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4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4-0112-03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还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经济发展前景。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1999年高校连年扩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逐年猛涨,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初次就业率不断下降,就业现状堪忧。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高校本专科生招生人数为2007年565.92万,2008年607.66万,2009年达到了639.49万,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9年一季度,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9.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1.5%(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1.1%),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6.2%,其他失业人员占11.6%;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0.2%,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8.4%和21.8%。而随之而来的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在不断下降,就业问题就显得越发突出。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11万,就业率68%,2010年应届毕业生为630万,就业率72.2%,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 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人力资源和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认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1]中国劳动科学院研究员张丽宾说,“每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加起可能达到1 000万左右,近年国家每年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占的比例正在接近50%,未来该比例还可能上升”。[2]

  可以预计,随着失业人员的安置,新劳动力的进入,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第一,国家宏观调控及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虽然这种多元化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许多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招生和培养计划不能着眼于市场需求,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适应,导致高等教育的市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这时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又不健全,服务相对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但“铁饭碗”观念在社会中还留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精英教育阶段,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还没有根除,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第三,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专业面窄、基础理论研究类的毕业生就业则显得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裁员”造成大量的企业富余人员流入社会,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2.学校因素

  第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国高校从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部分大学规划和招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某些热门专业跟风的现象,致使一些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大学生毕业难以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业岗位,由于国家经济处在结构调整转型期,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校并未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第二,课程内容不符合市场要求。高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等方面更新慢,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要求,主要表现为部分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随着市场经济或领域的变革做相应调整,仍然用陈旧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落伍,跟不上市场的要求,所以导致毕业就业困难。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够规范。高校在就业指导时,强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制度和求职技巧上,只重视就业数量,忽略就业质量,只关心毕业生能否顺利进入人才市场谋得一个职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缺少深度。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紧紧相连,这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如转学、跨地区、跨专业学习。部分高校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定位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还不够,也导致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

  3.学生个人因素

  第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社会就业形势日新月异,传统产业转制,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已成为普遍现象。但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落后,自我定位不准确,对工作期望值过高有失偏差,理想与现实脱节。根据沈阳大学对3 225名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把薪酬福利排在就业考虑要素的第一位。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在1 500―3 000元、1 500―2 000元和2 000―3 000元,各占25%,约有20%的人定位于3 000元以上,仅有不足5%的人选择1 500元以下。而根据今年沈阳大学招聘会上86家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调查,笔者了解到,有65%的用人单位给出的薪酬范围为1 000―1 500元/月,有25%的用人单位定出1 000元以下的薪酬。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接受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也错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第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求职择业是一个复杂的选择和被选择过程,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考验,需要有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准备。沈阳大学大学生就业调查表明,有48.2%的大学生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52.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够,也影响了大学生成功就业。

  第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观的缺乏。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支持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自身综合素质,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五个指标: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代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然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忽视针对学生毕业后求职的素质与能力的锻炼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1.营造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强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国家应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所以,一是要规划和实施高等教育的结构建设,二是应加强对专业调整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学生规模的宏观调控,对一些暂时冷门却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给予财政上的鼓励。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00―300个就业岗位。[3]所以政府应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体系。目前,在我国现有《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缺乏一个健全的就业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当把大学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面的责任权利,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包括择业范围、程序、必须履行的手续、各方承担的责任、违反法规的制裁措施以及就业纠纷的调节仲裁等,以确保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利,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2.高校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保障教学质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产业结构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第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目前部分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专业队伍和完善的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体系,使得很多学生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根据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设定课程内容,内容可以包括大学生心理辅导、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宣讲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就业指导部门还应和各相关院系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状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动态和就业指导。

  3.大学生自身应增强就业主观意识

  第一,大学生应增强竞争意识。就业是大学生跨进社会面临的第一次重大竞争,毕业就业再不是计划经济下神秘封闭的分配,而是“用人单位有选择学生的自由权,学生有选择单位的主动权”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规律。如何帮助大学生加强竞争意识,积累竞争经验,掌握竞争手段,熟练竞争技巧,增强竞争实力已成为学校改革中应解决的课题。

  第二,重视动手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养成。目前大学生对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能力存在理解偏差,认为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并考取了多个资格证书就意味着实践能力很强。大学生必须纠正在实践能力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对社会实践形成正确认识,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对实践的重视度。首先,重视毕业设计;其次,加强社交能力培养;最后,强化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参与集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不仅了解就业的外部环境,同时对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促进个性化发展。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在重视学校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还应该突出自身的特色,培养获得走上市场之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对策 因素 高校 就业 影响 大学生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