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信号博弈研究论文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信号博弈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26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信号博弈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07

  我国玻璃行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平板玻璃2014年产量近8亿重量箱,较2000年产量翻了两番;2015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6%。目前,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Y构性特征非常明显,浮法玻璃产能利用率为73.45%,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相反,玻璃深加工率仅为40%,世界平均水平为55%,部分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而我国的高技术玻璃产品却大量依赖进口。一方面总量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端玻璃供不应求,这种供求总量不协调的矛盾在我国玻璃行业表现尤为显著。解决产能过剩主要有两种手段:化解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专项奖补资金,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此外,各省市也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资助企业转型升级。专项奖补资金作为政府补助的特殊形式,是解决产能过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1]。

  一、相关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外学者在政府补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Girma等[2]利用爱尔兰制造业数据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新技术的开发。Becker等[3]研究发现,引入外部资金越多,企业研发投入就越多。Takalo等[4]研究了逆向选择融资约束下企业创新项目与公共资金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减少企业创新项目的资本成本。Wallsten[5]研究认为大规模企业获得资助的促进效应更大。Soriano等[6]利用西班牙中小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资助有助于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在国内理论界,莫凡[1]结合钢铁业实例,认为政府补助不应使用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僵尸企业”上,同时,政府补助还应支持企业发展新产能。李白冰[7]在对策论的基础上引入适当财政补贴政策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可通过改变税率和财政补贴政策因子来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王俊[8]利用我国28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对企业R&D税收优惠这种事后补贴能避免企业的逆向选择问题。朱庆华等[9]增加产品绿色度和政府补贴的影响,建立了政企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高绿色度产品企业的决策与政府补贴下限的关系。史安娜等[10]根据演化博弈理论,认为政府应根据不同工业企业的特征,制定适应企业的研发补贴政策。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补贴效果、绩效反馈等方面,未从产能过剩背景出发,研究政府补贴对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未从动态性、量化的角度分析政府补贴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指标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发展的影响。为此,本文以产能严重过剩的玻璃行业为研究背景,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信号博弈模型,探究均衡条件下企业与政府的策略选择[1112],为政府制定相关的资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我国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分析

  我国玻璃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特征明显。2009年,我国就已将平板玻璃行业列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之一。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3.1%,实际上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比披露的更为严重。根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2013年平板玻璃行业产能为12.5亿重量箱,而实际产量仅为7.8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仅为62.4%。平板玻璃总量严重过剩,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落后。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高端产品产量严重不足,需要依赖从国外大量进口。我国玻璃深加工率仅为40%,与国际上发达国家80%的深加工率有着巨大的差距。高端汽车玻璃、防火玻璃、飞机用超硬玻璃等都依赖进口。

  我国玻璃行业的另一大特征是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我国玻璃企业数量众多,大量的小规模玻璃企业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据统计,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中普通产品生产线占了近八成,而优质产品生产线不足一成,行业内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市场。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在提倡玻璃行业的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2005年到2010年间,我国玻璃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集中度也仅提升了10个百分点,远没有达到“十一五”计划的目标。行业集中度低、过度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价格混乱,这些因素使得我国玻璃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发展后劲不足。

  玻璃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影响了玻璃行业的发展,也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首先,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到我国就业问题。严重的产能过剩使得大量企业收入利润双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为了应对资金链风险,很多企业只能缩减生产规模,甚至裁员。2008年,玻璃行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达30.77亿元,2009年亏损企业累计亏损为28.7亿元。到2015年,玻璃行业企业亏损面仍高达30%。福耀玻璃、洛阳玻璃等大型玻璃企业裁员超过1000人,其他中小企业裁减员工更是数不胜数。大量的失业人员极大地威胁着我国社会的安定和谐。其次,玻璃行业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资金,产能过剩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平均投资为2亿元,占地约为25公顷。而玻璃行业的工艺特殊,生产线一旦投产就必须连续生产,不能停产或减产,要连续生产5~8年才能够停产。即使生产线停产,由于产房和设备的配备性,这些资源也难以转作它用,造成资源的闲置。玻璃行业的这种特性,造成产能过剩时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资源的闲置浪费又会加剧行业的产能过剩。同时,玻璃企业的生产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金融机构,行业利润的下降,资金链变得脆弱,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流动性风险就会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引发金融危机。   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玻璃行业出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应对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我国政府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调结构、去产能。关于玻璃行业也有大量的去产能、行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文件。另外,政府为了能够更加平稳高效地实现玻璃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惩罚、补贴和激励措施,比如对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补贴,对转型升级提供专项补贴资金。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对落后产能的玻璃行业要停止发放贷款,提供并购贷款支持玻璃行业并购整合。意见还提出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奖补主动退出的产能。2017年2月,中国建筑玻璃和工业玻璃协会拟定了《平板玻璃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已报送有关部门。《方案》提出要筹集不少于20亿的资金补偿淘汰产能的企业。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员工安置、生产线拆除,并对关闭落后生产线的企业,按淘汰产能给予补偿。

