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论文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25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6.03.024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在资源环境约束前提下实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据。“两型社会”既作为资源要素和载体要素市场实现的约束系统,又作为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建立了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为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路。[1] 笔者认为在“两型社会”视角下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准确评价,研究它们适应和融合程度对建设生态型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随着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众多学者将研究焦点逐渐从单纯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系统转移到研究绿色创新能力的关系上。早在1994年,Braun和Wield就提出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所使用的技术和工艺,以及生产出绿色产品的能力。[2]随着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深入,对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关注。张江雪、朱磊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约束,运用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环境因素有利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结论;[3]毕克新、王禹涵则从制造业FDI流入的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得出FDI流入对其绿色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4]周力对中国绿色创新使用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发现资源禀赋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良性互动;[5]韩晶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6]虽然诸多学者针对绿色概念与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但大多是针对资源约束和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层面进行展开,没有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既是创新的投入要素也是其产出要素,且研究方法大多采用的是非参数评价方法和空间计量分析,难以反映资源约束与环境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和协调性。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因子分析法来考察创新能力各个要素的综合作用,并原创性地将“两型”可持续能力纳入其中来探究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水平,为“两型社会”和区域绿色创新系统的融合、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选取

  (一)指标选取

  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针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每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及创新绩效五个方面来构建指标框架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笔者借鉴以往相关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结合“两型社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求对省域数据指标进行取舍,分别从“两型”可持续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转化能力、保障能力中选了13个极具代表性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

  1. “两型”可持续能力。在创新体系框架的构建中,学者往往很少考虑可持续创新能力,尤其是资源友好能力和环境节约能力。技术创新低碳化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模式。为此,生态效率是反映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治理效果是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是实现“两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若忽视资源环境在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则难以全面反映绿色创新能力,将可持续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其中,更能体现其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2. 创新资源能力。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物质资源。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是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主要依据,承载了其发展趋势和可能的作用空间,且基础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大多数源于其资源投入能力,为此人力、财力及物质投入强度可衡量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3. 创新产出能力。产出能力的形式主要包括论文、著作、专利和专有技术等。专利是前期创新活动产出和后续创新活动的阶段性体现,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主要源头;论文是科技成果产出以书面形式展现的潜在状态。因此,将论文数与专利申请量作为测度绿色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

  4. 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转化是对创新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途径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活动,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从知识溢出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两方面进行考察,更能体现创新转化能力的活跃度。

  5. 创新保障能力。良好的融资能力与宽松的创新环境是创新保障能力的主要体现。融资能力是创新投入的重要支撑,政府支持是营造浓厚创新氛围的主要组织者,从政府支撑能力与融资能力来衡量创新保障能力更为直观、科学。

  (二)研究方法选取

  绿色创新能力的测算方法很多,研究者采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关联矩阵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及熵值法等。测算方法各有优劣,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基于人为确定权重前提下进行评价,带有主观色彩;因子分析和熵值法则基于指标本身对总体的重要程度来客观确定权重。笔者基于评价结果可靠、直观、科学、可操作性较强等方面考虑,选定了因子分析法。此方法不仅能综合考量绿色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避免人为主观偏差,且能整理归纳出各个因素的综合因子,使评价结果更具参考性。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比较分析

  本文数据全部来源于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研究对象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西藏统计数据严重缺失,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弥补,故剔除西藏。

  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原始处理及分析,在 Bartlett球形检验中,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5%;KMO值为0.71,适合做因子分析。提取因子个数时,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三个主因子,主因子贡献率是指该因子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量,三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2.997%,即前三个主因子涵盖了分析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充分反映出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信息。

  为了便于对因子载荷做出合理解释,可以进行正交旋转处理使其结构简化。由于考虑到原始数据可能存在正相关,故采取方差极大斜交旋转。由表2可见,第一个因子主要与研发人员占比、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比、研发机构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有关,反映的是创新人力、经费、设施及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创新元素,可称为创新基础条件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与专利受理数、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额、一般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增长率有关,可称为绿色效益综合因子;第三个因子则主要承载了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占比、政府资金占比及其他融资资金占比等指标,可称为产出外部影响因子。

  以主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加权计算因子总得分,可得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从各个区域得分排序来看,基础条件因子得分与绿色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呈现高度一致性,基础条件的投入强度直接影响着创新效率水平。产出外部影响因子得分则与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呈反比,这表明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高的区域,其科技经济产出受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自主品牌效应支撑,对政府扶持资金和对外融资的依赖性不强。

  绿色效益因子排序总体符合绿色创新能力的综合水平,说明自主创新行为对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能形成良性互溶的循环互动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位居前三,北京却位居第四。北京位于京津冀发展中心,由于前期经济社会发展忽视了资源环境容量承载力,导致如今成为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较为尖锐的地区,绿色创新能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综合各个地区区域在绿色创新综合因子得分结果,本文将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综合得分区间在7.13-36.2之间,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天津、山东,为创新领先型区域;第二类得分在4.3-6.93之间,包括湖北、海南、福建、辽宁、陕西、四川、湖南,为创新优势型区域;第三类得分在2.14-4.25之间,包括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南、宁夏、山西、江西、河北,为创新发展型区域;第四类得分在0-2.09之间,包括甘肃、新疆、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青海,为创新后进型区域。具体区域分布如图1。

