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构建研究论文

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构建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08

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2-0134-03

  1 MOOC与翻转课堂

  1.1 MOOC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可翻译为“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免费、优质的名师课程呈现给所有具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的在线支持。MOOC于2008年被首次提出,2012年被正式引入中国,并在中国迅速发展,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MOOC平台有慕课网、酷学习以及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等。

  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具有以下特征:①规模化。体现在注册的学习者人数众多、参与的教师团队数量众多、参与MOOC平台建设的高校数量众多以及可选择的网络课程数量众多等方面。②开放性。体现在学习者的有教无类、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等方面。③网络化。体现在教育形式的灵活多变、教育费用的经济实惠等方面。④创新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学习方式的众包交互等方面[1]。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给教育技术带来革新,还给教育理念、教育思路、教育形式等带来深刻影响,但与传统课程比较,MOOC存在以下不足:①缺乏传统课堂中师生营造出来的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②缺乏传统课堂中学生在同一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集中学习产生的感染力。③缺乏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及时教学反馈。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各种视频或者阅读电子书等形式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答疑解惑、钻研创新的学习目的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于2007年被首次提出,于2012年被引入中国并逐渐发展壮大。

  与传统课堂比较,翻转课堂具备以下特征:①教学信息准确明晰,容易理解。②教学过程重新建构,先学后教。③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2]。目前,翻转课堂在国内推行时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教学视频的制作技术有限,容易出现优质视频紧缺、配套资源不完备等问题。②网络环境、网络技术尚无法完全支撑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容易出现教学监控力度有限、师生交互性差等问题。

  1.3 MOOC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MOOC和翻转课堂都是信息技术快速更新和信息网络广泛推行下的典型产物,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要想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技术保障是首要条件,MOOC平台具备的强大功能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成熟的网络环境和强有力的学习平台支持,可以让学习者观看到短小精悍、质量上乘的教学视频。MOOC的交互性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测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而翻转课堂保留了传统课堂的教育优势,能够营造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弥补MOOC在教育领域的不足。因此,伴随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MOOC时代下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普及将会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3]。

  2 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2.1 应用体系

  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的应用体系由实践主体、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四大要素构成(见图1)。翻转课堂的中心是实践主体,信息技术是实践主体的技术保障,教学内容是实践主体的资源保障,教学环境是实践主体实施交互行为的活动场所。

  2.1.1 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包含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和高校学生两大部分。其中,高校学生作为自主学习者,通过主动内化的途径来学习、掌握新知识,这是实践主体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信息素养课程为之服务的重点所在[4]。因此,把握好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尤为重要,这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翻转课堂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均要以高校学生为导向,实现有的放矢。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主要承担课前学习资源的筛选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开展以及课后学习的辅导解惑等任务,在课程教学中起引导、辅助作用。2.1.2 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非常大,因此翻转课堂的构建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还必须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好能够适当穿插教师示范、“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形式,二者进行优势互补、有效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5]。

  2.1.3 课程内容。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次[6],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也必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分专业、分年级地实施:①大一阶段确定信息素养初级教育目标,即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基础知识以及图书情报相关知识等信息素养基本知识。②大二阶段确定信息素养中级教育目标,即重点学习、掌握基本检索技能、检索方法以及检索策略等。③大三、大四阶段确定信息素养高级教育目标,重点学习、掌握综述、研究报告的资料收集、撰写以及课程设计与写作等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知识(见表1)。

  信息素养高级教育目标大三、大四学生撰写综述、研究报告以及课程设计与写作了解专业学科信息源、信息类别;了解常用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编制检索表达方式;能够对本学科的文献内容做出评价;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术规范、开题前的立项查新,完成本学科的学术论文;具备就业相关的信息素?B等。

  2.1.4 教学环境。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主要依托实体和虚拟两大教学环境。实体教学环境包括传统的教室课堂、宣传窗以及电教设备等,虚拟教学环境包括高校图书馆主页、MOOC平台、社交媒体等。翻转课堂尤为强调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并且把教学互动拓展至课前或课后,这就可以看出虚拟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BBS、QQ群等网络平台,建立信息素养课程的专业论坛或群组,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可以在以上平台中搜集、汇总学生对信息素养课程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总结反思,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在大量使用网络教学环境的同时,课程也不能忽略对实体教学环境的应用,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和实践手段也对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7]。   2.2 实施流程(见图2)

  2.2.1 课前阶段:自主学习新知。在课前阶段,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确定教学主题。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资源建设现状,确定每次翻转课堂的教学主题。②选择教学资源。依据教学主题选择课件、视频、音频、文字等教学资源,可采取自行制作、在MOOC等网络平台筛选、其他途径获取这三种方式进行。③教学信息推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教学主题、教学资源、课前作业等教学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8]。同时,高校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①学习教学资源。积极了解每次翻转课堂的教学主题,主动学习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发布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开展拓展式阅读。②完成课前作业。学生在学习教学资源后,要及时完成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以了解自身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未能充分掌握,可再次或多次学习相关教学资源。③教学内容解惑。如若还存在教学疑问,学生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主页、MOOC平台、微信、微博、BBS、QQ群等各种网络平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或反馈给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以求及时解惑。

  2.2.2 课中阶段:实现知识内化。在课中阶段,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复习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再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这对于未看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于已看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复习机会。②讲解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并详细介绍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③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组织相关课堂教学活动,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测验提问、小组讨论、分组作业等,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知识内化[9]。同时,高校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①复习教学内容。按照要求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重新梳理,加深认识。②提出教学疑问。提出自己前期学习时未解的疑问,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一起探讨问题的答案,最终实现共同进步。③参与课堂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参与活动项目的实施,把理论用于实践,在活动中完成知识内化。

  2.2.3 课后阶段: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后阶段,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①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做适当调整。②完善教学资源。随时更新相关网络环境发布的教学信息,并且整理完善教学资料,创建知识库。③继续跟踪辅导。保持网络环境中师生的互动频率,解答学生在课后还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同时,高校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①使用教学平台。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以此来确定自身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继续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分享学习成果,互相解答问题。②完成课后作业。及时完成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了解自身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未能充分掌握,可再次学习相关教学资源。③教学意见反馈。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促使图书馆员(或专职教师)尽快了解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

  3 结语

  把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MOOC时代的高校信息素养课程,首先要对MOOC、翻转课堂等相关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翻转课堂在构建过程中要坚持主体性与独特性相结合、完整性与规范性相结合、创新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大构建原则。最后,翻转课堂构建过程要尤为关注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转变问题,这样才能够构建有效的翻转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MOOC时代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翻转课堂”构建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素养 课堂 高校 课程 时代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