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6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3 ― 0079 ― 03

  

  抓好德育工作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这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建国60年来高校德育的发展历程昭示出,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主导矛盾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同,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是我国高校德育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体现在:德育目标不断完善,德育内容不断充实,德育方法不断拓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1〕。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机制的逐步建立,招生规模的大幅增加,高校德育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一方面是庞大的学生数量与德育工作者队伍之间的比例悬殊,使德育工作有无法完全驾驭之虞①;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德育思维、理念、方式或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新对象的需要――这一矛盾在近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露无遗。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须在就业压力急剧膨胀的现实语境中,革新理念,转换思路,找到做好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理念创新:德育的就业导向

  

  德育既有一定的稳定性,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从稳定性而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是三个常量,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应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永恒主题。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精神上的健康问题逐渐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亦为德育所扩容。

  近年来,高校扩招后的周期效应逐步显现,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与否、就业质量,即就业本身牵涉到学生的情绪、思想、信仰、身心健康,它既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命运走向,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还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迫切的现实问题。教育部2005年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就把“就业创业教育”列为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就业创业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子项目,既有独立的重要意义,又有与德育的其它方面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必要性。言其独立性,目的在突出当前就业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战略意义。高校德育必须围绕这一实际重新构建德育框架,探索方式途径,要在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为就业服务的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又不能孤立片面地谈就业创业教育,而应把就业意识、就业理念等就业教育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等德育领域中,使之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德育服务就业的合力。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要正视、重视“就业”这一客观现实,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与时俱进,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创新理念,转换思想,把工作着力点转到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为社会培养品德优良、思想觉悟高、法制意识强、心理素质好、有才识有能力的当代大学生。

  

  二、思路创新:成才―就业的合理递进

  

  建国后的半个世纪内,国家实行统招统分的就业政策。由于升学、就业模式的稳定,不论是高校还是学生没有在就业上投入过多精力。高校德育自然不会在就业上大做文章,而把着力点主要放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上,保证所培养人才“根正苗红”。这种保险箱式的人才培养环境,既有有利于保障学生用更多时间投入学习的长处,也会出现所生成的“人才”存在实践能力不深厚、创新意识和精神匮乏的明显缺陷。

  教育理念、思维、模式、方法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终究无法完全跟上时代社会的快节奏。因此,上一阶段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特点势必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延续留存,而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弊端,即相对滞后性,在高等教育扩招变阵之后,在社会产生极大的反响。一方面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在应聘乃至工作过程中反映出言行举止表达不得体,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不高,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的淡薄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一直连连不断。

  应该看到,结构性比例失调是当前就业困局的主要原因,除此客观因素外,高校教育、管理及大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问题种种,追根溯源,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培养策略问题。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只有先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成才观,才能使广大学生(自己)健康成长成才,进而顺利就业。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要在就业导向下,迅速转换人才培养思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成才观念,以正确合理的“成才观“为统摄,全面科学地开展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实现广大学生成才―就业的合理递进而服务。

  

  三、体系创新:以“成才”为统摄,培养现代人才

  

  革新德育理念,转换德育思路,德育目标最终还是要通过切实的措施去实现。我们要从使学生成才,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的高度去重新考量我们既有的和比较薄弱的德育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认识到德育不是空谈,不是讲大话、套话,而是从针对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问题出发,为他们在就业前努力培养综合素质服务。换而言之,德育的方向目标是单一的,但其内容过程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2]。这种丰富性、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现实指向。只有将德育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德育才不会沦为空泛的说教。具体而言,要培养现代人才,当代高校德育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继续巩固高校德育的优良传统,重视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合格人才中的优先地位。

  一是要教育学生恪守道德操守。道德是人处之于世的起码标准,内化于心是为信条,形之于外则为规范。我国历来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行的教育与约束。自古至今,德行教育在国民教育格局中的优先地位成为人们的共识。道德、品行水准的高低也是衡量人才优秀与否的重要尺度。高校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必须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通过体系完整的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德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深厚积淀。通过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让学生在老师的身体力行中感受与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开展以道德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道德的厚重与严肃。

