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之辩证关系论文

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之辩证关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5-05

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之辩证关系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市场活力也逐步得到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具有较强韧性并且具备可发展的实力,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在这样的优势下,相信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都将能保持健康可持续增长。仅从字面上看,“新”意味着必然有“旧”的东西会被放弃或淘汰,因此为了脱旧换新,适应“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前进当中的列车速度调整,实现企业金融转型,中国传统企业或选择升级原有产业,或选择二次创业,转型到其他产业。然而,不管选择哪条路,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传统企业都绕不开融资这条路。

  一、“新常态”下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的关系分析

  “新常态”下企业要打通融资渠道,金融转型势在必行。企业金融转型是融资渠道打通的依托和前提,融资渠道打通是企业金融转型成功的动力和推手。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当前,中国传统实业企业的融资渠道结构仍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首先,从渠道广度分析来看,当前间接融资比市场融资总份额的比重虽在“新常态”下有所下降,且不断朝着间接融资占比50%以下的目标前进,但就目前而言仍旧相对较大,金融机构贷款仍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其次,从渠道的利用深度来看,一是传统实业企业获得国家政策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还较小,虽有拓展,但渠道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二是依托资本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的渠道利用效率较低。因此为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应聚焦于金融转型。

  (一)金融转型在融资渠道打通中发挥的作用

  一方面,企业的金融转型为融资渠道的打通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根基,促使企业融资登上更广阔的平台,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融资资源。以实业为主的企业,在过去30年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抓住了机会的实业企业总体来说此前的发展都很不错。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的发展逐步深化,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但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一些问题与挑战。

  竞争环境的愈发激烈,不得不驱使企业从发展生存和加强竞争力等多方位维度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此情况下,企业转型的重要性日趋显著。而对于实业企业的转型,金融转型显然成为不可或缺的话题。其中融资渠道的打通,更是作为所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成为企业金融转型的一大重要目标。

  正如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浪潮下,制造业和实业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金融业,京东金融、蚂蚁金服、苏宁金融、万达金融也因此应运而生,大举投资金融业,从产业链向金融链渗透。实业资本不断加大向金融业的渗透转型,一方面是为服务其产业链的升级,力争形成完全产业―金融闭环,如阿里巴巴、京东、万达;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市场化之后,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如企业的资金管理需求、境内外投资需求、风险对冲需求、国际融资需求,居民的风险管理、财富保值增值、资产管理服务需求等。金融服务业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升级不匹配,从而进一步促使更多实业企业金融转型,以便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到转型企业。实业向金融行业渗透转型,不仅带来了金融资本的投资,更是促使人才、技术投入的迅速上升,金融业增加值的上升也因此成为这一逻辑推演下的必然结果。

  产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所形成的企业金融转型,可以更好地引导金融资本的进一步投入,带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让产业、科技等实业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充分利用“新常态”下逐步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运用信贷与非信贷融资相结合,间接与直接融资相结合,正规与民间融资相结合的手段,促进社会资本与企业优质项目高效对接,民间资金与企业融资项目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转型企业融资渠道的打通,进一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融资渠道为企业的金融转型提供的资源

  另一方面,融资渠道的打通进一步促进企业金融转型的深化,为企业转型和“新常态”下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框架结构都相对较为单一化,然后进入“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时代后,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激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转型的企业想要在“新常态”下取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应聚焦于融资渠道的打通。金融的融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运用严谨的信用权责约束机制,促使整个社会经济更为高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同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稳定社会经济并促使其能高效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构成融资渠道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内源融资包括了以企业的自有资金以及运营全流程中所涉及的以资金积累为主的资金;外源融资则侧重于包括企业融资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外源融资又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构成。外源融资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主要不同之?在于融资中介是否存在。企业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所获取的融资称为间接融资,企业直接从市场或投资方得到的资金资源则称为直接融资。目前间接融资在市场融资总额中仍占比较大,而“新常态”下,企业应更多聚焦于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直接融资不仅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以达到降低企业对银行过度依附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完善内部的财务和运营管理。同时通过企业对于直接融资的聚焦,可以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度融合,使直接融资需求得到有效释放,社会闲散资本得到有效运用。只有企业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财务规范和信息透明度,提升信用等级,才能为自身金融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企业在金融转型下若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势必需要争取获得资金的支持。而获取资金的支持,除了通过企业自有资金积累这一渠道,凭借金融市场的多融资渠道借以打通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则是企业金融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开滦”这类传统的煤炭企业通过打通投融?Y渠道、成功实现金融转型的深化发展为例。

