立和稳定起来。但个体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深入与发展,个体的价值观依然会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机制[4]。其一,个体价值观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发生是个体在自身需要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个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及利益关系调整而进行的。其二,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主要包括四个因素,即政治经济及其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外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导向和各类教育的强化。其三,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心理机制。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等价值行为,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的集中体现。   2.价值观教育的一般规律。我国学者傅维利曾经总结了价值观教育的几条基本规律,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儿童、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其总的发展趋势是儿童、青少年逐渐由“自我”转向“社会”,形成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二是在儿童、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价值冲突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价值观教育要想取得较为稳定的教育效果,必须与其他教育活动,如情感教育、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同步进行[5]。

  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理论的启示: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外部因素的制约,也有个体内在心理机制作用,同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切实把握并遵循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从内外两个层面强化教育的作用。

  三、生活教育与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启示

  从中外教育的历史来看,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研究由来已久。从西方国家看,以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 “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从我国来看,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将生活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这些教育思想为生活德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生活德育强调“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6]74,认为,“有道德的生活”不是纯粹的道德生活、并不一定是道德成为关注焦点的生活、是可以在道德上做肯定评价的生活、是自主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生活[6]74-81。

  生活德育意味着德育范式的转换,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的要实现由培养“伦理学者”到生成“有道德的人”的转换;德育内容要实现由“大德育” “小德育”到与生活的综合;德育过程要实现由“搬砖式”、失去自我到过 “有道德的生活”的转换;德育思维要从专门走向整体;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上强调所有人都是主体,又都是对象[6]89-101。

  生活德育认为,德育的起点是人的生活,日常生活世界是?r活的人文世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校德育,应当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具体生活形态和生活状态,理解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困惑与问题,从而使德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联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意义的引导,切实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

  生活教育与生活德育理论的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思想教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7]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的形式来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四、教育模式与德育模式建构的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教育模式的建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要求。我国学者查有梁[8]认为,教育模式的建构有两种方式――定性建模与定量建模。他认为,教育建模大多数是定性建模,主要包括:明确建模目的、寻找典型实例、分析归纳实例的典型特征、确定模式表述的关键词、给出模式简要定性表述、具体实施模式、形成模式群和对所建构模式进行总结评价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程序。在教育模式建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要点:一是要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准确把握模式的主要特征;二是要通过建模目的的明确和典型实例的分析,准确把握模式的教育过程;三是要确定模式的关键词语,并进行简要的定性表述;四是要通过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总结检验,形成具有“系列性”特点的子模式群。

  德育模式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德育模式研究是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或知识形态,它既区别于教育理论,又区别于教育实践,同时又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过渡性质的知识形式,它是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不能替代的独立的研究形态。”[9]104-105德育模式的建构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实践的观察,出现一种德育模式的设想。”二是“从德育理论出发去构想一种德育模式。”[9]131由此就会形成德育模式两种基本类型,即理论模式和应用模式。这两种德育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理论模式不是非常具体的操作模式,而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比较宏观,是实践想象的依据。应用模式应包括达到的目标、具体内容、专门概念、实施手段等等,是可以操作的行动系统。”[9]131从德育模式建构的一般过程[9]132-142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构鲜明独特的价值概念,就是要提炼特定的理论术语和概念范畴,并以此对所建构的德育模式进行逻辑阐释;二是要建立结构性的操作系统,这是德育模式区别于一般教育理论的本质所在,包括若干连续性活动的程序、方式和策略;三是形成德育经验的普遍形式,以此来促进教育经验的交流和对话,使经验变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形式,并可以适用于其他具有不同背景的教育环境

  教育模式与德育模式建构相关理论的启示:教育模式与德育模式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其实际包含了教育理论的“行动化”和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化”两个方面。教育模式与德育模式的建构有其基本的理论性、程序性和结构性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建构,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切实把握模式建构的理论性、程序性和结构性。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价值观 依据 核心 理论 模式 价值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