  二是要教育学生讲思想、讲政治。中国近现代社会曲折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富强民主之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一宏观背景下,必须始终高举马列主义的这面伟大旗帜,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未来改革与建设的实践。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课堂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坚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要充分发掘党课、团课的辅助教育作用,指引和帮助一批有志青年迅速向党团组织靠拢,发挥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有效利用重大庆典节日、伟人诞辰日之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追忆革命峥嵘岁月,缅怀前人丰功伟绩,让广大学生意识到今天繁荣和谐的局面来之不易。要广泛利用报刊杂志、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系列传播媒介,不失时机地宣传党史国情、方针政策,让青年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治动态、经济走向、民生社会状况,培养关注政治、热爱生活、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2.切实加强法制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现代社会公民素质。

  在现代社会里,法制与心理是人们经常触及的领域。如果说法制关注的是人们外在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与规范,心理则更多的指向人们精神世界的波动与异变。它们同属社会科学的范畴,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看也是一个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表征。

   (1)大学生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法治公民。从五四运动宣扬“民主”至今,在中国社会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民主已成为一个关键词。对比中西历史文化,即可发现,民主与法治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有识之士已指出,中西的落差,除了经济上的显性差距,还有文化上的隐性距离。而这种“距离”恰恰又是一个有着沉重封建专制传统的落后国家要走向民主富强的现代社会的最大障碍。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梦想,必须从根本下功夫,改章建制,从人治到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

  大学生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在如今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环境更加宽松,理念越来开放的时代中,有条件学好法律知识,有责任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与集体的合法权益。高校德育要站在建设法治国家和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高度去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通过法制课堂普及法律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专业教育着力培养一批有世界眼光、爱国为民、乐于奉献的法学骨干。通过法律宣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实际形式,鼓励大学生学以致用,向农村、向社区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帮助,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辐射与示范作用。

   (2)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心理,增强抵御挫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当我们从物质极度匮乏的艰苦环境跨入物质充足富裕的年代,精神的紊乱与心理的痼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心理素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重要表征。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学生意外事件很多就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这直接要求高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应对、干预可能出现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首先要强化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从政策制度上给予更多的倾斜与支持,切实改变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部门得不到应有重视的不良局面。再次,形成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咨询、课外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共同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后,发挥学生的自治自助体系在预防解决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作用。

  3.努力提高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策略与技巧,拓宽就业途径。

  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能不能就业、能不能就好业,在考验学生本领的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导向与质量的检验。而方向有时起的作用更为关键。现阶段,高校要把学生就业创业列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既要明确其指引性、方向性,又要有针对性措施、步骤。当前,要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作为德育为就业服务的一项具体措施来看待,狠抓落实。

  通过分阶段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使学生一进校就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思维训练,培养就业意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掌握基本的就业策略与步骤、学习有关就业信息获取、就业应聘等方面较为实用的就业技巧。开展以就业为主题的课外文化活动,如每日就业信息播报、简历制作竞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应聘指导讲座等形式,培育开放、务实、积极的校园就业文化,使大学生树立健康心态,正确认识“就业难”。通过邀请在义务支教、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志愿入伍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大学生来校做事迹报告,激励青年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在校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业务技术指导,给予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创业,理性认识大学生创业成功典范,从自身做起,苦练内功,为真正创业做好准备,不盲目行事。

  4.不断推进实践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践不仅是检验知识的试金石,也是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的土壤。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如果抛开客观因素不论,问题关键还在于大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社会、融入工作。侧重对专业知识的记忆与吸收而非消化与运用,是社会对当前大学生能力诟病最深之处。毫无疑问,不论是基础研究型学科,还是实际应用学科,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一是努力创造条件延伸第一课堂,打造专业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借助各种社会资源,推动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建立实习、见习基地,促使大学生知识转化,提高专业技能。

  二是建立健全学生组织机构,促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成长。学校是一个亚社会化组织,学生组织是学校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特征。体系完整的机构、职责明确的岗位,日常事务的组织有序,活动开展的有条不紊,学生在这种半社会化的工作实践中,耳濡目染,组织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会逐步得到锻炼与提高。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历练中。以学科、专业竞赛为载体,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生物实验操作等,促使大学生动手动脑,激发革新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与学术科研精神。以社团文化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特长能力。

  四是抓好社会实践重点项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寒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深入基层,在人际交往、解决问题过程中,磨练意志,转变思维,认识社会,增长才干。

  高校德育的就业导向是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对高校育人理念的客观要求。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有实效,现阶段必须着眼于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以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为目标,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为宗旨,统筹道德、思政、法制、心理健康、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实现学生从健康成长到顺利就业的合理递进。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德育工作 德育 导向 高校 就业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