  长久以来,“产业结构单一”并且“一煤独大”一直是传统的煤炭企业亟待解决并且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问题。煤炭资源并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在当前国家经济结构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调整的经济形势下,煤炭行业的发展更是大为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因此要想改变现状,必须进行企业转型,打通融资渠道。

  2008年起,开滦集团开始着手规划企业转型,截至2011年,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1456亿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2012年更是在企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中,实现了营业收入1757亿元。在开滦集团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业务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由单一挖煤、洗煤等较为单一煤产业务,到煤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并行,共同发展的转型,促使集团的非煤产业收入远超传统煤产业务,并收入超出比重占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的60%-70%。

  在开滦集团的企业金融转型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亮点首先在于开滦集团下设财务公司与银行相比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上。与银行的经营目标不同,集团下设财务公司最根本的目标是降低全集团的财务费用。因此在实际项目操作中,财务公司往往从集团整体大局出发,而非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为其目的。同时秉持着为成员单位提供存、贷款利率均优于银行,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金融服务的初衷,财务公司不仅为集团内部单位提供远远低于外部商业银行的手续费率,更是协助办理委托贷款、票据承兑等为集团单位成员量身定做的融资服务;此外,因相较于外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对于开滦集团的近期规划与远期战略以及集团下属各单位的融资需求更为了解,故而在提供对应融资服务上,能够提供给下属单位的决策也就更为切实可行并且贴合实际需求。除此以外,为了使集团下属成员单位不仅能在内部获得融资资源,财务公司对于那些因自身服务能力欠缺而无法满足成员单位需求的项目集中起来与外部商业银行进行谈判,凭借着背后开滦集团这一强有力的支柱增强了谈判优势与议价能力,从而为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获得了最优融资资源。而这些都是单一成员单位亦或是外部金融机构无法为集团提供的融资服务。

  不难看出,开滦集团企业金融转型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融资渠道的打通。通过公司间的相互授信,财务公司实现了煤炭实业企业与其周边关联企业间的深度金融合作,从而也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在服务公司金融支持下集团整体的煤炭销量。同时,财务公司通过在集团内部推进电子汇票承兑业务,为集团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方面的支出,助力集团大为缓解了因现金流而造成的巨大压力,以使得开滦集团能够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新常态”下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环境。另外,财务公司充分考虑到自身贷款能力有限的劣势,通过组织集团下属单位开展新型融资模式“银团贷款”业务,为集团从外部争取到最为优惠的融资条件,为集团的战略投资与兼并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支持。同时,财务公司还通过对于资金预算和资金头寸多维度全方位的管控,有效地将资金备付率控制在低于20%的范围之内。此外,财务公司凭借着对于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资金需求时间的了解,通过在银行同业市场合理办理期限各不相同的同业业务,实现了既保证成员单位所需资金的正常支付,同时也从外部商业银行获得了较高的利息收入,该利息收入远多于企业存款的10倍,真正实现了以集团内部自有资金带动资金增值的目的。凭借自身与金融市场更为贴近、对于出台的各项金融法律法规更为熟悉以及对于各类金融产品性能与适用性更为了解的优势,财务公司更是通过为集团的内部成员单位充当融资顾问出谋划策,提供全方位的融资咨询服务,积极推进集团成员单位各项重点项目的融资进度,使得集团内成员单位进一步打通了定向保理、商票贴现、应收账款保理等多种新型间接融资渠道。开滦集团也通过委托贷款、银行承兑、银团贷款和新型间接融资方式等多种融资渠道的打通,成功实现了企业的金融转型。

