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即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大多是在过去的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升格或独立升格的,因此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处于匮乏、疲乏状态,远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加大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具备教师资格和所教专业的实践经历、技术资格证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的复合型教师。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比较恰当地规定了高职院校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该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的专业职称。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培养渠道贫乏。

  笔者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74.18%的教师认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难度很大,对教师要求太高,培养途径不多,效果不理想;91.29%的教师只能参加省教育厅或教育部组织的双师培训班,31.9%的教师参加校本培训,29.28%的教师进行岗位实践,9.83%的教师参加产学研合作,26.45%的教师参与校企合作,lO.95%的教师参加科研和应用开发。可以看出,实际中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主要是参加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占95%以上,其他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和岗位实践机会很少,显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渠道的贫乏性与单一性。

  人才的引进上,由于学校的编制问题,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不愿意来学校工作。在人才的培养上,很多学校由于师次短缺,没有精力,也没有经费把老师送到企业里去进修。

  2.2知识更新不够。

  知识经济的到来,已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密集的时期,一次性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老化周期越来越快(据统计,技术知识每年以10%一15%的速度贬值),科技进步使人们逐渐改变了学习观念和方式。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方法和设备,较之传统的“精英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直接冲击着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相当比例的高职院校由于生存危机,资金紧缺,而无力承担教师知识更新的任务;教师知识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质量也就不高。

  2.3人才引进方面的矛盾。

  虽然近几年,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己经意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学水平提高的关键,也采取了种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尽力补充师资力量,但还是远远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大都有一技之长。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利益的驱动,他们有的下海经商办企业,有的被企业高薪聘用,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中的比例很低,据统计,2007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如浙江省的“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中比例仅为35%: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江苏省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到2009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也只达到39.7%,其他经济落后地区这一比例更低。

  2.4实践能力偏弱。

  大量的新教师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缺乏实践锻炼环节,有的虽然到现场实习锻炼了半年左右,但操作不熟练,技能还不强;另外,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原有的一些“双师型”教师,由于未能及时地接受、消化和使用新的科技手段,或因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限髑,因而在动手能力方面明显地表现为由强变弱.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研究

  3.1提高认识,创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人们轻视高职教育的思想观念,把发展高职教育的有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关注高职教育发展,并予以关注和多方面支持,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专业教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对“双师型”素质教师予以特殊支持,鼓励支持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充实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管理层要认真领会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政策,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生死存亡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宣传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统一思想,全方位地关心、支持、爱护教师,努力为“双师型”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环境。为了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壮大的引导机制,在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素质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时,人事上应给予政策支持.要妥善解决引进的。

  3.2加强产学研结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有效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要生产现场环境结合起来。产学研结合对于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课程设置方面,职业学校应根据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课程,使学校与行业、产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实际上就是企事业单位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我们要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互补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创建产学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建立高职院校“教学一生产一研究一实训”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工作之一。

  3.3大量聘用兼职教师,补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克服兼职教师难聘难管的问题,积极吸取国外高职院校聘请教师总量50%至70%的宝贵经验,下决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发挥情感因素管理的作用,建设一支德能双磐、技术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在企事业、科研单位和其它院校聘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有高超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他们将知识、技能与经验带进课堂,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成本保证教学与现场的融合。学院管理者需要经常与兼职教师进行感情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要求,及时解决有关问题,保证兼职教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例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行业资源中聘请双师型专业人才为兼职教师,充实补充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发挥他们丰富实践技能的资源,学院采用传帮结队形式培养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效果显著。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对策 院校 教师 研究 问题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