  三、政府和企业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政府和企业应对玻璃行业严重的产量过剩情况中,政府和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有不同的策略选择。在当今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境下,政府从宏观的角度要求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进行玻璃深加工,谋求企业的产能升级,从而获得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产能情况、行业地位和产品层次来选择更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在政府和企业的博弈中,N为参与者政府和企业的集合。首先,通过“自然”按一定的概率从企业的类型空间W={w1,w2,w3,…,wN}中随机选择一个类型wn。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市场地位和研发实力是完全信息的,政府对这些是不完全信息,即只有企业知道wn的取值。企业根据wn的值,在自己的策略空间集合S={s1,s2,s3,…,sJ}中选择策略sj,这种选择也是向政府发出信号。政府根据这种信号,修正先验概率,得到后验概率,然后从自身策略空间G={g1,g2,g3,…,gK}中选择策略gk。

  我国目前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都相应地有扶持和补贴政策。由于相关政策的相似度比较高,故在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方面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印发的《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为研究依据,在落后产能淘汰补贴政策方面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印发的《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为研究依据。

  《办法》第十条规定,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年度申报通知或指南,组织申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第八条规定专项资金可以采用以奖代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支持方式;第十七条规定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对违反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收回资金,同时记录不良记录,并根据其失信程度在不同管理环节采取相应约束措施。

  《意见》第九条规定加大资金支持,统筹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和省级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等渠道,对产能退出涉及的企业职工安置、转产转型、化解债务等予以支持;第十二条规定发挥就业补助资金等作用,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第十三条规定产能后的划拨用地,可依法转让或由地方政府收回,地方政府收回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后的土地出?收入;第十条规定对未按期退出产能的企业,从融资方面督促企业尽快退出产能;第十四条规定严格执法监管;第十五条规定对未按期完成产能退出的企业,将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

  根据上述政策法规基础,作出以下假设:

  1.为了方便描述,现将玻璃企业分为两类企业:Ⅰ类企业为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引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Ⅱ类企业为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生产效率、利润率偏低的企业。企业类型空间即为W={Ⅰ类企业(w1),Ⅱ类企业(w2)},企业的策略空间集合为S={转型升级(st),退出市场(sc)}。企业转型时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升级设备等成本,Ⅰ类企业的成本为c1,Ⅱ类企业的成本为c2,由于两类企业资质不同,c1>c2。并且,Ⅱ类企业在申请转型升级资金时,需要付出伪装成本c0。

  2.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在作出选择后都有向政府申报对应专项补贴资金的动机。政府根据企业发出的信号作出相应的选择,策略空间为G={资助(gy),不资助(gn)}。资助分为转型升级资助(ft)和产能退出资助(fc),不资助为0,且ft>fc。企业选择转型并获得成功时产生的正外部性为Qt,企业选择淘汰落后产能并顺利完成时产生的正外部性为Qc,Qt>Qc。Ⅰ类企业由于自身优势明显,多为龙头企业,获得政府的关注与帮助较多,一般能顺利完成转型;Ⅱ类企业能顺利完成转型的概率为α,0<α<12 。Ⅱ类企业在选择淘汰落后产能时,一般会认真完成,概率为β,但仍有一定的概率仅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资金,而阳奉阴违,继续生产,把这个概率记为1-β,12<β<1。

  3.企业转型时获得的收益(企业品牌和政府关注等)为rt(成功时为正,失败时为负)。企业顺利淘汰落后产能获得的收益为rc(成功时为正,失败时为负),rt>rc。解决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境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因此双方的收益都可能影响到下一年的策略选择,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政府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社会的损失,在本文计入政府的收益Z,政府拒绝资助企业转型时产生的损失为Zt,拒绝资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时产生的损失为Zc。

  六、结论与建议

  当前关于我国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研究多集中于去产能、调结构,少有深入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政企双方的博弈策略。另外,当前我国对治理产能过剩提供了专项补贴资金,关于这类资金的具体使用过程所涉及的政企博弈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政府和企业的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玻璃行业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政企双方的策略选择。结果表明,较高的伪装成本会使得企业慎重申请转型升级资金,而会选择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政府过高的资助力度会促使玻璃企业选择伪装自身,申请转型升级资金,放弃淘汰落后产能,而过低的资助金额又会挫伤玻璃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当市场完备,企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收益高时,优秀的玻璃行业会积极选择转型升级,经营状况差的企业则会选择淘汰落后产能。   根据上述结论,为了使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最大、资源配置最合理的同时促进解决产能过剩的困境,我们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企业伪装成本,加强信息监察力度,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玻璃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政府已经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是企业或是企业家有自身的利益驱动,会有欺骗动机。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企业的伪装成本。政策制定应当界限明确,标准详尽,信息完全公开,杜绝模糊空间的存在。同时,在资助审核的过程中,由行业内专业人士参与,引入同行业的竞争性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使优秀的企业能得到充分的引导和支持,落后的企业顺利退出。政府对企业的资助要根据企业完成的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定期对企业完成的情况进行验收,强化其效率意识;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加大惩罚力度,如追回资助资金、以后不予资助等,确保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

  第二,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把握资助力度。玻璃行业积弊已久,情况复杂,政府应根据企业的研发水平、市场地位等情况提供阶梯式补贴,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同时,对于弱势企业的退出,也要有周到、合适的帮助,并依靠市场的力量,顺利地完成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企业自身应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提升转型升级收益。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根据市场情况、科技水平,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转型升级方向,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这样才能保证成功转型后的市场地位。同时,企业在申请资助项目时,应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真实,这样既有利于获得最恰当的资助,也能够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信号博弈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产能 信号 背景 玻璃 政府 研究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