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商业银行推行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的思考论文

商业银行推行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3

商业银行推行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的思考

  

  一、公司战略层面控制模式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一)公司战略层面三种控制模式

  根据公司对下级单位管理和控制程序,古尔德和坎贝尔分辩出三种管理控制模式:战略规划型,财务控制型、战略控制型模式。

  1、战略规划型

  在战略规划类型中,总部和业务单位的关系是:总部是总规划师,详细规定各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职责,使用正式的规划和控制体系,对下属部门和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指挥、协调和控制。

  2、财务控制型

  总部与业务单位之间仅仅是财务上的关系,总部基本上不干涉业务单位的产品和市场战略。总部的职责限于设定财务目标、分配资源、评估业绩以及对业绩差的部门进行干预,这些干预通常也仅限于更换业务单位的主管,而不是命令业务单位调整战略。因此,设定业绩目标是最重要的机制。

  3、战略控制型

  战略控制总部发挥着战略影响者的作用。总部发挥作用的方式并不是向业务单位强制下达整体计划,相反,战略控制的实现靠的是在总部制定的界限内和在总部既定方针的规范下,各业务单位就战略达成一致。

   (二)战略规划型模式在外资银行中的应用

  1、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战略规划型模式

  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商业银行目前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结构。银行的分行很小,职能单一,业务集中在总行大部门完成。总行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精英,分工细、专业性强。如美联银行总计7万多名员工,资本市场部门有1.3万人,零售业务部门有2.4万人,一个业务部门就是一个业务系统,银行高度重视部门职能的发挥,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

  2、独立的银行内部审计、人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在“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控制模式下,分支机构只是一个营销中心。西方先进商业银行的一级分行,原则上只设立与销售有关的部门, 一些综合性的管理职能,如人事、财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由总行直接行使。总行派出人员或在当地招聘人员到分行工作。一些集中式的业务中心,如电话银行中心、网上银行中心、信用证处理中心由总行直接领导。

  

  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控制模式现状

  

  在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中,银行总行与分支机构的战略控制模式偏向财务控制型。深圳银监局在2004年、上海银监局在2005年先后就区域内中资银行绩效考核体制进行的专题调研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前国内银行重财务指标考核的倾向。

  普遍的做法是:总行在向分行授权的基础上下达各种考核指标,这些指标涉及存款、贷款、信用卡等方面,分行再下达分解指标到支行。总行对分行的业绩考评依据指标完成情况执行。总行大多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对分行的授权很大,对分行的控制弱。

  应该说,这种财务控制型的控制模式增强了分支机构的市场意识,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但由于多数商业银行的总行并没有具备运用这种控制模式的条件,在运行中,往往出现失控的情况,致使经营中的风险无法评估和预警。我国银行业中的不少金融案件与财务控制型模式有较大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财务型控制模式的矛盾在于:

  1、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数据信息系统缺乏,管理层次多,总行难了解分支行的真实业务情况。

  2、授权带来的业务分散要求分支行业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但事实上,许多分支行不具备这个条件。

  3、考核指标的不科学变相增加了部分违规行为。如变相的高息揽存、贷款借新还旧、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操作虚增存款等。

  4、总行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商业银行业务趋同,竞争领域集中和非理性竞争出现。

  

  三、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尝试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力度。在控制与组织结构调整上,四大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都在加紧银行数据中心的集中建设;工商银行会计信息集中式生成系统试运行,各分支行的会计信息能在数据中心次日生成,摆脱了会计信息层层传递的传统模式;工商银行从重庆分行开始及至在全行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并设立信用卡中心、票据业务中心对该业务加强垂直管理。光大银行积极推行扁平化模式,按照“大总行、小分行”和“大分行、小支行”的结构进行改造;在信贷业务的垂直管理上,光大银行成立授信审批华东分中心、民生银行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信贷评审办。

  总的来看,部分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改革财务控制型控制模式,尝试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深圳发展银行的改革就是一例。

  2002-2004年,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从9.4%降到2.3%,不良贷款率从10.29%升到11.41%,资产状况在中国各股份制银行中排在末位。2004年底,深发展实施“One Bank”计划,加大了总行的控制力度,削减了分支行的财权和信贷权。经过一年,深发展的财务指标出现好的变化。

  2005年底,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和净利润较2004年分别增长3%、28%和19%;不良贷款率从2004年年底的11.4%降至9.3%,核心资本充足率从2.32%提升至3.71%。

  2006年第一季度,深发展每股收益0.113元,每股净资产2.71元,净资产收益率4.19%.

  另外,深发展与通用电气消费者金融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零售业务。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将会以1亿美元认购深发展新发行股份。

  因此,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确认深发展(000001)的E+银行财务实力评级和Ba3长期存款评级的正面展望。穆迪认为,该行近一年来为解决深层问题,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团队,推行了很多新措施,包括整顿其资产负债表、建立更严格的信贷程序、强化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这些措施颇为全面而具针对性,长期而言,应该有助于提高深发展的经营水平。

  “One Bank”计划是指总行和各分支机构处于统一的管理平台上,遵循一致、标准的控制体系。“One Bank”计划包括:一致的服务界面、共同的操作平台、统一的控制体系、标准的工作流程、明晰的市场定位、一体的人本环境、一贯的经营理念、凝聚的企业文化

  深发展推出了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系和计划财会垂直管理体系,目的是增强总行的控制力和执行力,其操作模式是在总行设置执行总监,在分支机构设置执行官,实施独立决策,专业管理。总行收紧对分支机构的风险控制和财务控制。

  当然,控制模式的改革涉及到整个机构的全面改革,商业银行应该有计划地逐步实施。

  

商业银行推行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商业银行 战略规划 战略 模式 规划 控制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