  二、“新常态”下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的有效结合

  在过去的经济体制改革的30年多年中,我国的资金供应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及经营机制的转换开始逐渐发挥作用,为实业企业在融资中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直面金融市场的大门。在直面金融市场时,企业如何在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中做出选择,从而优化公司的融资数量与质量并进一步深化公司的金融转型程度、社会竞争力以及发展前景是企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企业融资渠道打通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鼓励资金通过PPP模式进入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长期项目投资;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以盘活存量PPP项目资产,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产业项目等方式,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为自身获得更多的可用融资资金。

  同时,通过以金融实业科技三者融合为动力,切实提高融资的效率;以金融科技实业三者融合为杠杆,加快推进战略性高端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技术等手段,深化企业金融转型。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变革,比如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硕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市场金融机构的运营和融资效率,使得国际范围内,金融机构的服务提供方式表现出高速发展并日益完善的趋势,这也就反方向为各项金融运行模式的创新,如融资渠道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技术的创新,组织形式的创新,竞争模式的创新等提供了有力的后备支持。“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通过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加速现代化进程,不断推动金融创新,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不仅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更为金融与实业的融合和企业的金融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金融市场,促使新业态的形成,而新的业态也正倒逼传统金融的变革,以适应全新的金融业态拓宽出更适用于“新常态”下的新型融资渠道,并推动实业企业实现自身的金融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前,面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复杂的局面,中国实业如何实现跨业态的发展,成功实现企业的金融转型,如何通过企业金融转型打通融资渠道,以便更有效地为自身实业服务,这些问题都是金融转型中必须重视的关键性问题。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因此还需以大视野来看待企业的金融转型。

  金融转型是否适合于某个实业企业,需要企业结合自身能力、条件和经济市场中的相对竞争力进行把控。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企业金融转型的目的最为根本的不仅仅是为了打通和拓展融资渠道,企业融资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给企业实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与其需求量相匹配的资金。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其现有的较为单一的融资方式降低其目前可能存在的居高不下的负债率,同时通过融资渠道的拓宽,促进其自身融资结构的优化完善。实业企业的金融转型能够使企业获得新的、更广泛的资金保证,能在增加业务量、拓展业务范围方面助力。实业企业金融转型过程中若要想在其可能遇到的资金瓶颈上有所突破,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在最初就明确其根本的筹资目的,同时通过结合自身特点搭建符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筛选出就自身而言更为适合的融资方法和方式。

  对一个国家而言,实业是其真正实力的根本体现,实业的发展才是促使国家最终成长的根本原因。金融业虽然对于实业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但金融业也正是因为有了实业作为其根本动力,同时通过为实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才得以从实业发展中获得金融业自身的发展。企业的金融转型,也正是需要借助金融业的改革发展,从而扩展融资渠道,从根本上助力企业实业。企业金融转型,意味着企业轻资产化。在企业的轻资产化中势必需要其他经济主体共同参与其中,互相促进以取得更好的发展。不可否认,企业的金融转型是目前经济和政治环境下相较而言较为切实可行的一条道路。但是长远看来,实业企业要想最终登上高地,最应该并且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仍旧是自己最核心的主业――实业优势。金融转型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和手段帮助企业有力地聚集该专业产业的生产要素,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真正实现为企业实业的发展提供最优质最可靠的服务。因此一方面要围绕实业提升自身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借助金融业进行企业金融转型,因为实业金融业各有所长,本来就是很好的互补。通过实业企业的金融转型,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助力实业企业打通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增强服务企业实业的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通过企业金融转型,打通融资渠道,最终实现助力实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之辩证关系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辩证 融资 渠道 金融 企业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