  结合绿色创新能力评价的区域分布图(图1)可以看出,绿色创新能力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且呈现省际集聚效应。创新领先型区域基本被东部省市囊括,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北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中心,创新资源丰富,承载着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我国优质创新资源集聚地和高端创新成果扩散中心。以广东、江苏、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绿色创新能力领先归功于对外开放度和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活跃的市场经济支撑了“双创”氛围。不得不提的是重庆,在绿色创新能力评价中得分领先,与其活跃的协同创新合作不无关系。然而,北部沿海地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能力与东部沿海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绿色创新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教育创新资源丰富的四川、陕西及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和东部沿海的辽宁及福建、海南。其中,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是我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区域,受地理位置限制其对外开放程度不及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差距,因此,其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内源供给的支持。[7]创新发展型区域有一个共同特点,其区域位置大多处于领先区域与优势区域的“夹层带”,且绿色创新的载体(高校、科研院所)等各创新构成要素都未形成突出优势。黑龙江、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前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过度透支导致绿色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区域后进型区域都集中在绿色创新能力最薄弱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难以形成与创新能力良好互动的局面,且科技资源自由市场流动,致使无论从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方面都难以支撑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需要。从绿色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布来看,除了甘肃省创新资源较为集中外,其他省份都较为薄弱。

  四、相关启示

  构建完善的区域绿色创新系统是提高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破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逐步深入,一方面,各地区要拓宽创新目标,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把绿色自主创新作为实现“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重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导向,并深度推进区域科技分工。“两型社会”中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制约对绿色创新能力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比拟的至高要求,在其约束条件下我国绿色创新能力呈现出显著的省际集聚区域特征,为此应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水平及当地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创新战略部署。

  (一)创新领先型区域:深度推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以北京为首的北部沿海地区应注重基础研究和高端技术突破为主,力争培育出国际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扩大技术的对外辐射能力,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如何深度推进绿色技术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将研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是北部沿海地区的首要任务。北部沿海地区应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协同度,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准。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的集聚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严重导致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其碳排放量一直位居前列是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资源型”严重缺水及人口、产业、交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为此须打破行政壁垒约束,充分发挥学研优势,通过知识创新扩散机制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升级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利用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最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解决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构建绿色创新的良好循环机制是主要出路。

  (二)创先优势型区域:绿色技术推广与活跃创新个体应用相结合

  相比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自主品牌的构建、对关键技术掌握和如何实现与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的结合则是该地区的重大课题。创新优势型区域应充分发挥内生技术支持作用,注重绿色技术供给与活跃的创新个体有效结合。

  1. 扶持民营科技企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创新氛围活跃,为此应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校办企业和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推进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研发领域向绿色产业倾斜,加大对绿色创新类民营科技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支持扶持力度,为高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2. 拓展多渠道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研发投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偏低,仅仅约为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只有大力增强企业绿色研发投入才能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社会资本流动性强,因此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投融资需求,企业应重视研发资金投入的长效性和针对性,重点提高绿色研发经费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研发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此同时,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好财政金融、人才等各方面优惠政策,从而保障企业绿色研发投入规划得以顺畅实施。

  3.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绿色创新氛围,为活跃创新个体与创新环境有机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三)创新发展型区域:协同创新绿色技术合作

  创新发展型区域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创新领先型区域与创新优势型区域夹层带,为此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与该区域资源和载体优势完美结合,是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有效路径。发展思路应遵循“左右逢源”来支撑本地优势产业发展进而成功实现转型,带动整体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发展型区域应打造区域合作有效载体,对接临近优质资源,力争通过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进而带动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 统筹全局,从“鼓励自主创新”向“鼓励区域间协同创新”转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及时转变提升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思路和模式,从“鼓励自主创新”向“鼓励区域间协同创新”转变。[8]一是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积极研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区域间协同创新成功案例,借鉴和推广适合当地的先进做法。二是在协同创新的宣传、成果推介及产业化运作及知识产权分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 将区域间协同创新绿色技术合作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区域产业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应明确区域间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并作为绿色创新的典型模式加以强调。针对区域间协同创新的绿色技术合作领域、具体推进措施及步骤进行详细规划。

  3. 引导大中型企业率先组建区域主导绿色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引导企业在亟待突破的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展开合作攻关,探索建立规范的区域间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为区域间更深层次的绿色创新联盟组建及运作积累经验,重点推进,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形成有机网络,增加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4. 通力协作,相关部门做好联盟引导服务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协调工作组,分行业、分领域、分阶段地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当地企业合作需求和行业发展讯息,引导和支持行业跨区域绿色创新项目及产业合作,实施跟踪服务,积极沟通协调,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帮助解决区域间协同创新中存在的制度障碍,促使绿色创新活动由单个企业自发合作向有组织的产业协同合作转变,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取得实效。

  (四)创新后进型区域: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引进相结合

  创新后进型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各方面较为薄弱,社会资本未能通过市场化盘活,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的构建也面临诸多困难。创新后进型区域应树立良好创新导向,切忌急功急利,避免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此,创新后进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培育应考虑 “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绿色技术引进”模式。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角 对策 区域 评价 能力 绿色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