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6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3 ― 0094 ― 02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国外联合办学为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很多西方国家相比,俄罗斯有着良好的教育传统,高等教育具有质量高、收费低的优势。目前在中俄合作办学中进行的许多尝试和实验中发现,由于主体来源、教育环境、信息来源、思维方式等多元化以及社会习俗的多元化,其人才培养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研究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中俄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

  

  苏联解体之后,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中正在不断加强。近年来,两国教育合作与交流呈现出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的特点。从1992年9月起,两国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定期签署《中俄教育合作协议》,根据此项协议,双方每年互换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进入21世纪,两国高层定期互访,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多领域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加强。这些年来,两国在政府层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甚至中小学等都开展了广泛有效的合作。2004年9月,中俄双方签署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执行计划》,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是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两国高校中已有50对结为兄弟院校。2006-2010年,中俄互办“俄语年”和“中国年”加深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了解,为两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黑龙江省19所高校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办学,举办专业39个,合作办学学生超过2万人,同时依托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河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中俄联合研究生院和省俄语中心,为我国培养并储备一大批国际化俄语专业技术人才。

  

  三、中俄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

  

  在多年的合作办学实践中,在教学模式,学制范围和师资配备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探索提供了可靠依据。目前主要的办学模式有三种:

  1.融合式。融合式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我方的教学模式和俄方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都如课堂讨论、实践环节、案例教学等都相互融合;能充分发挥国内外大学双方优势,满足了学生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同时又避免了在国外学习的巨大经济压力。但是融合型模式在中俄合作办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对于“零”起点的合作办学学生来说,很难达到能听懂俄罗斯教师上课的程度,增加了教学难度。

  2.分段式。分阶段模式主要是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开展中俄间校系合作办学,一般采取“2+2”、“1+2+1”、“2+1+1”等分时段在国内外学习,学生在分段期限内修满国内外专业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从分段式模式看,由于该模式结合了中西方的教育优势,能直接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对国外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有较深层次的了解,除专业知识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这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该模式适应我国高校的发展,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此种模式困难学生家庭来说,过高的学费会影响阶段式培养模式的实际运作。

  3.交换。交换式模式就是通过聘请俄方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俄罗斯学习、借鉴俄方的教学经验;或者双方学生到对方进行短期学习、实习(一般为3个月、1或2年)等手段,互相学习借鉴的方法。这种模式更适合以俄语为专业的合作办学。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操作性。

   总之,这种中俄合作的最大特点是,可扩大中方利用国外教育资源的范围。不仅在师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且扩大了毕业学生赴俄方留学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能真正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交际的相结合。

  

  四、中俄合作办学中跨文化差异及应对措施

  

  学习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必须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与我们的文化差异。如果忽视了俄罗斯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会影响到对俄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在交际过程中造成对俄语的错误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错误”。从教育学的观点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价值取向差异

  所谓教育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意向或倾向。俄罗斯是一个宗教法治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2.思维方式差异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一般谈起对对方的印象,中国人对俄罗斯人会说:“俄罗斯人豪放,爽快”,而俄罗斯人会对中国人说:“中国人像谜一样”。俄罗斯人往往形成“直来直去”行为习惯,而中国人则形成“委婉含蓄”的行为习惯。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外贸交际中,俄罗斯人到中国是拿钱买东西,而中国人是拿东西去卖钱。这种差异造就了双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认知状态和不同的处世标准。也正是这种障碍的存在,使得中俄合作和交流中困难重重。由此,在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尽可能克服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能健康有序进行。

  3.环境影响差异

  广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狭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环境、教育管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教育环境影响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无论从物质意义上的由好变差还是由差变好,都必然会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带来巨大陌生感、距离感。

  4.语言交流差异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语言交流差异问题。语言教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语言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教者往往仅仅简单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加以传授,强调受教育者语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可以看作是文化内涵的影射,是文化内涵的载体。通过语言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对中俄文化差异的注意,逐步体会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实现跨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

  在合作办学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应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教师应妥善处理母语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人们历来认为,母语干扰应尽量排除于课堂之外。但母语文化体系是先入为主的体系,以一种新的体系取而代之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语言文化共同和相异部分的对比,使俄语在对比中成为显性的、易于感受和理解的东西,即发生正向迁移。目前“零起点”学生对俄语的学习并非是从“零”起步,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语法规则差别越大,语言教学的难度则也越大。注意用母语体系先入为主,回事教学顺利而轻松。

  (2)提供和创造语言交际情境。利用电化教学设备以及多媒体技术是给学习者提供真实语言交际情景的有效途径。情境性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流程,实施的教学手段是丰富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固定的:“情境性教学不只是存在于课堂教学的伊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进行,就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在外语教学中,要使教学与训练、达标与发展、活动与体验得到完美的统一,使情境性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师在指导时则应注意讲解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在同一语境中的相同之处及其差异,使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均得到提高。

  (3)开设有关俄罗斯文化知识的课程或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俄罗斯的民族特性、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使学生对俄罗斯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了解。俄罗斯历史上就被看作是一个欧洲国家,它的许多风俗礼仪与我们东方民族礼仪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去俄罗斯就要熟悉了解这些,只有这样,去了哪里才会知道如何应对或入乡随俗了。

  (4)充分发挥俄语教师的文化传播作用。俄语教师虽然与中国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各具特色,但俄语是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对于该语言之外的一切民族的东西他们感受最深,甚至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俄语教师可以弥补中国教师的不足,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5)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观看原版电影、排演俄语短剧、举办俄语国情知识竞赛语晚会,或阅读原版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中俄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异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达到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的共同目标即外语能力的提高。

  

  五、结论

  

  中俄合作办学是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优势,拓宽教育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教学意识的培养是因材施教、把握培养方向的重要环节,是充分提高教学质量,使俄语教学达到交际性目的的可靠保证,在提升中俄合作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过程中,应针对其跨文化的特征,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道路,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以增强其跨文化能力,进一步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合作办学 跨文化 办学 模式 合作 研究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