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浅析高职院校导师制与职业指导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导师制与职业指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05

浅析高职院校导师制与职业指导

  

  1 高职导师制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高职院校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学生管理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和教学管理模式。它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生活指导的基础上,更突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就业指导。

  2 高职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一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学生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做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而高职职业指导更是要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以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为就业做准备和帮助学生在任职中求得发展。

  3 重新构建职业指导新模式

  将高职职业指导与导师制结合,充分利用导师直接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科研等方面的同时,更是通过职业测评等方法手段,根据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所学专业、某特定职业或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向以及对人才方方面面的要求,帮助学生根据国家需要、职业要求和自身特点,在发展综合素质、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

  形成职业指导导师制,即职业指导导师在分析个体现实能力与发展潜力及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个体进行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的指导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互相交流、合作的教导制度。

  4 职业指导导师制的必要性

  4.1职业指导现状的需要

  4.1.1职业指导全程服务不够。很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具体表现为对毕业生进行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等几个方面。大多数职业指导人员和接受指导的学生都把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顺利就业看作是惟一目的,这样就使职业指导成为重服务、轻教育的一种短期行为。

  4.1.2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单调,主要是讲座及职业指导课。大多数高职院校把职业指导以讲座的形式安排,而且场数不多,其中较为精彩、指导意义较大、影响力强的讲座就更为罕见。至于职业指导课的开设,也有纯课程化倾向或流于形式之嫌,使指导课形同虚设。

  4.1.3职业指导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程度不高。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由学生工作战线的人员负责,对所指导学生的专业了解不深,并且有些缺乏专业培训,与职业指导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不相匹配。

  4.1.4职业指导个性设计欠缺。一些职业指导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教材薄弱,其中实践经验和具体技能方面的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职业指导课与专业课相比重要性显得不足。

  4.2高职生就业的需要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存在着自身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缺乏了解,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职业定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而选择适当的职业,是高职生走上社会的重要一步。

  4.3就业市场对高职生影响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从2002年开始,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而且,自去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原本就很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针对这一“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个性化需求逐渐提高”的高职生就业特殊群体,而高职生职业指导导师制能有效地实现团体职业业指导与个体职业指导的结合,并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

  4.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2006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专题性指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诸如:学生职业认知意识淡薄,忽视顶岗实习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等问题,所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有必要推行职业指导导师制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对高职教育来说,人才培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因此,有必要重新构建职业指导模式,改善现有模式的不足,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推行职业指导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班教学和实训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制定实施准备阶段的各项计划,排解学生工作过程各阶段遇到的具体困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并提升了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

  5 职业指导导师制的意义

  5.1有利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因立项课题多数立足于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开发,工学结合中,导师要围绕课题和企业现实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这就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就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基本点。

  5.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导师指导学生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使学生介入技术改革,在企业实习工作中学习进行技术改良、理念创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5.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工学结合中,学生由于实地参与相关工作,就会发现问题,问题产生后就需要进行解决,这样就需要深入学习。学习过程中,导师开展经常性的、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介绍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查找和参阅,提高学习能力。

  5.4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导师制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机遇,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拓宽了渠道。

  总的来说,高职职业指导导师制使学生与导师之间长期“一对一”的交流与接触,导师在给学生学习上的指导时,逐渐与学生产生了信任感,基于信任。因此,导师在学生择业时将可以给他们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指导学生正确地择业和求职,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而学生也愿意把择业中的一些真实想法告诉导师,如自己的专业优势、职业兴趣等等。通过这种交流后,导师了解学生的技能特长,了解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帮助学生从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等方面分析自己,充分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确定职业目标,找出自身优势与差距,确定阶段目标与实施措施,使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符合个性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心态。

  6 构建职业指导导师制的可行性

  6.1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可以满足。由于高职院校高职称、双师型的教师在专业界和社会上的有一定的影响,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行业都有成就,受到同行业的熟悉和尊重,社会接触面广,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在开展的过程中,构建以高职称、“双师型”的教师为主体,其他讲师、辅导员为辅的职业指导导师队伍,能够充分利用一切有效资源,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利用职业指导导师作好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既推动了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开展,又可以很大程度解决缺乏就业能力的同学就业问题。

  6.2合作企业的资深人士可以担任。2005年国务院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可吸收、聘请企业人员进入职业指导导师队伍,及时向学院和自己指导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人才模式信息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毕业生就业,同时促成校企之的更进一步的合作。

  6.3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和手段可以满足沟通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教信息的开放,高职生又可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与导师进行沟通。职业指导导师制采取的是“结对子”等方式,导师可通过QQ、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7 结束语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构建高职生职业指导导师制,帮助高职毕业生择业和顺利就业,是做好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一项新方法、新途径。职业指导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广泛参与,乐于奉献,最终为构建科学的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添砖加瓦。

  

浅析高职院校导师制与职业指导

论文搜索
关键字:导师制 职业指导 高职 导师 院校 指导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